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患者男性,30岁。在劳动中被突然碎裂的砂轮碎片击中下颌部。伤后5h来诊。患者面色苍白,呼吸困难,30次/min,血压85/58kPa,脉博120次/min。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行气管切开,伤口清创时见伤口与咽腔相通,有3×4×4cm组织缺损区,舌骨...  相似文献   
82.
凝血酶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酶是否上调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新生Wistar鼠大脑As体外培养并纯化,经不同浓度(0.1、1、10、100 U/ml)凝血酶干预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培养各组As NF-κB mRAN和蛋白的表达;用化学反应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LDH);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凝血酶对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凝血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未用凝血酶的对照组比较,各种浓度凝血酶均可引起As NF-κB mRNA水平增加;凝血酶(1、10、100 U/ml)还引起了细胞活性的明显下降;同时导致了培养上清液中LDH活性增高;另外,浓度为100 U/ml的凝血酶,可使细胞阻滞在G2/M期的比例增加.结论 凝血酶能上调体外培养As的NF-κB的表达,降低细胞生长活性,影响细胞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抗栓治疗的治疗现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按相关指南对纳入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STEMI患者183例、NSTEMI患者144例;阿司匹林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使用率较低,在高危组尤甚。溶栓剂、GPIIa/IIIb拮抗剂、抗凝剂的使用比例分别为56.25%、62.96%、97.77%,在各危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双联抗血小板使用率显著降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不用抗血小板患者比例增加,西洛他唑使用比例也增加。结论该院的抗栓治疗较指南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患者出院后药物依从性也较差,需进一步加强医师对指南的认识及对患者的宣教。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SARS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湿热瘀毒未尽,以益气生津、健脾除湿立法处方,并静点化瘀通脉注射液250mL/d,1个疗程为10d,分析临床症状和胸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除胸闷症状疗效不明显外,其余如低热、咳嗽、气短、乏力、汗出、腹胀、便秘、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胸片80%恢复良好,仅20%残留斑片影。[结论]中医药治疗SARS恢复期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5.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药学监护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40例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的AECOPD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药学监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疗效、不良反应等。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干预组雾化后呼吸频率、心率较雾化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PO-2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监护可提高雾化吸入治疗AECOPD 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6月间泌尿外科手术出院病例30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300例患者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06例占68.6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150例占72.82%;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选药错误、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用药等。结论:该院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高、药物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为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4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8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1h。所有患者均能在手术结束后的24小时后下床活动。在手术过程中,有3例患者因无法忍受疼痛而应用止痛药物进行镇痛治疗。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的7天内痊愈出院。经统计,在本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38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胃癌腹膜转移早期间皮细胞的损伤模型,探讨胃癌腹膜转移早期癌细胞对间皮细胞的损伤与细胞凋亡的联系,以及凋亡程度与相关蛋白表达。方法:将人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与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共培养。观察间皮细胞形态、增殖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判断凋亡比例。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情况。结果:接触胃癌培养液上清24h后,间皮细胞大片脱落并出现典型凋亡表现。胃癌细胞的分泌物明显抑制间皮细胞的生长。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可诱导间皮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呈程度-时间依赖性地抑制间皮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能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结论:胃癌细胞在腹膜转移早期可以通过其分泌物诱导间皮细胞损伤、凋亡,凋亡机制与Bcl-2和Bax的失调有关。提示保护间皮细胞,抗间皮细胞凋亡在胃癌腹膜转移治疗中可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miR-148a 对胃癌MGC803 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PCR 检测miR-148a 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MGC803 细胞转染miR-148a 后,MTT 分析、生长曲线、集落生成实验观察BGC823 细胞的生长情况,同时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 miR-148a 在胃癌MGC803 细胞中低表达.MGC803 细胞在转染miR-148a 后,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在G1 期发生阻滞,转染miR-148 组G1 期比率(71.52% ±3.43%)较对照组(47.46% ±3.12%)明显升高,P <0.01.结论 miR-148a 能够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胃癌MGC803 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0.
目的:优选杜仲叶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指标,以提取物与基质比例、冷凝液温度、滴速和滴头口径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2,冷凝液温度为14℃,滴速为30d.min-1,滴头口径为2.50mm/3.62m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所制得的滴丸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