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549篇
预防医学   24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52篇
  2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复发脑梗死和53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复发组心肌受损率显著增高(p<0.01);女性、房颤、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中风家族史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0.01);复发组血TC、TG、BS、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0.01),HDL-C则明显低于初发组(P<0.05);复发组死亡率与初发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发性脑梗死的治疗早期要注意预防心肌损伤.复发性脑梗死的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血纤维蛋白原、TC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升高及HDL-C降低;而高血压病是复发与初发脑梗死患者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皂角刺饮片到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采用18批皂角刺饮片制备标准汤剂,测定18批皂角刺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浸出物含量,建立18批皂角刺饮片和标准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采用高分辨质谱对特征峰进行成分鉴定,建立皂角刺饮片和标准汤剂中指标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花旗松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浸出物含量、指标性成分含量、转移率、特征图谱为指标,研究饮片到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18批标准汤剂出膏率为3.66%~5.99%,浸出物质量分数为33.38%~47.62%,饮片特征图谱共标定8个特征峰,均能传递到标准汤剂中,并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饮片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0.90,特征图谱可作为共性质量特征用于皂角刺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花旗松素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7.32%、24.10%。结论:可为皂角刺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皂角刺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2例脓毒症患者.按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2017年发布的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n=68)与普通脓毒症(SA)组(n=104),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84.
纳各酮在救治各种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根  高太翠 《临床荟萃》2001,16(17):812-813
纳洛酮自临床应用以来 ,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就其在解救各种中毒方面的应用简要总结如下。1 急性酒精中毒1临床工作中急性酒精中毒很常见 ,酒精中毒的症状是内啡肽释放引起的 ,随着酒精量的增加 ,体内内源性阿片活动也相应增加 ,注入纳洛酮后饮酒量明显减少 ,提示纳洛酮能防治酒精中毒。陈欣建等 [1 ]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32例 ,笔者也治疗 2 0例均收到了较好效果。2马青跃 [2 ]用纳洛酮鉴别急性酒精中毒是否合并颅脑外伤 ,因为这类患者常常容易合并意外伤及意识障碍 ,二者所致之意识障碍有时难以区别。鉴别方法 :纳洛酮 0 .8m…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获取信息焦虑程度的现状,并分析信息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选取2020年4—6月南京市4家综合性医院的339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信息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39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5.58%。结果324名临床护士信息焦虑量表总分为(100.96±19.83)分,条目均分为(2.69±0.25)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需求、信息利用能力、检索系统质量、信息检索能力、认知类型和知识结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以及医院等级是影响临床护士信息焦虑程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以及医院等级均为临床护士信息焦虑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培养临床护士的信息获取意识,增强其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此减轻其获取信息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miR-181a-5p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T lymphocytic leukemia, TLL)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81a-5p mimic、pc-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 BCL-2)不同组合方式转染Jurkat细胞,并将细胞分为Jurkat组、mimic-scramble组、miR-181a mimic组、pc-BCL-2组和mimic+pc-BCL-2组。RT-PCR检测miR-181a-5p的表达及pc-BCL-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与mimic-scramble组比较,miR-181a mimic组miR-181a-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 mR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Jurkat组比较,miR-181a mimic组BCL-2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增殖倍数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c-BCL-2组BCL-2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增殖倍数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iR-181a mimic组比较,mimic+pc-BCL-2组BCL-2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增殖倍数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181a-5p通过靶向抑制BCL-2表达以抑制TLL细胞系Jurkat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7.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上相对罕见,其具有独特的临床、心电图和电生理特征,现将近期本科室误诊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17岁,维吾尔族。因“阵发性心悸、胸闷4d”入院。4d前活动时突发心悸、胸闷,伴恶心、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2年前有类似发作史,外院诊断为心房扑动2∶1顺传,治疗后缓解(具体不详)。体检:血压100/60mmHg(1mmHg=0.133kPa),呼吸28次/min,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23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入院心电图(图1、2)示心率230次/min,QRS时间134ms,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描记术示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因医院无维拉帕米针剂,予可达龙针150mg稀释后直接静脉推注,继以300mg微泵静脉推注,用药4h后心悸、胸闷缓解。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 min,广泛导联(Ⅱ、Ⅲ、aVF、V4~V6)T波倒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损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发病前无认知损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认知功能,MRI确定梗死部位和侧别,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粥样硬化动脉.结果 共纳入10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75例(74.3%)存在认知损害,认知损害组年龄[(54.54±12.59)岁对(64.43±10.37)岁;t=-3.960,P<0.001]以及受教育年限≤6年(50.7%对11.5%;x2=12.257,P<0.001)和脑动脉粥样硬化(89.3%对50.0%;x2=18.137,P<0.001)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720,95%可信区间1.005~2.942;P=0.048).MoCA评分与责任血管(r=-0.365,P<0.001)和粥样硬化程度最重血管(r=-0.243,P=0.014)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早期即存在认知损害,且MoCA评分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对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特殊型的分析,提高对该症的认识,减少其漏诊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1例首发症状特殊的LCH患者。结果:21例起病特殊的患者中,反复发热5例,黄疸4例,面色苍黄3例,发热、咳嗽3例,颜面部水肿伴肿块2例,反复腹泻、反复外耳道流脓、胸腰部疼痛及便血分别1例。结论:LCH临床表现多样,应警惕某些以特殊临床症状为首发症状者,尽量减少其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90.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的首位,是机体对某些致敏因素的变态反应。复方甘草酸氨注射液用于治疗部分免疫原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评价其治疗小儿HSP的疗效及安全性,本院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对住院的106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