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塞米松联合复方丹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 方法:2002-01/2004-12收住SAP患者87例,应用地塞米松并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规范化西医治疗45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42例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t=4.994, 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t=5.071, P<0.01)及平均住院天数(t=5.496, P<0.01)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1.943, P<0.01),中转手术率(χ2=1.589, P>0.05)及病死率(χ2=1.497, P>0.05)均下降. 结论:合理应用地塞米松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SAP可显著改善其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重结扎切断大鼠胆总管造成OJ模型,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各组于术后7d和14d观察肝组织匀浆NO2^- NO3^-、MDAET含量,肝功能及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胆道梗阻7d和14d后大鼠肝组织中NO2^- NO3^-、MDA含量较正常鼠明显增加,两者不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升高:肝组织中ET含量亦明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丹参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NO2^- NO3^-与模型组无差异,而MDA和E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浆ALT、AST明显降低,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降低OJ大鼠肝内MDA、ET含量,从而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胆管损伤愈合过程中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方法 建立犬胆总管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后,于术后3d,1,3wk,3,6mo取材分别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观察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胆管愈合过程不同时期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数和组织分布。结果 光、电镜显示:炎性渗出期较长,胆道粘膜上皮愈合较慢,瘢痕组织细胞持续增生活跃,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杂乱。肌成纤维细胞(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于整个愈合过程中。免疫组化: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胆管愈合过程中表达较强,且持续较长时间。MΦ阳性主要表达于胆道粘膜下固有层;TGF-β1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MΦ及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和细胞膜;α-SMA表达于MFB质、平滑肌组织。结论 胆管愈合方式属于过度愈合;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是导致胆管瘢痕性挛缩的重要原因;MΦ、TGF-β1及α-SMA高表达是造成胆管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胆管瘢痕性挛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解剖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改良脾腔分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2008年147例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采用二级脾蒂解剖脾切除术并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改良脾腔分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46例病例成功施行二级脾蒂解剖脾切除术,并顺利完成二级脾蒂血管与下腔静脉的吻合。无1例出现胰尾和胃壁损伤,术后无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膈下积液,围手术期无门静脉血栓形成。脾热发生7例(4.76%),腹水形成16例(10.88%),肺部感染2例(1.36%),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结论二级脾蒂解剖脾脏切除术可有效减少门静脉高压症巨脾手术并发症,也是施行改良脾腔分流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55.
CXCR4和β-caten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的CXCR4和β-catenin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胰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8例胰腺癌及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CXCR4和β-catenin蛋白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目标蛋白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2组间的生存率曲线比较的假设检验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CXCR4与β-cate-n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4%(41/48)和75.0%(36/48)。CXCR4与β-catenin的共表达率为70.8%(34/48)。CXCR4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值分别为0.012、0.005),β-catenin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CXCR4阳性表达是胰腺癌预后差的一个指标。Cox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CXCR4、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胰腺癌中CXCR4及β-catenin均异常表达,与胰腺癌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CXCR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检测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NF-κB对调节heparanase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和26例癌旁组织中heparanase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heparanase和NF-κB在48例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45.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eparanase阳性表达与TNM分期(P=0.031)、淋巴结转移(P=0.003)呈正相关,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20.0% vs 0%,P=0.001);NF-κB p65与淋巴结转移(P=0.017)、远处转移(P=0.031)正相关,与预后无相关.heparanase与NF-κB p65有较高的共同阳性表达率(P=0.018).多因素分析显示heparanase和NF-κB均非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heparanase在胰腺癌中表达增高且与预后不良相关,NF-κ可能上调heparanase表达水平,促进heparanase介导的肿瘤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57.
延迟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自发破裂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延迟性肝切除治疗自发破裂的肝细胞癌。方法:总结6例自发破裂肝细胞癌患者应用延迟性肝切除治疗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5.5岁。术前3例保守治疗止血,1例行TAE止血,2例出血自行停止。首次入院至肝切除术平均36d。5例为根治性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无手术及住院死亡者。肿瘤最大直径4-11cm,合并肝硬化者83.3%,5例术后复发转移,1例无瘤存活4年,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结论:延迟性肝切除可有效地治疗肝细胞癌自发破裂。  相似文献   
58.
回顾性分析15例在胆道探查术中发牛胆道下端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术中发现,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并十二指肠侧后腹膜间隙引流,平均住院16 d,均痊愈;6例为术后发现,4例再次手术引流,住院8~12周痊愈,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胆道穿通伤于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充分引流,可获痊愈;术后早期发现,施以有效引流也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9.
肝海绵状血管瘤内皮细胞PCNA、AgNOR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heman giomaoftheliver ,CHL)的组织来源及增长方式存有争议。有人认为CHL是真性肿瘤 ,其增长是新血管瘤组织的形成〔1〕;有人认为是血管畸形 ,其增长是血窦在血流作用下扩张〔2〕。本实验检测CHL内皮细胞PCNA表达及AgNOR平均计数 ,了解CHL内皮细胞有无异常增殖 ,旨在探讨其增长方式 ,推测其是否是真性肿瘤。材料与方法 :标本 :收集手术切除的 19位病人 2 1个CHL标本 ,男 8例 ,女 11例。年龄 34~ 5 5岁。瘤体直径小于 4cm者 3个 ,4~ 10cm者 14个 ,大…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建立肝癌组织标本库,保护并合理利用肝癌组织标本资源,为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研究提供组织标本。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标本库建立规范化流程资料,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门诊病人量、手术例数及实验室条件拟定该院标本库建立流程。结果建立了肝癌标本库组织及血液标本收集的规范化流程及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了标本库建立的前期工作,开始初步规范化收集肝癌标本并完善相关临床病例资料。结论建立资料完整的规范化肝癌标本库对保护肝癌组织资源及今后肝癌研究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