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477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702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43篇
  11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阐明异丙肾上腺素长期作用可以诱导昆明小鼠出现慢性应激焦虑样行为.方法 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应激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组、慢性应激+ICI118,551(ICI)处理组、ISO+ICI 118,551(I S O+I C I)处理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慢性应激组:每天进行慢性应激处理;ISO处理组:每天腹腔注射ISO(5 mg/kg);慢性应激+ICI处理组:每天慢性应激处理后,腹腔注射ICI(0.2 mg/kg);ISO+ICI处理组:每天腹腔注射ISO(5 mg/kg)和ICI(0.2 mg/kg).结果 高架十字迷宫结果中,慢性应激组和ISO组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明暗箱结果中,慢性应激组和ISO处理组明箱停留时间、明箱停留时间百分比、明箱活动次数和穿梭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暗箱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长期作用下,昆明小鼠出现了慢性应激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究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98例,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治疗14 d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快代谢型156例(52.35%),中间代谢型86例(28.86%),慢代谢型56例(18.79%),同时阿司匹林敏感型290例(97.32%),阿司匹林半敏感型5例(1.68%),阿司匹林抵抗型3例(1.00%)。预后良好组中快代谢型140例(59.07%),中间代谢型67例(28.27%),慢代谢型30例(12.66%)。预后不良组中快代谢型16例(26.23%),中间代谢型19例(31.15%),慢代谢型26例(4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234例(98.74%),阿司匹林半敏感型2例(0.84%)和阿司匹林抵抗型1例(0.42%)。预后不良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56例(91.80%),阿司匹林半敏感型3例(4.92%),阿司匹林抵抗型2例(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有影响。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预测脑梗死患者治疗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乔本氏病针吸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测定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CD7、CD19、NK、CD44、CD95/Fas、Bcl-2免疫活性,同时利用放免检验技术,测定T3、FT3、T4、FT4、γT3、TSH、TGA、MCA8项指标。结果表明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大部分为T淋巴细胞,少数为B淋巴细胞,并且CD3+、CD7+T淋巴细胞比值最高,CD4+T淋巴细胞次之,但均明显高于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与正常外周血相似,CD19+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正常外周血B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减低,诱导细胞凋亡基因CD95/Fas表达明显增高,而抑制凋亡基因Bcl-2减低最明显,CD44正常,显示该病良性免疫反应紊乱疾病。8项放免指标T3、FT3、T4、FT4、γT3各项指标仅有20~22%增高,69~79%均呈正常,2~7%减低,TSH增高有20%,TGA、MCA增高有79.5~79.9%,20.1~20.5%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及分布和功能异常,更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了解乔本氏病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理论依据,并认为小针头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乔本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明显优越其它传统方法,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断最权威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4.
中风患者出现便秘的时期不一样,有的出现在急性期,也有的出现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便秘的证型也不一样,临床用中药汤剂时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辨证施治,因人制宜,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有的中药汤剂对急症便秘患者不能即用即效,所以临床应研发中药注射剂,以填补泻下剂中没有中药注射剂的空白。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治疗中风后便秘是当今社会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同时,医务工作者和家属还应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心理疏导,鼓励其战胜疾病。目前,国内外对中风后便秘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不明确,病例排除标准不统一,科研设计不合理,随机、对照、盲法等描述欠佳,数据处理的可信度较差等,今后应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以更好地评价中医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外科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药师干预组。药师依据临床路径对患者用药方案进行干预,并持续跟踪随访至患者出院。以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使用适宜占比、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出院后3个月再入院发生率等为指标评价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临床路径管理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121例,药师干预组202例,两组心脑血管事件(5.0%vs. 5.0%)、静脉血栓栓塞症(2.5%vs. 3.0%)、出血事件(3.3%vs. 2.0%)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药师干预组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使用的各类适宜占比(术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61.9%vs. 24.0%,术前抗凝药物治疗66.3%vs. 39.7%,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80.7%vs. 10.0%,术后抗凝药物治疗89.6%vs. 65.3%,P <0.001)、住院天数(13.00 d vs. 10.00 d,P=0.004)、住院期西药费用(2...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调查本院314份常用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内容,分析我国儿童用药现状,为儿童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配套文件对本院常用的314份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处方药中儿童可用药比例较低,非处方药儿童可用药比例较高,但是明确标注“用法用量”的比例非常低,标注为儿童可用药的比例高达96.3%,而标注儿童用法用量的仅为28.4%。314份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儿童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仅为2.22%。在儿童用法用量换算上,出现“小儿酌减”、“遵医嘱”等模糊表述的较多。结论:目前儿童用药说明书中存在儿童用药内容不完整与用语模糊等现象,易引起用药安全隐患,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提高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使其成为合理用药的指南。  相似文献   
997.
川芎是临床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味中药,现代医学证实川芎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文主要探讨川芎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氧化应激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记录各组大鼠心脏指数,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川芎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心脏指数和血清心肌酶CK,LDH,AST水平,提高血清SOD和T-AOC活性并降低MDA含量,改善缺血损伤后心肌组织形态结构,增加心肌组织中Nrf2,NQO1,HO-1蛋白的相对表达。该研究表明川芎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加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牵正散穴位定向透药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 UI)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脑卒中后U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牵正散穴位定向透药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2组均治疗2周。采用膀胱扫描仪测定膀胱初始感觉量、膀胱最大容量和残余尿量,记录患者总排尿次数、总尿失禁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和夜尿次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30/34)、对照组为63.6%(2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5,P=0.018)。治疗后,治疗组总排尿次数[(17.05±6.21)次/48 h比(28.63±9.62)次/48 h,t=5.872]、总尿失禁次数[(2.08±1.24)次/48 h比(7.19±2.46)次/48 h,t=10.784]、夜尿次数[(1.38±0.34)次/晚比(2.45±1.56)次/晚,t=3.906]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单次排尿量[(282.38±14.32)ml 比(185.82±15.43)ml,t=26.561]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膀胱初始感觉量[(246.76±21.95)ml 比(176.43±20.64)ml,t=13.502]、膀胱最大容量[(495.80±26.72)ml比(295.81±28.46)ml,t=29.663]高于对照组(P<0.01),残余尿量[(12.25±6.83)ml比(33.63±7.25)ml,t=12.428]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正散穴位定向透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UI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心血管中成药使用日益增多,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也越来越多。超说明书用药具有一定的临床合理性与需要性,是新的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前提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本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以心血管中成药为切入点,通过探索建立心血管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方法和程序,为客观评价心血管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提供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刘莹  汪刚  仲青香  吴豪  宋捷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6):3049-3055
中药制剂作为中药发展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其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肝脏作为人体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中药制剂对其带来的药物损伤也首当其冲。笔者从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到成品加工等一系列环节出发,探究其与肝毒性之间的关系,剖析制剂存在肝毒性隐患的机制,为保证药物质量、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开发出优质低毒的现代化中药制剂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