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99篇
  免费   2027篇
  国内免费   1139篇
耳鼻咽喉   801篇
儿科学   900篇
妇产科学   328篇
基础医学   2502篇
口腔科学   796篇
临床医学   11938篇
内科学   6605篇
皮肤病学   702篇
神经病学   2306篇
特种医学   49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3969篇
综合类   33626篇
预防医学   11322篇
眼科学   1090篇
药学   12001篇
  55篇
中国医学   6606篇
肿瘤学   3271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954篇
  2017年   1013篇
  2016年   906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16907篇
  2013年   1482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4605篇
  2002年   23723篇
  2001年   27136篇
  2000年   4357篇
  1999年   2629篇
  1998年   1982篇
  1997年   1796篇
  1996年   1383篇
  1995年   1682篇
  1994年   1016篇
  1993年   1325篇
  1992年   826篇
  1991年   633篇
  1990年   820篇
  1989年   641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23.
经皮电刺激在周围神经嵌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嵌压征在手术松解后应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周围神经嵌压的病例,经手术神经松解后,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于术后4周、8周、12周给予功能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4周、8周、12周的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电刺激分别为71%、86%、100%;对照组分别为50%、57%、71%。统计学显示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有效提高了周围神经嵌压征患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4.
25.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运用表面电极记录快速上肢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多裂肌在上肢3个运动方向中的潜伏期差值[(-17&;#177;11),外展(0&;#177;11)ms,后伸(4&;#177;16)ms]与最长肌[前屈(-2&;#177;13)ms,外展(13&;#177;14)ms,后伸(22&;#177;14)ms,腰髂肋肌[前屈(1&;#177;12)ms,外展(12&;#177;10)ms,后伸(23&;#177;10)ms]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指深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8.
29.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内皮损伤性病理过程,具有非心源性肺水肿、缺氧、肺动脉高压和右至左分流等特征[1].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