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4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4篇 |
中国医学 | 1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芩对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的影响,揭示黄芩的苦寒性效关系。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黄芩高和低剂量(生药12、3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sc干酵母悬液(10 mL/kg);黄芩组分别于造模后4、8 h分别ig给予黄芩水提取液各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ig同体积蒸馏水。以热证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规律为切入点,应用代谢组学、UPLC/ESI-TOF-MS法、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等技术,研究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的代谢特性及黄芩的干预作用,进而探讨中药性味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 确定了30个热证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鉴定其中1个离子结构为L-苯丙氨酰-L-羟脯氨酸,并与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等代谢途径相关。黄芩高、低剂量组各对13个离子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结论 从热病证候代谢物组的整体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揭示了黄芩干预热病证候的作用及其苦寒性效关系。 相似文献
282.
283.
黄连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黄连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明确黄连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基础及体内代谢过程。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黄连进入体内后化学成分的分布、数目、存在状态(原型成分或代谢产物)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认定了黄连给药后9个血中移行成分中的5个成分(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除2号峰经分析认定为代谢产物外,其他色谱峰均是以原型形式进入体内而存在。3,4,5,6,7,8,9号峰被吸收入血后,在一定时间内血药浓度达峰值(120 min),达峰时间均较长,而后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消除。3,4号峰吸收入血后,血药浓度降低,但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有其他成分向其转化。结论:黄连血中移行成分中主体成分在给药后60 min可检测到,120 min达峰值,240 min时的含量与60 min时相当;少量成分存在其他成分向其转化的特点。通过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分析可确定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的物质,根据该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可建立中药的科学给药方案及配伍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84.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老年人好发骨折之一,也逐渐成为骨科最常见的骨折。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人群,有其自身特点。多数患者合并内科疾病,且长期卧床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手术治疗使患者能早 相似文献
285.
286.
目的:探究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穿山龙总皂苷组(TSRDN),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组连续35 d给予10%酵母饲料和5%氧嗪酸钾溶液进行HUA模型复制,从第15~35天,穿山龙总皂苷组按照480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溶液。结果:连续造模14 d即可复制HUA模型,SUA、SBUN水平升高(P<0.01)。连续给药干预21 d,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SUA、SBUN水平(P<0.01)。HUA大鼠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相对较高(P<0.01)。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升高HUA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梭菌属、瘤胃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种、约氏乳杆菌种、罗伊氏乳杆菌种的丰度(P<0.05,P<0.01)。利用GC-MS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SCF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提升HUA大鼠粪便中丙酸、丁酸的含量(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以调控菌群代谢产物SCFA的... 相似文献
287.
288.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芩-赤芍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模型、水飞蓟素、黄芩-赤芍(1∶1)、黄芩-赤芍(1∶2)、黄芩-赤芍(1∶4)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3 mL·kg-1造模,首次5 mL·kg-1,每周2次,共计8周。后4周分别给予各组大鼠10 mL·kg-1相应药物灌胃,并连续8周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给药结束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中TLR... 相似文献
289.
该研究通过肝脏代谢组学研究从肝论治痛风的科学性以及穿山龙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找到其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相关代谢通路。课题组采用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并运用UPLC-TOF-MS结合模式识别方法探讨穿山龙提取物干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鉴别出了11个共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穿山龙对正常大鼠的潜在干预靶点中,4个上调,4个下调;穿山龙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潜在干预靶点中,5个代谢物在MSU诱导下被上调,5个代谢物被下调,而穿山龙提取物表现出纠正磷酸腺苷、5-甲基四氢叶酸、氧化型谷胱甘肽、次黄嘌呤、二十二碳六烯酸、谷胱甘肽、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肌苷这8个代谢物异常表达的趋势,其相关性最强的代谢通路是谷胱甘肽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和嘌呤代谢。故推测穿山龙可以通过干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状态下和生理状态下肝脏中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实现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290.
目的:探讨寒凝血瘀状态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并考察与寒凝血瘀证密切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物、代谢通路。方法:采用冰水浴诱导的大鼠寒凝血瘀证模型,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联合UPLC-TOFMS的粪便代谢组学技术,将扰动的肠道菌群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基于Illumina Mi Seq平台,发现与空白组大鼠相比,寒凝血瘀证模型组大鼠中Firmicutes显著上调(P0.05),Bacteroidetes显著下调(P0.01),显著差异的属有23个。确定了7个与寒凝血瘀证相关的粪便代谢物,涉及到的3个相关性最强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另外,肠道菌群的属与粪便代谢物有强相关性。结论:16S rRNA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的联用可用于评价寒凝血瘀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