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1 毫秒
41.
参附注射液对家兔缺氧型心跳骤停模型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家兔窒息法致心跳骤停-心肺复苏(CA-CPK)模型的平均动脉压(MAP)影响.方法:采用夹闭气管法致家兔窒息的动物模型,12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参附注射液组(A)及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B),分别于夹闭气管前静推SF及静推生理盐水(NS),测定家兔CA-CPK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及2组间变化的差异.结果:夹管后特别是后期A组MAP保持水平比B组高(P<0.05);A组MAP恢复时间为(94.00±42.53)s.B组为(214.00±97.32)s(P<0.05);A组MAP复苏前MAP下降的速度(13.29±0.82)mmHg/min.较B组(14.65±1.13)mmHg/min慢(P<0.05);A组MAP恢复后平均MAP为(101.77±27.99)mmHg,B组为(79.63±25.47)mmHg.各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夹闭气管致家兔窒息模型中,参附注射液对MAP具有积极的稳定和提升作用.同时可以缩短MAP恢复时间.有利于CPR的成功和复苏后的维持.  相似文献   
42.
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羊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不同的时间对羊膜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 ,剥离其羊膜 ,分成 2 .5cm× 2 .5cm小块 ,用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 1、3个月后取羊膜行光镜、电镜、酶组织化学 [乳酸脱氢酶 (LDH)、琥珀酸脱氢酶(SDH) ]及免疫组织化学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 ]观察 ,并与新鲜羊膜对比。结果  (1 )光镜下 ,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 1、3个月时羊膜上皮形态完好 ;(2 )电镜下 ,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 1、3个月部分线粒体肿胀 ,细胞核变化不明显 ;(3 )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 1、3个月时 2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4)b FGF分布于羊膜上皮和基质层。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保存 1、3个月 b FGF表达与在新鲜羊膜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简化一步深低温保存法能长期保存羊膜的某些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3.
44.
正常人及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中Ⅳ、Ⅴ型胶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组织中Ⅳ、Ⅴ型胶原的表达,探讨基底膜损伤在圆锥角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角膜组织中Ⅳ、Ⅴ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正常角膜组织中Ⅳ型胶原表达在Bowman‘s层及Descemet‘s层,圆锥角膜患者Ⅳ型胶原表达也在Bowman‘s层及Descemet‘s层,但其阳性表达因角膜病变的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程度的减弱。Bowman‘s层的断裂呈波浪状,实质层排列不规则,局部可见瘢痕形成,Descemet‘s层膜破裂。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层未见明显的阳性表达,Ⅴ型胶原表达在Bowman‘s层及基质层,正常及圆锥角膜中无明显差异,但在圆锥角膜瘢痕区Ⅴ型胶原表达呈强阳性。结论: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胶原,Bowman‘s层的断裂导致圆锥角膜的发病过程,最终整个过程以瘢痕形成结束。  相似文献   
45.
肝硬化归属中医胁痛、症积、鼓胀的范畴。周继友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肝胆病的研究 ,尤对辨治肝硬化代偿期独具卓见 ,处方用药颇具心得 ,爰将其经验整理于后。1 疏肝不应 ,法当健脾柔肝、畅胆和胃周老师认为 ,大凡肝病者 ,肝郁失疏 ,日久伐伤脾胃 ,殃及胆腑已成定律。证见胸胁郁闷或胀痛 ,胃脘痞满 ,恶心 ,口苦乏味 ,纳呆便滞 ,周身倦怠 ,苔白腻 ,脉弦细滑等。由此可见 ,病至肝硬化阶段 ,肝之气血耗伤 ,肝体不足 ,肝用失和 ,木不疏土则木郁土壅 ,肝病损脾 ,一为土虚不能升木而加重肝郁 ,一为血少不能养肝而肝枯 ,则为土虚木郁。二者互相影…  相似文献   
46.
目的:提高急诊创伤救治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35例创伤病人,从年龄,创伤部位、类型、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1035例中男女比为2.47:1;平均年龄29岁,其中20~39岁652例,占62.00%;损伤部住依次为手、头部、四肢;损伤类型为手外伤、颅脑损伤和四肢骨关节损伤;创伤病人占同期急诊病人的31.27%;多发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或重型颅脑损伤19例,占1.84%,死亡12例,占1.16%。经创伤急救初步处理后,收入院524例,占50.63%,其中抢救93人次,直送手术室抢救9例;转门诊随诊511人,占49.37%。结论:创伤以青壮年为主,以手、头部、四肢的手外伤、颅脑损伤和四肢骨关节损伤多见,创伤救治应以骨伤科、脑外科和普外科专业医生为主。  相似文献   
47.
自动体外除颤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在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中使用AED除颤12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呼叫电话至开始除颤时间,心电显示室颤(VF)、心脏停搏、无脉搏心电活动(PEA)三者构成比,并计算除颤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128例患者中34例心电示波为室颤给予AED除颤,心肺复苏成功8例;94例无除颤指征(其中3例经单纯CPR后即恢复心跳无需除颤);由呼叫电话至开始除颤时间9.20±1.93 min,存活组6.87±1.55 min,死亡组9.55±2.20 min,存活组和死亡组心电表现为VF、心脏停搏、PEA者分别为73%、9%、18%和20%、19%、61%。结论:影响除颤及心肺复苏成功主要的因素是时间,使用AED快速早期除颤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同室颤类型对电击转复成败有影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创伤患者的急救模式,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间经急诊室收治入院的1020例创伤患者的损伤部位、抢救措施、急诊室救治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在急诊室救治时间73±41min,其中30min内118例、31~60min 343例,两部分合计461例(45.20%);61~90min 273例(26.76%)、91~120min146例(14.31%)、121~150min内81例(7.94%)、151~180min内36例(3.53%)、3h以上23例(2.25%)。创伤患者入手术室497例,急诊室救治时间56±25min;严重创伤患者的时间82±47min,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92.2%。结论:“绿色通道”模式是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救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并提出防范误诊及急诊处理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急诊收治并误诊的2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因腹部疼痛伴呕吐急性发病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腹肌紧张,腹腔穿刺均抽出不凝血。病初误诊为黄体破裂1例,误诊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明确诊断为腹内疝并肠梗阻,切除坏死肠段,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接诊高度疑似腹内疝的患者应建立发散性诊断思维,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积极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50.
药学服务是医院医疗活动中的药物信息服务及对医疗保健意识的重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善,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经济、合理的服务.药师的基本职能是为推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指导患儿家属正确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