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缺血性肝炎     
<正>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下简称IH),是发生于休克、低血压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1960年Killip和Payne首次描述了这一临床综合征的特点为:黄疸、血清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近年Gitlin等人提出称为缺血性肝炎.本征在临床中并非罕见,且常易漏诊或误诊.本文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作一概述.1 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IH的病因很多,急性及慢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原因.右心衰竭主要引起肝充血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但很少导致肝细胞的坏死.而左心衰竭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左心衰竭常引起严重的肝缺血及肝循环衰竭,导致肝细胞坏死.休克及低血压是IH的另一病因,大出血、创伤、中  相似文献   
22.
缺血性肝炎     
缺血性肝炎(Ischenic Hepatitis以下简称lH),是以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为病理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早在50年代初期的文献中就有该征的报道。1960年Killip和Payne~[1]首次描述了这一临床综合征的特点为:黄疸、血清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后来临床有大量的病例报道,如休克肝,急性左心衰肝及急性肝梗塞均指该征。近年来有人~[2]提出称缺血性肝炎更为合适。本征在临床中并非罕见,且常易漏诊或误诊,为提高对该征的认识,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作一概述。1病因及发病机理 引起IH的病因很多,急性及慢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原因~[3]。右心衰竭主要引起肝充血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但很少导致肝细胞的坏死。而左心衰竭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左心衰竭常引起严重的肝缺血及肝循环衰竭,导致肝细胞坏死。休克及低血压是IH的另一病因,大出血、创伤、中暑、烧伤及严重感染败血症均可引起lH~[2,3]。  相似文献   
23.
简述了在体肠回流法、肠襻法、外翻囊法、CaCo-2细胞模型法等肠吸收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CaCo-2细胞模型法的实验方法、应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24.
25.
腹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目前对该症的治疗以解痉剂为主,疗效多不满意,1992年以来试用安痛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共76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FD的胃电图改变,我们对57例患儿FD治疗前后的胃电图进行了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为1997年2月~2000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门诊确诊的F D共57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龄在3~12岁,平均8.4±2.3岁.正常对照选用身体健康、无任何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受试者20人,年龄5~11岁,平均7.8±2.1岁.2.研究方法采用中科院合肥分院医疗仪器公司制造的WCDF-4D胃肠电分析仪进行胃电图检查.观察参数①平均振幅(AP);②主频(FP);③平均过零频率(FZ);④中心频率(FC).结果 1. FD患者AP值增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振幅高低不均匀,波形节律紊乱,用西沙必利(0.3~0.6mg.kg-1.d)治疗后AP值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2 . FD患者的FP在腹部各测量点均有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升高 .3. FD患者FZ变化不大,仅在胃体大弯侧和胃底部显示出轻微改变.4. FD患者FC在各测量点均降低,且向左偏移,治疗后明显升高.结论胃电图是一种安全有效检查方法,已被患儿接受,可作为儿童FD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7.
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什么是重症病人,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和识别重症病人是重症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单纯以“轻、中、重”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迅速变化,即使同一患者不同医生或护士的判断结果也有很大出入.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重症临床和科研工作,必须有衡量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并在不同国家不同医院普遍可以接受的标准,这种标准称为重症严重程度或预后评价系统.为此,本文对常用的几种急性潜在重症评分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院前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自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院前死亡患者339例的性别、年龄、季节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占70.79%,女性占29.20%。男女之比为2.42:1。40~70岁为院前死亡的高发年龄,占全部病例的52.5%,死亡高峰时间段为上午8~12点,冬季和春季是猝死的发生率较高的季节,死亡原因第一位的是心血管疾病占25.66%,其次为交通事故占23.89%,脑血管疾病排第三位占13.56%。结论院前死亡以男性多见,心血管病和交通事故为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9.
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是机体在经历长时间的、完全的、全身性缺血后的一个非自然的病理生理状态.既往将这种状态命名为"复苏后病"或"复苏后综合征"[1].  相似文献   
30.
酒精中毒后易发生颅脑损伤,且病情复杂,脑损伤往往较重,且影响预后。我科2007-09—2010-09共收治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110例。本文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就如何做好急救处理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10例,男87例,女23例,年龄16~65岁,平均46.8岁。均有过量饮酒史,就诊时呼气有酒精气味。受伤原因:车祸伤45例,跌伤38例,打砸伤22例,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