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比较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和纱布填塞引流两种方式处理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手术方法进行乳腺癌手术,缝合伤口后,对试验组患者使用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治疗术后感染,而对照组则使用纱布填塞引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均治愈,治愈率均达100.0%,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差异,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方法的治愈时间约为5d,而纱布填塞引流约为12d;在治疗过程中,前者换药次数为4次,后者为18次。结论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和纱布填塞引流两种方式处理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比纱布填塞引流要节约治疗时间、换药次数更少、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管网末梢水和两种不同类型净水机出水中重金属元素和消毒副产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了解不同类型饮用水中这两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和不同类型净水机对饮用水健康风险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管网末梢水和以末梢水为原水的两种不同类型净水机出水,于2017年4—6月采集水样共计25份,对水样中6种重金属元素、Al元素和5种消毒副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并结合"四步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对于重金属元素:三种类型饮用水的致癌风险均以Cr为主,风险排序为超滤出水末梢水铜锌合金(KDF)净水机出水(简称KDF出水);非致癌风险均以Pb和Cd为主,风险排序为末梢水超滤出水KDF出水。对于消毒副产物:管网末梢水和超滤出水致癌风险以一溴二氯甲烷为主;管网末梢水非致癌风险以一溴二氯甲烷为主,超滤出水非致癌风险以三氯甲烷为主,KDF出水不存非致癌风险。管网末梢水总致癌风险以消毒副产物为主,总非致癌风险以重金属元素为主。两种净水机出水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以重金属元素为主。[结论]不同人群通过三种类型饮水途径暴露于重金属元素和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两种类型净水机均使总致癌风险和总非致癌风险有所降低,KDF净水机的效果优于超滤净水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索使用胸骨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治疗胸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有效性及使用3D打印聚醚醚酮(PEEK)置入物对胸壁缺损进行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胸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57.7±9.4)岁(42~71岁),所有患者接受了胸骨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治疗胸骨浆细胞瘤,并在切除后使用3D打印P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探讨肺动脉内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TTP)影响因素,构建肺动脉TTP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重庆市中医院行CTPA检查的153例疑似肺栓塞(PE)患者。采用时间-密度曲线软件计算肺动脉TTP;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肺动脉TTP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身高、性别、对比剂总量、对比剂浓度和体重与肺动脉TTP均呈正相关(r=0.363、0.330、0.179、0.168、0.164,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身高和对比剂浓度可以独立预测肺动脉TTP(β=0.909、0.065、0.026,均P<0.05),并进一步建立肺动脉TTP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拟合较好(F=11.721,P=0.012,调整R2=0.175)。结论 性别、身高和对比剂浓度是预测肺动脉TTP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3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肺动脉TTP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鉴定1名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方法 通过抗体筛查试验和谱细胞确认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 检测其为罕见的抗-Dia+抗-E联合抗体.结论 随着国内民族间交往和通婚的增加,Diego血型系统的临床价值问题也应随之受到重视.同时,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是避免发生迟发型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451a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顺铂(cisplatin, DDP)耐药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Eca109、人食管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细胞系Eca109/DD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细胞miR-451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种细胞KIF2A蛋白相对表达量。对数生长期Eca109/DDP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操作)、miR-NC组(转染miR-NC)、miR-451a模拟物组(转染miR-451a模拟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细胞miR-451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KIF2A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451a和KIF2A的靶向关系。对数生长期Eca109/DDP细胞再分为对照组(不进行转染操作)、miR-NC+oe-NC组(转染miR-NC+oe-NC)、miR-451a模拟物+oe-NC组(转染miR-451a模拟物+oe-NC)、miR-451a模拟物+oe-KIF2A组(转染...  相似文献   
18.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文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和初步的理论构想,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为疏离感理论的丰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方法:自编<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进行信效度考察以后对678名汉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文化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在地区主效应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主效应上差异不显著;文化分离感和不和谐感在性别主效应上差异显著.2.文化疏离感及其两个子维度(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在年龄和地区,以及在年龄、地区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3.影响文化疏离感及其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被控感三个维度的主要变量是学生小学前后居住地区的改变,而影响不和谐感的主要变量是性别.结论:小学前后居住地的改变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编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家庭关系功能量表。方法:以Shek等人编制的家庭功能量表为基础,结合访谈结果确定量表项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量表的一般性人际关系三因子维度,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量表的效度并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最终形成30个项目的家庭关系功能量表;EFA结果得到3个因子:情感性、控制性和行动力;CFA表明三因子模型在不同评价者和不同家庭关系上拟合良好;同质信度为0.81-0.93,分半信度为0.80-0.94。结论:改编的家庭关系功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Transplantation of allogeneic intervertebral disc can be facilitated by the cryopreserv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But the traditional cryopreservation methods always lead to the appearing of ice crystal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ells which can cause cellular injury. The vitrification method that can avoid the formation of ice crystal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ryopreservation field. However, only a few reports have assessed the vitrified cryopreserv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the toxicity of cryoprotectants to the nucleus pulposus cells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order of toxicity of five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that are us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to rabbit nucleus pulposus cells, and to select the optimal cryoprotectant for the vitrific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METHODS: We chose five most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including dimethyl sulphoxide, formamide, ethylene glycol, propylene glycol and glycerol. Then, 5 single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10 mixed agents containing any 2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and 10 mixed agents containing any 3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were formulated. Cell viability of nucleus pulposus cells was determined using cell counting kit-8 and fluorescein diacetate/propidium iodide method. All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combining scheme with less toxicit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order of the toxicity of these five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from low to high was ethylene glycol, glycerol, formamide, dimethyl sulphoxide, and propylene glycol. The toxicity of the combined agents containing two or three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ny commonly used cryoprotectants that were used to formulate them. The toxicity of the mixed agents that contained ethylene glycol or glycero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ny other mixed agents. So we can choose the mixed cryoprotectants that contain ethylene glycol and (or) glycerol for the vitrific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