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口服转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制剂对肺癌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转人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对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肺癌患者118例,比较服用转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免疫学检查(CEA)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服用转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及生活质量等较服用前均有好转或明显好转,肺癌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结论:转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对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A CLINICAL STUDY ON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 WITH cDNA MACROARR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iagnose prostatic cancer (CAP) with cDNA macroarray. Methods: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nd from normal people, and poly(A) RNA was further purified. Th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analysed in CaP and normal prostate by cDNA macroarray system.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of nine prostate-associated specific genes in CaP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prostate, among which, 7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nd 2 were down-regulated. Conclusion: As a diagnostic approach at molecular level, the cDNA macroarray is supposed to elevat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aP.  相似文献   
13.
CR系统在X线摄影中的优势与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又称计算机X线摄影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90年代CR成像技术引入临床,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仅限于屏(片)系统,其成像过程是一种纯光-化学反应,动态范围很窄,影像图象质量的人为因素多,不易控制,一旦摄影完成,其影象质量较难改善,返照率高.我院自2002年初应用X线CR系统,现将其优势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s,HVS)评估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支血流模式的价值.方法 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经脑血管造影诊断,且实施了MRI-FLAIR序列检查的41例非脑出血性成年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VS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分布部位的不同,将其分布模式分为0~3级:0 级是指缺乏HVS;l级是指HVS主要分布在颞叶脑沟和外侧裂区域;2级是指HVS主要分布在顶、额叶脑沟和外侧裂区域;3级是指HVS分布于1级和2级联合的区域.另外,依据脑血管造影结果,将继发于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颅内侧支血流模式分为1~3型:第1型为通过病变血管或其周围的新生血管形成的顺向性残余血流;第2型为通过软膜血管形成的逆向性血流;第3型为第1和第2型联合组成的混合性血流.分析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支血流模式与HVS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41例非出血性成年型烟雾病患者中,3例为单侧病变,38例为双侧血管病变,故存在烟雾血管的半球数为79侧;因3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表现HVS缺如,故存在HVS的半球数为73侧,HVS阳性率达92.4%(73/79).重要的是,1级HVS对应的均是缓慢的顺向性血流(7/7);2级HVS主要对应的是缓慢的逆向性软脑膜血流(95.0%,19/20);3级主要对应的是缓慢的混合性血流(84.8%,39/46).且随着HVS分布从颞叶脑沟转移至额、顶叶脑沟,侧支血流的方向由顺向转变为逆向,此转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分布部位的HVS反映了不同模式的侧支血流,HVS能无创评估成年型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支血流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对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初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纳布啡组(N组)、右美托咪定+纳布啡组(DN组),各30例。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N组静推纳布啡,DN组静脉推注纳布啡且泵注右美托咪定。结果:DN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N组患者(P0.05);DN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N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可有效预防寒战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糖调体汤治疗耐糖量异常的疗效。方法:59例经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未达标者,用降糖调体汤(自拟)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降糖调体汤治疗耐糖量异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了解常熟地区2017~2018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2018年常熟地区各级医院临床分离菌,药敏试验及结果判断均采用2016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耐药率。结果:2017~2018年共检出CRE 204株,检出率1.7%(204/11 693)。感染患者多数为60岁以上老年人群(151株,74.0%)。男性(169株,82.8%)较女性患者(35株,17.2%)多出近4倍。标本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科(ICU,86株)与神经外科病区(64株),两者合计占总检出73.5%(150/204)。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143株,70.1%)和尿液(24株,11.8%),其他标本来源均≤10株。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47株,72.1%)和大肠埃希菌(33株,16.2%)。CRE对临床β-内酰胺类包括含酶抑制药复合制剂耐药严重,耐药率均>65%,仅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5%与45.6%。结论:本地区CRE检出率虽然低于周边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但CRE菌株耐药严重,临床应注意合理选择药品,防止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基于人趋化因子Fractalkine (CX3CL1)/人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受体(CX3CR1)轴探讨槲皮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VSMC细胞组、西拉普利组(100.0μg·ml-1)、槲皮素低、高剂量组(槲皮素终浓度分别为100.0,200.0μg·ml-1);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培养结束后,CCK-8溶液试剂测定细胞增殖水平,结晶紫染色测定单克隆形成数目,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水平,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CX3CL1、CX3CR1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与VSMC细胞组比较,西拉普利组、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吸光度(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 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P<0.05)。与西拉普利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凋亡率降低(P<0.05);槲皮素高剂量组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P<0.05);且槲皮素高剂量组A值、存活率水平、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槲皮素低剂量组,而凋亡率高于槲皮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在100.0~200.0μg·ml-1的范围内,槲皮素能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能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CX3CL1/CX3CR1轴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MSCT特征表现,提高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直接征象(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强化方式、出血、囊变和钙化)和间接征象(贴边血管征、晕征、空气潴留征、尾征、显著肺动脉征),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例病例的病灶均单发(右肺上叶2例、右肺中叶1例、左肺上叶4例、左肺下叶1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8例平扫密度均匀,3例晕征,2例空气潴留征;增强后2例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7例贴边血管征。结论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MS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增强后强化均匀。有助于病灶的定位、定性及周围结构的显示及选择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