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0篇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科于1972~1982年间收治椎管内转移瘤20例,约占同期81例椎管内各类肿瘤的25%。现就本组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讨论如下。 临床资科 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11~72岁,其中40~60岁者占半数。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腰背疼痛者7例,放射性痛及束带感者9例,腰背疼痛和神经根症状同时出现者2例,肢体瘫痪者2例。本组病例最后均有下肢瘫痪和尿潴留、便秘等。自首发症状出现到发生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游标高敏视力检测黄斑裂孔眼视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游标高敏视力检查系统软件 ,对 2 7例 (2 7只眼 )黄斑裂孔患者进行游标高敏视力检查 (其中 16例 16只眼经手术前后对比 ) ,受检者按要求判断计算机显示屏上活动光标与固定光标的相对位置关系 ,并通过移动轨迹球调整光标 ,计算机自动分析活动光标和固定光标位置之偏差 ,得出平均阈值及其变异度。结果 黄斑裂孔组的游标高敏视力阈值与同龄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 ,阈值变异度增大 ,与正常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手术治疗组术前术后游标高敏视力比较 ,阈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阈值变异度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黄斑裂孔视力与游标视力阈值的相关系数为 - 0 .79,与游标视力阈值变异度的相关系数为 - 0 .85。结论 游标高敏视力的阈值及其变异度的高低是反映黄斑裂孔病变轻重的一个功能指标 ,对于辅助早期诊断、分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病变的内镜诊断,协以分析病因及治疗.方法1990年以来收治60岁以上慢性肺心病450例,所有患者均有吸烟史30a以上,且90%以上以急性肺部感染入院,其中126例合并上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反酸、烧心52例(41.27%),上腹胀痛76例(60.32%),呕血43例(34.13%),黑便69例(54.73%).入院后经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抗炎治疗,病情平稳后行内镜检查,同时有心电监测.结果内镜诊断为胃溃疡34例(26.98%),十二指肠溃疡12例(9.52%),急性胃粘膜病变27例(21.42%),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16.67%),食管炎17例(13.5%),十二指肠炎7例(5.56%).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3.97%),胃癌3例(2.38%).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茶碱等药物、肺内感染的应激改变以及长期吸烟等,均可导致消化道粘膜的损伤而引起上消化道病变.因此对该类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胃粘膜保护剂、H2受体拈抗剂等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心电监测的情况下对该类患者行内镜检查是安全的、必要的.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病变发生率较高(本组占28%),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应用三种不同类型杀虫剂DDVP,残杀成和溴江菊酯点滴处理敏感株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不同虫期后的药物敏感性以及带荚虫脱荚及其孵化情况。试验得出了不同虫期不同时间的LD50植和72h不同虫期对这3种药物敏感性的显著性测定(P值)的结果。发现不同虫期对这3种药物的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共同特点是:1.幼虫与雄虫敏感性差别显著(在DDVP和残杀威中)或者非常显著(在溴氰菊酯);2.雌虫与雄虫间差别在3种药物处理中均显著;3.雌虫与带荚虫在DDVP和溴氰菊酯处理中差别也非常显著。试验同时显示,3种药物不同浓度处理对德国小蠊脱荚及其孵化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其总的趋势是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脱荚率明显地增加;相反,脱荚的孵化率则随着浓度的增加明显的下降。实验并得出脱荚的孵化与否和卵荚长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泉 《华夏医学》2001,14(4):469-470
磨牙因其解剖特点 ,面磨耗 ,咬创伤 ,牙体手术及充填物膨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经过牙髓治疗的患牙 ,常常造成牙体折裂。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保存治疗折裂牙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日益重视 [1~ 3]。笔者总结我科1996~ 2 0 0 0年对折裂磨牙采用带环外固定、冠内作一与折裂线垂直的双鸠尾洞型 ,并充填高粘性能的复合树脂材料起冠内固定作用 ,再以金属烤瓷牙全冠修复 ,经过 3年以上的观察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8例为门诊随访纪录的患者 ,33颗磨牙为近远中向折裂 ,15颗为颊舌向折裂。…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体重增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阅国内外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体重增加的临床试验资料和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左替平、利培酮均不同程度地引起体重增加,而齐哌西酮对体重的影响较小;体重增加一般发生于用药6~12周。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体重增加的药理学机制及药物的顺应性等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4例慢性颌下腺炎或颌下腺良性肿瘤的病例做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手术,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追踪观察颌外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34例病例的颌下腺摘除术均完好保留颌外动脉,术后供血良好。结论 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方法,为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及2016年1—12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1年为干预前组,2016年为干预后组。制定干预方案,并监测和比较干预前后两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及合理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分别监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 027、3 820例。2012年1月起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合理使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由97.18%(998/1 027)下降至21.23%(811/3 820),"7类"手术患者由96.33%(210/218)下降至1.88%(25/1 330);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1.14%上升至99.38%;用药时机合理率由76.05%上升至99.01%;疗程合理率由23.95%上升至99.06%;联合用药率由12.73%降低至0;术中追加药物合理率由11.72%上升至95.18%;干预前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SSI发病率干预前为0.32%,干预后为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54)。结论有效的干预使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步规范,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科学有效的安全注射管理方法,为提高安全注射行为依从率、实现安全注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制定安全注射专项工作方案,开展基线调查和安全注射相关培训,制定安全注射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督导检查和考核,比较干预前(2016年5月基线调查)、干预后(2017年)安全注射设施配置合格率、理论考试成绩、行为依从率、锐器伤发生率等量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综合干预,全院安全注射各项设施配置率均97%,各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合格率均93%,速干手消剂全院实际平均消耗量从(5.56±2.13)mL/床·日,增加至(9.95±5.38)mL/床·日;医院工作人员安全注射知识考试平均成绩由干预前的(71.20±12.22)分,上升至干预后的(92.59±5.99)分;干预前医务人员安全注射依从率为62.50%,干预后为88.53%,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周内全院锐器伤例次上报率从干预前的15.79%上升至干预后的71.43%;全年各科室锐器伤例次发生率、每百住院日例次发生率分别从干预前的9.98%和0.0276%,下降至干预后的5.31%、0.0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强化安全注射意识,提高安全注射行为依从率,有效防范因非安全注射导致的医务人员职业伤害事件的发生,阻断医院感染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