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患者22岁,住院号2325。因停经7个月阴道流血10小时于1989年4月5日入院.孕1产0。孕早期经过良好。4月4日下午挑水后感下腹不适,5日晨排尿流出约20g暗红色血块,门诊以“先兆早产”给保胎药物治疗。当日下午出血如月经量。B超示胎盘右侧偏下,以先兆早产,低置胎盘住院治疗。查体:T36.5℃,P72次/分,Bp16.0/9.3kPa,神清,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宫底脐上二指,左枕前,胎心140次/分,先露头浮,肛查宫口未开,阴道未查。血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Hb93g/L。入院第2天出血量剧增,暗红色,有较大凝血块,行阴道检查,阴道内无血,宫颈光滑,宫口无活动性出血。当晚血尿量越来越多,每次约200ml,伴头昏心悸。P120次/分,Bp10.7/5.3kPa,Hb62g/L,B超肾脏膀胱无异常,尿离心检查未见癌细胞,尿路脱落物检查大部分为凝血块,少许变性坏死组 相似文献
32.
骶前囊肿是位于骶尾骨与直肠之间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 与骶尾骨筋膜、直肠及肛门括约肌等盆底组织关系密切。目前的观点认为其起源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1, 2, 3]。骶前囊肿会压迫直肠或侵蚀直肠, 导致患者排便困难或肠瘘, 因此, 尽管骶前囊肿多数为良性, 其治疗策略仍以手术切除为主[4, 5]。但是, 如果手术时囊壁没有彻底切除, 则会导致复发或骶尾部形成难以愈合的窦道, 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骶前囊肿能否完全切除与手术入路有很大关系, 不适宜的手术入路不仅不能完全切除囊肿, 还容易给患者带来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如肠粘连、肠瘘、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本文将根据骶前囊肿的位置, 探讨相关的手术入路及解剖, 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56例,随访6 mon-2 a,平均18 mon。结果:51例获得骨愈合(其中延迟愈合6例),愈合时间为3mon-12 mon,平均5 mon;5例不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疗效可靠,但因操作技术原因,会产生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骶前囊肿切除术后囊壁残留并会阴部顽固性窦道再次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9例骶前囊肿切除术后囊壁残留并会阴部顽固性窦道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骶前囊肿切除术后囊壁残留并会阴部顽固性窦道形成的特点、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 29例骶前囊肿切除术后囊壁残留并会阴部顽固性窦道患者, 表皮样囊肿9例, 皮样囊肿7例, 成熟畸胎瘤10例, 囊肿癌变(包括尾肠囊肿癌变及畸胎瘤癌变)3例。29例患者外院手术入路均为后入路, 其中1例联合经腹入路。全组患者接受再次骶前残留囊壁、窦道切除, 其中25例为经会阴弧形切口入路, 4例为经会阴弧形切口入路联合经腹入路。全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病理及MRI显示残留囊壁均完整切除, 窦道愈合。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围手术期处理对骶前囊肿术后囊壁残留并会阴部顽固性窦道患者的残留囊壁完整切除及会阴部窦道愈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SiewertⅡ-Ⅲ型)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1990--2012年间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研究。使用RevMan5.0软件对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营养状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2481例患者人选研究,其中近端胃切除组862例,全胃切除组1619例。分析显示,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病死率(鲫=1.00,P=0.99)、并发症发生率(OR=2.14,P=0.12)及术后营养状况(WMD=2.09,P=0.5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胃切除组较近端胃切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OR=5.40,P〈0.01)及反流性食管炎(OR=7.12,P=0.01)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全胃切除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方面优于近端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转移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38例患者共78个结节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消融术后肿瘤结节的完全消融率为93.6%(73/78),局部复发率为6.8%(5/73),未出现主要并发症。首次消融后患者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8.7%、53.6%、42.2%。结论微波消融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合并术中脾脏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伴有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接受开腹切除肝癌同时行脾脏微波消融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肝功能、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的主要副反应为轻至中度发热、腹痛及少量腹水,术后第9天患者血小板由术前(52.8±13.4)×109/L升至(122.8±519.4)×109/L,白细胞由术前的(3.64±0.61)×109/L升至(6.14±1.87)×109/L,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的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损害,至第10天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脾功能亢进消失。随访半年,血小板、白细胞值维持在(101.6±23.3)×109/L及(4.44±0.78)×109/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合并术中脾脏微波消融术疗效确切,是治疗肝癌伴有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预防性双腔造瘘还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直肠癌低位前切术后行预防性造瘘口还纳的68例患者,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28例作为观察组,手工吻合肠管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梗阻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肠梗阻发生率较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预防性双腔造瘘还纳术中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