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0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利用东北马鹿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用于鹿药材的生物鉴别。方法 采用微卫星识别工具(MISA)对欧洲马鹿和中亚马鹿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东北马鹿同源微卫星DNA 20个遗传标记;随机选择2个具有一定多态性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对随机抽取的48头东北马鹿血样DNA进行PCR-STR扩增、电泳分离和分型、等位基因测序及群体遗传学参数调查。结果 CM41S16和CM12S18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群体遗传学参数显示CM41S16和CM12S18基因座均有5个等位基因及15种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分别为0.041 7~0.333 3和0.072 9~0.333 3,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20 6和0.721 2,个体识别率(DP)分别为0.839 6和0.903 5。结论 CM41S16和CM12S18具有高度多态性,可以用于鹿药材生物鉴别。  相似文献   
62.
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氯芬酸为一种较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1-3]。与其他的短效NSAIDs一样,它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因每日多次的长期口服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及肾脏等损害,因此使用缓释制剂是探讨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方法之一。为研究中国药科大学研制、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申办的醋氯芬酸缓释片对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批件号:2003L01585),作者进行了如下临床研究。1资料与方法46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3例…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稳定剂酮替芬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AP大鼠模型前或模型后30min给予酮替芬,模型后3h及6h取大鼠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算病理评分,甲苯胺蓝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MC数目,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了解中性粒细胞(PMN)聚集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类胰蛋白酶表达。结果酮替芬预处理组3h及6h肺病理评分为1.30及1.58,相应时段SAP组肺病理评分为2.27及3.03,两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替芬早期治疗组3h及6h病理评分为1.43及1.61。与酮替芬预处理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甲苯胺蓝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C计数、MPO活性亦呈上述趋势。酮替芬处理组类胰蛋白酶表达较SAP组明显下降。结论预防性或SAP早期应用酮替芬,可减轻SAP肺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估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确诊为胃癌并进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EN组(n=91)和肠外营养(PN)组(n=89),观察2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康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营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从术后血清营养学指标上看,2组间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白球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EN组的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P=0.047)。②从术后康复指标看,除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外,EN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P=0.011)、首次经口进食时间(P=0.000)、首次拔除胃管时间(P=0.013)、首次拔除血浆引流管时间(P=0.021)及首次拔除尿管时间(P=0.002)均明显短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2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P=0.079)及总并发症发生率(P=0.6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营养费用EN组明显少于PN组(P=0.017)。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有效、经济、实用,优于PN。  相似文献   
66.
组织工程学的兴起 ,为临床上修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软骨缺损带来了希望[1 ,2 ] 。旋转细胞培养系统 (RCCS)具有模拟微重力、高密度培养细胞、组织的特性[3] 。目前 ,国外已经将其广泛用于组织工程研究领域。本研究旨在应用RCCS进行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的再造研究 ,探讨RCCS提供的外部环境对形成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 :Ⅱ型胶原酶、胰蛋白酶购于Sigma公司 ;乙交酯和丙交酯的共聚物 (PLGA)泡沫材料由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提供 ,材料孔径为 2 0 0~ 30 0 μm ,孔隙率为 90 % ;RCCS购于Sythecon…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以R波及P波为起始测量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功能的差异。方法对8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分别采用STI以R波及P波为起始测量左心房收缩期应变(Rres、Pres)、舒张早期应变(Rcon、Pcon)、舒张晚期应变(Rpump、Ppump)。结果 Pres、Pcon、Ppump均小于Rres、Rcon、Rpump(P均0.05)。传统超声心动图指标与Pres、Pcon、Ppump的相关性好于与Rres、Rcon、Rpump的相关性。结论测量左心房功能时以P波为起始更准确,STI可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8.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胃粘膜下层及肌层受到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变,极易误诊为胃癌和胃溃疡.  相似文献   
69.
维生素D通常参与维持骨骼之中的钙平衡。目前研究已经确定了维生素D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影响,表现为伤口修复愈合和调节系统以及宿主防御,免疫和炎症等。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在血清中低表达是肺功能不全和炎症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关键因素。包括大部分的肺部疾病以及急性肺损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和结核病,本质上都属于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肺部疾病进展有很强的相关关系。维生素D作用于炎症细胞功能机制的路径包含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以及组织上皮细胞对肺部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增强了先天免疫防御。本文就维生素D对结核病治疗与预防予以综述,此对于相关领域决策者具有启发性以及对于相关研究领域更深层次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对寻找结核病有效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相关措施可能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因学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占一般人群1%~7%,不孕妇女的30%~40%.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EM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流行的有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异常、淋巴及静脉播散、内分泌障碍和多基因遗传等学说.如此繁多的学说表明,我们对EM的病因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成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