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microRNA-7(miR-7)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对5-FU耐药结直肠癌(SW620/5-FU)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miR-7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5-FU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7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SW1116、DLD1、SW620)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培养SW620细胞并构建5-FU耐药结直肠癌细胞(SW620/5-FU)。用RT-qPCR检测细胞和组织中miR-7的表达量。对SW620细胞和SW620/5-FU细胞均瞬时转染miR-7 mimic、miR-7 inhibitor和vector,分为miR-7 vector组(空载体组)、miR-7 mimic组(过表达组)和miR-7 inhibitor组(抑制组),以及与5-FU联合处理的miR-7 mimic+5-FU组和control组(空细胞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和5-FU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cle...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女性股疝病人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并对子宫圆韧带进行重建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8例女性股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TAPP,并行子宫圆韧带重建。结果 8例病人术后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为3~9(5.2±1.7)d,手术时间28~51(37.9±4.8)min,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为4~6 h。术后病人疼痛较轻微,子宫圆韧带重建对女性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股沟区血清肿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8例子宫圆韧带重建病人无性生活不适感,所有病人均无慢性疼痛及股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TAPP治疗女性股疝疗效确切,同期行子宫圆韧带重建对女性生理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与系统进化位置进行分析,旨在为益母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益母草全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成功组装了其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果: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9 375 bp,由一个大的单拷贝区(LSC)87 204 bp,一个小的单拷贝区(SSC)17 515 bp和一对27 099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s)组成。基因组注释结果显示其共编码115个基因,包括99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 RNA基因和8个r RNA基因。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为38.41%。同时,本研究共检测到160个简单重复序列和49个串联重复序列。结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益母草属与水苏属的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为益母草药材精准鉴定与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郭芬  ;刘昶  ;甄怀蒙  ;李文军 《人民军医》2014,(11):1220-122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神经痛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进行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开始后第7天、14天、30天神经痛例数及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痛症状。  相似文献   
45.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外科技术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DS)的微创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13例先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发现结石,均顺利经EST取石,13例均顺利行LC.6例于LC术后2~4天经ERCP检查,其中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全部经EST取石成功.另外6例顺利行LC,于术中利用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1例胆总管通畅.5例全部经LCDE取出结石,其中3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例置T管引流.结论ERCP LC、LC ERCP、LC LCDE 3种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这样才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46.
刘蕤  陈紫雯  华桂丰  王立强  萨翼  刘昶 《中草药》2020,51(18):4829-4836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原料评价体系(Functional Food Crude Materials Evaluation System,FUFMES),为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排名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保障。方法首先,利用文献调研和多轮专家访谈方法筛选FUFMES的指标并确定其层级关系;第二,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指标权重,具体方法是依据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利用R语言进行一致性检验与最大特征根检验,得出各级指标权重;第三,使用极值法计算原料的单个指标值;第四,利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得到每种原料的评价指数并据此进行排名;最后,将获得的分析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UFMES包括6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利用FUFMES对9种保健食品原料进行评价,获得的评价指数依次是:西洋参(0.49)、人参(0.48)、银杏叶(0.21)、灵芝孢子粉(0.08)、鱼油(0.06)、螺旋藻(0.03)、辅酶Q10(0.02)、褪黑素(0.01)、大蒜油(-0.03)。基于该评价指数的排名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显示了较高一致性。结论构建了科学、完整的FUFMES,FUFMES将成为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评价与排名的有力工具,为推进保健食品原料备案制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7.
腹腔镜技术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末,腹腔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微创外科的发展使腹腔镜在胰腺疾病中应用越来越为广泛,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49.
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中的作用。方法 将 4年间收治的 10 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全胃肠外营养组 (TPN组 ,5 0例 )及阶段性营养支持组 (SN组 ,5 0例 ) ,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SN组总并发症率、导管并发症、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腹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TPN组 (P <0 .0 5 ) ;SN组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 (P <0 .0 5 )。结论 阶段性营养支持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 ,且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是治疗SAP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50.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控制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时采用4种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后肝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8例(40.4%)行常规第一肝门阻断,34例(36.2%)行选择性半肝阻断,4例(4.3%)行全肝血流阻断,18例(19.1%)未阻断肝门。全部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24例次,术后死亡2例(2.1%)。结论:大肝癌切除时肝血流控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肝功能、切肝难易程度及术中探查结果等因素综合决定。合理的肝血流控制方法是保证肝切除手术成功、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