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粪和肝组织中的环氧司坦浓度。采用YWG-C(18)H(37)柱,甲醇-0.5%四甲基乙二胺缓冲溶液(80:20,V/V)为流动相,内标为甲基睾丸素,UV检测波长254nm。血浆样品用环己烷-异丙醇(97:3,V/V)提取,色谱峰分离完全,方法线性良好,r=0.9998,提取回收率为77.0±5.8%,方法回收率88.0±5.6%,日内RSD为0.65%~0.78%,日间RSD为2.02%~3.77%;胆汁、尿、粪、肝组织的r值分别为0.9997、0.9998、0.9996、0.9998,其平均回收率为68.55±5.7%、88.17±4.27%、92.17±1.09%、81.55±1.46%。用本法测定大鼠灌胃(ig)环氧司坦50mg/kg后的药代动力学,并报道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52.
本方系自拟方:药物组成:柴胡、甘草、乌药、佛手、郁金、川栋子、黄芩、丹参。所治医案均符合1984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会议拟定的[胃脘痛诊断标准]①近期临床治愈:证候全部消失,半年内不复发,主项理化检查,(胃镜、X线、钡餐)基本上恢复正常或好转。②显效:主要证侯稍除、半年内不复发,主项理化检查好转。③好转:主要证侯基本消除,半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主项理化检查无改变,并均经胃镜、X线、钡餐确诊为  相似文献   
53.
54.
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普生的血浆浓发。在8名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设计口服同等克分子量的萘普生片(500mg)和萘普生钠片(550mg)后,经对表明生物利用度的三个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作自身对照的统计学处理,证明萘普生钠片口服吸收显著地较萘普生片快(T_(max),P<0.05),峰浓度也高(C_(max),P<0.05),但吸收程度不变(AUC_(0~24h),P>0.05)。提示,作为镇痛剂,萘普生钠看来是萘普生的一种改进形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合理用药,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水平。方法:抽取呼吸科2013年(干预前)和2014年(干预后)进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各100例,比较两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师参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核干预后,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了抗菌药物人均使用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等,提升了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9例,二维超声示单发病灶,最大切面2.4mm×3.0mm~8.0mm×8.9mm,均无淋巴结转移。超声引导下取18G射频针行定点消融,扩大消融范围,消融功率35~45W,单一消融点消融时间30~45s。详细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定期超声复查消融灶大小、有无复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灶均完全消融灭活,消融过程顺利。术中不适、术后局部隐痛等消融并发症发生率47.4%(9/19)。所有病灶均于术后18个月内完全消失,消融灶吸收呈“线”状回声。消融灶术后1、3、6、12个月平均缩小率分别为11.2%、45.6%、63.1%、82.3%。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射频消融近期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且不影响美观,值得临床上应用并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7.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而且贯穿于整个病程这中,急性肾炎有之,慢性肾炎亦有之。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但是蛋白尿的多少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当尿蛋白由多变少时即可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因此判断肾脏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查来确诊。  相似文献   
58.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0~2003年采用手术治疗6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男26例,女41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4岁.根据骨折部位分类,头下型18例,经颈型25例,基底型24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分类,无移位骨折23例,移位骨折44例.  相似文献   
59.
横结肠造口术是胃肠外科一项常见的手术,是直肠及乙状结肠晚期肿瘤、损伤、严重消化道梗阻及感染时的处理手段[1,2]。传统的横结肠术需要切断腹直肌,创面大,术后患者疼痛剧烈以及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既延长住院时间,又增加了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3‐5]。我们从2008年开始使用免开腹横结肠造口术,已完成33例,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及评估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等的影响。方法 9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腹腔灌注组)51例,B组(对照组)44例,A组采用手术+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B组采用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前及术后3 d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有腹痛腹胀、腹泻、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等,A组和B组发生率相当,各系统的毒性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