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采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分析“独活-桑寄生”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药学理数据库查找出“独活-桑寄生”药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找出从数据库平台查找出KOA的疾病靶点,利用软件分析出药对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及其相应的活性成分,构建药物-成分-KOA网络图。并基于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应用平台及软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独活-桑寄生”有效成分11个,作用靶点149个,KOA靶点353个,分析得到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39个,根据度值排名靠前的为IL6、VEFA、CCL2、IL1B、CXCL8、MMP9等,通过GO分析发现,涉及的范围包括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动、肽链内切酶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主要涉及AGE-RAGE、TNF、IL-17、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独活-桑寄生”药对KOA的治疗作用可能主要通过调节IL6、VEGFA、CCL2等靶点,涉及的通路主要为AGE-RAGE、TNF、IL-17、NF-κB等。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变化,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改变能否用于评价放疗疗效。方法选取5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其中22例为局部晚期患者行胸部原发灶放疗,12例行骨转移放疗,24例行脑转移放疗),所选病例放疗前肿瘤标记物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分别记录放疗前与放疗后血清CEA、NSE、CYFRA21-1的数值,并用Wilcoxon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2例胸部放疗患者放疗后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较放疗前降低(P值分别为0.046,0.003,0.002),12例骨转移患者放疗后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较放疗前降低(P值分别为0.05,0.015,0.017),2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可以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及骨转移放疗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4例Ⅱ型、Ⅱa型及Ⅲ型Hangman骨折病例均行前路前、中柱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其中5例行椎间植骨融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C3椎体次全切钛网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其中1例为后路钉棒固定失败的补救手术);7例行椎间钛网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9~24月(平均18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恢复。全部病例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得到完全恢复,C2骨折线模糊,其中1例C2/3稍过伸位固定,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及钛网下沉高度丢失等现象。结论:应用颈椎前路手术重建颈椎前、中柱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具有可获得术后上颈椎即刻稳定,并在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有效维持理想的复位,获得牢靠的生物学稳定,更适合难复位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探讨脾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60名,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清E2、T和PTH。结果:①E2、T:两组治疗后血清E2、T均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PTH:两组治疗后血清PTH均无明显变化,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脾俞、肾俞穴位埋线或针刺治疗6周都能使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血清E2、T升高,对PTH的影响不明显,表明提高血清E2、T是脾俞、肾俞穴位埋线或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内分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比较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胸部放疗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失败模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14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治疗前临床特征、放疗分割方案、复发转移部位和放疗毒副反应。结果:局部/区域或远地转移作为首先失败模式和总体失败模式在常规分割组和超分割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分割组中 II -III 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较常规分割组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6和 P =0.001)。结论:小细胞肺癌加速超分割胸部放疗未改变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地转移模式,但明显增加治疗毒性。加速超分割胸部放疗是否优于常规分割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脑胎盘率(cerebroplacental ratio,CPR)预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作用。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2例FGR孕妇和同期正常产前检查分娩的49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脑胎盘率、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对FGR不良妊娠结局预测,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比各血流指标诊断FGR的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孕28~31+6周及孕32~36+6周CPR指标较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更具有优越性,孕28~31+6周及孕32~36+6周曲线下面积值为0.82和0.96,截断值为1.74和1.59,灵敏度为96%和90%,特异度为79%和97%。 结论CPR可作为一项预测FGR的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虎潜丸治疗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虎潜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疏康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骨密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潜丸治疗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乙肝寻医问药路线图"教育对乙肝患者求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确诊的乙肝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患者予以"乙肝寻医问药路线图"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乙肝知识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求医行为改变的情况.结果 经过6个月的"路线图"教育,实验组患者的求医行为正确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坚持科学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乙肝寻医问药路线图"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的使乙肝患者尽早得到正确的治疗,少走弯路.护士应关注对患者进行"乙肝寻医问药路线图"教育,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以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7例成人枢椎行三维CT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枢椎左右侧椎弓根的中部宽度L1和高度L2;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标志横断面确立左右侧的最外侧模拟进钉点B和最内侧模拟进钉点A到峡部距离;测量最佳进钉点S(经过枢椎椎弓根中部宽度连线的中垂线与峡部后侧皮质交点)到峡部内壁距离,分别测量A、B、S点横断面进钉角度最大置钉角度区间;冠状面上测量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测量S点进钉最佳内倾角及上倾角。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3例患者采用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标志实施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1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0例,横韧带损伤伴寰枢椎脱位7例,寰椎骨折3例。观察手术中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三维CT重建观察螺钉的位置。结果:CT横断面测量进钉点A、B、S到峡部的距离为1.75mm、9.01±0.62mm、5.77±0.53mm,S点置钉角度区间与A、B点置钉角度区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面上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为4.30±0.49mm;S点进钉内倾角为30°、上倾角为26°时为最佳进钉角度。临床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66枚,术中显露良好,未出现椎动脉、静脉丛损伤出血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三维CT复查显示所有枢椎椎弓根螺钉均未误入椎管或椎动脉孔,术中测量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横断面上与枢椎椎弓峡部内壁水平间距为5.44±0.72mm,冠状面上距离峡部内上壁为4.50±0.52mm,与术前S点测量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枢椎椎弓根与峡部存在恒定位置关系,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解剖参照行枢椎椎弓根置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估《天水市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防治措施执行情况。方法 常规监测主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查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大众知晓率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通过随机抽样进行调查。结果 2016—2020年天水市共登记肺结核病例6 038例,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的52.27/10万下降到2020年的22.15/10万,病原学阳性率从2016年的11.30%上升到2020年的4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623.193,P<0.01);2016—2020年共筛查病原学阳性病例1 105例,发现耐药病例125例,纳入治疗79例,5年新病原学阳性病例耐药筛查率和耐药病例纳入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207.612、70.955,P<0.01);开展学生新生筛查63 637人,确诊肺结核21例。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85.13%。结论 十三五期间天水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病原学阳性率、病原学阳性病例耐药筛查率和耐药病例纳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