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直肠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电刺激 (rectalprobeelectrostimulation ,RPES)对痉挛的缓解作用是Halstead等人首先发现的[1] 。国内尚未见有关报导。我们使用的直肠电刺激器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工程研究所研制 ,将其用于脊髓损伤痉挛状态的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1991— 1998年在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痉挛患者 41例 ,男 39例 ,女 2例 ;年龄 2 0— 5 8岁 ,平均 35岁 ;受伤 5个月— 2年半 ;颈段损伤 19例 ,胸段损伤 2 0例 ,脑损伤 2例。1.2 治疗方法直肠电刺激器由一个电刺激器和一个棒状探头…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发病早期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密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博爱医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34例,根据左右下肢运动评分的差异分为下肢对称损伤组(对称组,n=15)和下肢非对称损伤组(非对称组,n=19)。采用三维运动采集系统和足底压力采集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计算步长以及站立相和迈步相对称值。结果 对称组的步长对称值、站立相对称值和迈步相对称值均明显低于非对称组(|t|> 2.619, P <0.01)。非对称组站立相对称值和迈步相对称值与双侧下肢肌力差值呈正相关(r> 0.468, P <0.01)。判别分析显示,下肢损伤不同对称性患者的步态参数方程不同。结论 下肢运动功能对称性影响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左右下肢运动总分的差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步态参数可用于判定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损伤对称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观察脊髓损伤(SCI)患者血清骨钙素的变化,探讨SCI后骨代谢的变化与SCI病程的关系。 方法回顾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167例SCI患者经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得的血清骨钙素资料。167例患者按受伤时间分为4组:<3个月组44例、3~6个月组42例、7~12个月组37例、>12个月组44例。对4组的骨钙素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4组的骨钙素值均明显高于临床参考值。(2)4组的骨钙素值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两两比较可见3~6个月组骨钙素值较<3个月组有显著升高(P<0.05);3~6个月组骨钙素值与7~12个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12个月组骨钙素值较3~6个月组有显著降低(P<0.05),但与<3个月组骨钙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SCI患者早期骨钙素即可出现升高;SCI患者骨钙素的变化与病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 将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SCI组,n=33)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BWSTT组,n=33),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7,15,45 d 3个亚组.建立大鼠胸髓完全横断模型,观察BWSTT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镜检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CI大鼠腰髓前角腹内侧区神经元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4)、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的表达,以及两者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 BWSTT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较SCI组大鼠明显改善.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腹内侧区EphA4和VGIuT2的表达以及EphA4/VGhT2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结论 BWSTT通过增强胸髓横断大鼠腰髓前角神经元EphA4/VGIuT2的表达,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35例,评定患者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检测患者空腹血清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总I型前胶原N端前肽(TP1NP)、25-OH-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骨骼肌萎缩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大腿周经测量、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减重组患者还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前后进行下肢大腿中部肌肉MRI检查。结果减重组患者训练后,MRI示下肢肌肉均较训练前相对肥大。减重组步行能力、10m步行速度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大腿周经、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引起的下肢骨骼肌萎缩,而且能够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 将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SCI组,n=33)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BWSTT组,n=33),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7,15,45 d 3个亚组.建立大鼠胸髓完全横断模型,观察BWSTT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镜检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CI大鼠腰髓前角腹内侧区神经元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4)、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的表达,以及两者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 BWSTT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较SCI组大鼠明显改善.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腹内侧区EphA4和VGIuT2的表达以及EphA4/VGhT2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结论 BWSTT通过增强胸髓横断大鼠腰髓前角神经元EphA4/VGIuT2的表达,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9.
[编者按]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都能按统一的标准收集临床资料,就便于比较不同地区、作者所发表的研究结果,更利于达到成功的目标. 国际脊髓协会联合数十个相关国际专业组织建立了脊髓损伤核心数据集、下尿路功能障碍数据集、尿动力学数据集、尿道影像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肠功能扩展数据集、疼痛基础数据集,这些数据集的建立为全球脊髓损伤工作者采用统一的标准收集临床资料和报告研究成果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损伤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方法。方法 2017年3月起,对47例脊髓损伤后髋关节脱位患儿的家长进行坐位和卧位姿势指导,并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其中23例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新发髋关节半脱位1例,髋关节发育接近正常18例,其余4例入组时已有髋关节半脱位,随访期间髋关节半脱位未加重。结论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儿童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