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临床分层及其特征,为RA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和转归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2021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关节受累部位及数量、关节外表现、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采用统计及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以受累关节部位、有无系统受累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临床分层,并对各亚型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11例RA患者,平均年龄(48.84±15.17)岁,其中女性346例(84.2%)。患者被分为小关节型(74,18.0%)、全关节型(154,37.5%)、系统型(100,24.3%)、重叠型(83,20.2%)4个亚型。小关节型者无中大关节受累,其中35.1%有系统表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水平和血小板计数较其他亚型低,而IgA及IgG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高;全关节型者中大关节和小关节均可受累,关节外表现少见,晨僵发生率和抗核抗体(antin...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DM)、银屑病(psoriasis)3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妇科肿瘤患者中,宫颈癌10例(10/38, 26.3%),子宫内膜癌13例(13/38, 34.2%),卵巢癌15例(15/38, 39.5%);FIGO分期Ⅰ期16例(16/38, 43.2%),Ⅱ期7例(7/38,18.9%),Ⅲ期10例(10/38, 27.1%),Ⅳ期4例(4/38, 10.8%)。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5岁。主要合并免疫性疾病谱中,18例(47.4%, 18/38)为RA,10例(10/38,26.3%)为SLE,5例(5/38, 13.2%)为DM,5例(5/38, 13.2%)为银屑病。合并RA、SLE和DM的妇科恶性肿瘤均以中-低分化患者为主。29例患者术后接受化疗和(或)放疗,89.7%(26例)发生Ⅱ~Ⅳ度骨髓抑制,其中19例(19/26,73.1%)存活(生存时间14个月~16年),且13例生存时间≥5年。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预后,除与肿瘤期别、分级、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等相关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亦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机制可能与肿瘤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33.
大气污染颗粒物已成为全球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2.5,PM2.5)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有效干预已成为我国国民基本的民生需求和医药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关联规则挖掘和共词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国内PM2.5研究团队、研究单位地区分布、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及健康相关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3—2013年国内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大气颗粒物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特别是医药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及时、快速了解国内PM2.5研究信息和发展动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抗炎是防治As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些新型的抗炎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消散的缺失也是As斑块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抗炎治疗在As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从炎症消散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炎症消散各方面的缺失对As斑块形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胞葬作用在As早期和As斑块成熟期的变化及其所呈现出不同结果的原因。此外,本文结合As炎症消散缺失的作用机制,思考并探讨中医药干预As炎症消散可能的作用靶点,为寻求针对抗炎和促炎症消散双方面调节的抗As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
穆荣  刘栩  栗占国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44-744
患者女,40岁。主因“多关节肿痛伴口干、眼干6年,双下肢麻木、无力4年,加重2个月”就诊。患者6年前开始间断双膝、双肩、双腕、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伴晨僵大于1h,每次持续可达数月。逐渐出现双手掌指关节屈曲畸形。伴双眼干涩、口干,咽干食困难。于我院查类风湿因子(RF)1:320(+),抗核抗体(ANA)1:160(+),抗SSA(+),抗SSB(+),双手关节x线示多个关节骨质破坏,S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唇腺活检示“灶状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腺体破坏”,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干燥综合征(sSS)”,予柳氮磺吡啶0.75g,3次/日,甲氨蝶呤(MTX)15mg/周及泼尼松7.5mg/d治疗,病情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36.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缓解标准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要改变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早期诊断、及时规范化治疗是改善RA预后的关键.现主要介绍RA的分类(诊断)标准和缓解标准,希望对风湿科医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D4+炎症性T细胞(Th17细胞)和Foxp3+CD4+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测定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及Foxp3+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6、IL-23和IL-17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中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从等位基因及基因型2个层次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A患者281例及健康对照202名,以直接测序法(SBT)对HLA-DRB1的亚型进行检测,并用UTYPE软件进行分析.HLA-DRB1的分类采用经典的共同表位(SE)分类及2005年Tezenas du Montcel等提出的新分类:即根据DRB 1的72~74位氨基酸序列是否具有精氨酸-丙氨酸-丙氨酸(RAA)序列特点,将DR分子分为S及X,再根据70及71位氨基酸的特点进一步将S分成S1~S3.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在281例中国北方RA患者中,共检出41种DRB1亚型,含SE的患者占44.8%.其中70~74位编码QRRAA序列的亚型占33.8%(95/281),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是RA的易感亚型.在汉族人中这些亚型包括*0101,*0102,*0404,*0405及*0410.编码DRRAA以及DERAA序列者为RA的保护亚型,分别占22.5%(91/562)和3.7%(15/56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5).利用2005年Tezenas du Montcel等提出的新分类体系,对HLA-DRB1基因型进行分析,携带SE及Tezenas du Montcel新分类中S3P的基因型为RA的易感基因型,而新分类中的S3D及S1E为RA的保护基因型.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的HLA-DRB1的易感亚型特点皆为QRRAA序列,保护亚型为DRRAA与DERAA,具体分型及分布与白种人不同,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中国人群HLA分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3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形式和临床特点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病形式、临床特点及对患者社会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5月~8月门诊就诊的RA患者进行随机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关节表现、关节外表现、疾病对患者工作及生活的影响。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2,女性患者发病年龄41.8±13.4岁,早于男性的51.9±13.8岁。首发关节及病程中受累关节依次为近端指间、腕、掌指、膝、踝、跖趾及肘关节。晨僵时间持续〉1h者占43.6%。患者的平均病程为9.5±8.5年,出现关节畸形94例(51.9%)。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包括发热(30.3%)、类风湿结节(20.4%),并发症有继发干燥综合征(48.5%)、肺间质病变(30.3%)等。有家族史者占14.4%。因本病导致停止工作者占30.6%,病史长、关节畸形及未能在风湿免疫专科诊治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本组RA患者多起病于中青年,患者的女性比例较高,晨僵时间较短,关节外表现常见,畸形的发生率较高,家族性发病者并不少见。患病后近1/3患者停止工作,未及时在风湿免疫专科诊治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何菁  刘栩  贾园  苏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4799-4800
目的:了解门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就医及延误诊断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就诊的224例pSS患者进行随机现场调查。结果:224例pSS患者中,37.9%的pSS患者首次就诊于风湿免疫科,62.1%患者首次就诊于其他科室;患者平均延误就诊(4.3±1.2)a,16.1%曾被长期误诊为其他疾病,63.8%患者未被及时诊断。结论:pSS患者首次就诊在风湿免疫专科比率低,就诊及确诊均存在时间延误,迫切需要我们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