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1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8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12篇 |
内科学 | 115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340篇 |
预防医学 | 136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22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01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报道2例发生于肝脏的PEComa,对2例少见部位PEComa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肝脏PEComa均发生于中年女性,45~53岁,临床均无特异性症状.CT分别显示肝右叶后下段和左顶叶部界限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初诊考虑肝恶性肿瘤.镜下肿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丰富血窦组成,1例无脂肪细胞成分,另1例伴多灶性脂肪细胞分化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均Melan-A、HMB45、SMA阳性.结论 发生于肝脏的PEComa临床较少见,组织起源仍然不清,临床需与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鉴别,大多生物学行为偏良性,诊断恶性需足够的证据支持和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网底管理模式下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护士队伍建设及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科室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方式选拔出医院感染监控医生与护士,通过明确职责、构建系统化培训、量化履职考核标准,以及月度200元专项津贴、职称晋升优先等激励待遇强化监控人员队伍的管理,比较2014—2018年医...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HPLC-DAD法测定“武当三号金银花”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Fortis Xi Phenyl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5%冰醋酸溶液(B)进行线性梯度洗脱;马钱苷、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检测波长分别为236、327、354、348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4个化合物在各自测定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99.9%。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较全面控制“武当三号金银花”藤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先兆早产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100 mg用生理盐水500 m L稀释,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患者宫缩停止后,继续使用12 h,在停止静脉滴注前30 min用口服盐酸利托君片来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肾安胎丸,6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保胎成功率、宫缩抑制显效时间、累积用药时间、孕期延长时间、自然分娩率,同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0.6%、94.1%,自然分娩率分别为43.1%、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宫缩抑制显效时间、累积用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孕期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有利于孕妇自然分娩,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对PC1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其保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7-羟乙基白杨素作用的最佳浓度进行实验。之后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缺氧组、白杨素组和7-羟乙基白杨素组。使用微量酶标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LDH活性,DCFH-DA染色观察细胞内ROS含量,同时使用试剂盒对细胞内MDA、SOD和CAT水平进行测定,提取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评价Nrf2及其下游蛋白表达量。结果 缺氧后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经7-羟乙基白杨素预处理后可获得改善;白杨素组和7-羟乙基白杨素组上清液中的LDH和细胞内ROS、MDA含量与缺氧组相比显著降低,SOD和CAT含量与缺氧组相比显著升高,同时发现7-羟乙基白杨素在各个方面的保护作用都明显强于白杨素。缺氧条件会使Nrf2、Keap1、HO-1、NQO1蛋白表达增加,7-羟乙基白杨素干预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它们的蛋白表达。结论 7-羟乙基白杨素具有比白杨素更好的保护效果,它可以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减轻PC12细胞由于缺氧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清带方抑菌活性和对小鼠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测定清带方对临床常见八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及MIC;通过腹腔注射不同细菌引起小鼠体内感染制作小鼠阴道混合感染模型,观察其体内抗菌作用和对阴道感染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测定盆腔感染大鼠血清TNF-α、IL-6和急性腹腔炎小鼠炎症液NO、NOS水平。结果:清带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0.25、0.0078、0.0625g/ml。清带方各剂量(30g、15g、7.5g/kg)均能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减轻阴道炎小鼠阴道黏膜病变,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NO、NOS水平。结论:清带方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并可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68.
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制剂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制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RCT,合计2 1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OR=3.76,95%CI(2.84,4.97),P0.000 01]、显效率[OR=2.07,95%CI(1.71,2.49),P0.000 01]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5.08,95%CI(-5.73,-3.53),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心制剂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其疗效有待于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该文就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0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参照组患儿单纯采用炎琥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康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又有效,对加快患儿康复速度也有显著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为后期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MDRO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1月-2015年5月数据为干预前组,共调查患者102 692例;2015年6月-2016年9月为干预后组,共调查患者97 577例,比较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9月年共监测住院患者200 269例,共检出MDRO 1 552株,其中院内感染MDRO 449株,MDRO感染率为0.22%;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MDRO致病菌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45.66%)、金黄色葡萄球菌(17.82%)、铜绿假单胞菌(17.37%)、肺炎克雷伯菌(14.25%)和大肠埃希菌(2.45%);科室分布以ICU为主(46.32%),其次为外科、内科、新生儿与妇产科;季节分布呈现一、三季度高于二、四季度现象;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MDRO感染株数由267株下降至182株,感染发生率由基线期0.26%下降至干预期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风险,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