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3 毫秒
3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行3100例LC,对不同类型的胆囊管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规中号钛夹处理胆囊管2387例(77.0%),大号钛夹法93例(3.0%),可吸收夹法62例(2.0%),丝线结扎法155例(5.0%),阶梯钛夹法217例(7.0%),圈套器处理法184例(5.9%),因局部炎症较重未找到胆囊管者实施特殊处理2例(0.1%)。结果术后发生胆囊管胆汁漏4例(0.1%),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辅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分别行鼻胆管引流及内支架引流3周后胆管造影,未见胆汁明显外溢及胆管扩张后拔出引流管,全部患者治愈。结论LC中根据不同胆囊管类型,采取个体化处理方案可减少胆管损伤、胆汁漏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2.
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一种良好的组织修补材料,现已在多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单纯脱细胞真皮基质却很难很好的满足多学科领域的不同要求.复合型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在脱细胞真皮基质结构基础上研发的新型生物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特性,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的移植环境.本文对近几年复合型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1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是一个较新的创伤治疗理念,即通过控制手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监护以及确定性手术3个阶段,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施行DCS治疗严重腹部外伤1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改进巨脾切除操作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脾切除因其特殊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和病理生理特点而有别于经典的脾切除术,有时操作困难、处理棘手。1999年8月至2003年11月我们采用改进的操作技术实施巨脾切除术3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42岁。本组巨脾的标准系  相似文献   
35.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后即使暂时缓解,也常反复发作、加重,因此探索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意义。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8(平均37)岁。11例有手术史(2例有2次以上的手术史),1例有原发性腹膜炎病史。应用全麻,建立气腹时取头低脚高仰卧位。采用开放法于远离原手术瘢痕处(10cm)、并尽量围绕脐周缓慢建立气腹(防止粘连带撕裂损伤脏器),气腹压为2kPa。置入腹腔镜探查粘连范围、部位和程度。在便于操作及安全处,置入把持钳及分离器,钝性、锐性分离粘连肠管及…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6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上腹饱胀不适呈持续性,躯干前屈或过伸症状加重,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和胆汁,排气排便减少,无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37.
小肠Crohn病误诊为肠系膜上血管压迫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 ,37岁 ,因“全腹部间歇性疼痛、不适 1年 ,加重 1个月”入院。近 1个月食欲减退 ,进食后上腹疼痛、腹胀伴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上述症状与体位无关。查体 :重度贫血貌及营养不良 ,消瘦。舟状腹 ,全腹无明显压痛 ,未触及包块 ,肠鸣音活跃。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正常。胃十二指肠钡餐示 :胃和十二指肠蠕动良好 ,并有较强的逆蠕动 ,钡剂可反流入胃内 ,钡剂于空肠起始处排出受阻 ,4小时后仍不能排空。X线诊断 :肠系膜上血管压迫综合征。术前给予全胃肠外营养 (TPN)支持 1周。手术探查 :腹腔内淡黄色透明状腹水 30 0ml,距Treitz韧带…  相似文献   
38.
通过76例手术实践(胆囊切除术67例,胆囊切除加内引流或Oddi氏括约肌切开术7例,上腹探查术2例),本文着重对胆囊动脉的行径作一分析,并推荐一种安全处理胆囊动脉的方法。一、胆囊动脉进入胆囊时的方位肥囊动脉多起于肝右动脉,但其变异者很多。本组在手术时不是注意胆囊动脉的起源,更多的是记录胆囊动脉进入胆囊壁时的方位,与其和胆囊颈的解剖关系。本组病例从胆囊颈左侧进入胆囊壁的59例(77.65%),从前方进入者12例(15.78%),从右侧进入者4例(5.26%),从后方进入者1例(见图1)。  相似文献   
39.
衰老与自由基有密切的关系。本实验观察了康健宝对10月龄以上小鼠红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心肌脂褐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品能增强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褐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0.
王东  刘昶  许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2):910-9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用于胰腺外科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24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胰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腹腔灌洗引流术,5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1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例行胃空肠侧侧吻合术.结果:手术时间0.5~10 h,平均5.7h.术中出血量5~30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