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6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358篇
口腔科学   334篇
临床医学   1160篇
内科学   61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2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00篇
综合类   2436篇
预防医学   1145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843篇
  9篇
中国医学   948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十一种中草药对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黄连、黄芩等十一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作用作了测定,其中清热凉血、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黄连、黄芩,金银花、四季青抑菌效果较好,而生晒参、生姜、蒜的抑菌效果差。从抑菌种来看,对亲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对粘质沙雷菌的抑菌效果较差,用十一种中草药对十一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做了抑菌作用分析,同时用三株标准金葡萄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十一种中草药对三株标准金黄葡萄和十一株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942.
正患者,男,46岁,因"因反复咽喉肿痛、口腔溃疡13年,腹痛1月。"入院。13年前因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在四川华西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病,食管下段溃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出院。5个月前诊断"葡萄膜炎",3个月前诊断"肝硬化",开始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1月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疼痛,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呈持续性隐痛,不伴放射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为非喷射性呕吐,伴发热,最高体温为40℃。院  相似文献   
943.
944.
目的克隆分析间日疟原虫小亚基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特异性基因序列,建立间日疟原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方法针对间日疟原虫SSUrRNA种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血样核酸提取物中扩增SSUrRNA基因片段,纯化后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PCR与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设计6条寡核苷酸片段,LAMP检测感染血样中间日疟原虫DNA,扩增产物作琼脂糖电泳分析或直接荧光染色肉眼观察。结果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扩增片段大小约为235 bp;阳性克隆重组质粒插入的SSUrRNA基因扩增片段含有235个核苷酸,与GenBank中的Sal-1株、Belem株间日疟原虫相同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为100%,与PV2008/TR/DEL株、PVK1294株、E1 Salvador株的同源性均为99%,与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的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5%。将含有SSUrRNA靶基因的重组质粒以蒸馏水倍比稀释后做LAMP,试验的灵敏度为10 copy/μl;特异性检验显示间疟原虫患者血样DNA呈阳性反应,恶性...  相似文献   
945.
目的观察老年功能性肠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情绪特征,探讨情绪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314636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117例非糖尿病老年功能性肠病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情绪进行检测,并以75名健康老人为对照,线性回归分析情绪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波引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延长(P〈0.01),波幅降低(P〈0.01);患者负性情绪明显重于对照组(P〈0.01),正性情绪则显著降低(P〈0.01);情绪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密切相关(P〈0.01),负性情绪越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波潜伏期越长,正性情绪越高,潜伏期则越趋于正常。结论老年功能性肠病患者存在明显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情绪障碍,情绪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临床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给予适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46.
回顾2008年4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30例,表现为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以及鼓腮。26例患者面神经去神经化为90%以上,21例患者在受创伤后立即出现面神经瘫痪,22例患者出现听力缺陷,患者入院后给予速尿以及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术前确定面神经损伤部位,经面部创口或耳屏切口入路,采取面神经端吻合或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治疗,术后常规用抗生素抗感染。结果术后随访,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18例(60.00%),Ⅱ级恢复7例(23.33%),Ⅲ级恢复4例(13.33%),Ⅳ级恢复1例(3.33%),患者面神经恢复结果较好。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在积极治疗颅脑创伤的同时,对患者颌面部及时给予HRCT、MR等实验室检查,确定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及早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评价超声辐照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hibitor,VEGFI)脂质微泡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结肠癌细胞系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48只皮下种植结肠癌移植瘤的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A组(12只),空白对照组,不接受超声造影及辐照;B组(12只),接受裸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及假照;C组(12只),裸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及超声辐照;D组(12只),载VFGFI脂质微泡及超声辐照.辐照前和3次辐照后第1d、第3d、第7d、第11d、第16d分别对各组裸鼠测量体质量和荧光摄片,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及裸鼠体质量生长曲线.16d后处死裸鼠,切除并分离肿瘤组织,测量各组肿瘤质量.结果 辐照前各组裸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与B组肿瘤体积持续增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后第7d,C组及D组肿瘤体积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d后C组肿瘤体积变化不明显,到第16d肿瘤体积仍然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肿瘤体积进一步缩小,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肿瘤组织,D组肿瘤质量低于C组(P<0.05),C组低于A组(P<0.05),而A、B组之间肿瘤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各组裸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载VEGFI微泡联合超声辐照可以增强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8.
手术后肝外胆管狭窄一直是肝胆外科的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法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手术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利用自体带蒂组织移植来扩大狭窄的胆管管腔,修复狭窄处胆管的缺损,可保存胆管口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逆行性的胆道感染。我院1990~1996年共收治手术后肝外胆管狭窄18例,均用自体带蒂组织移植修复,早期效果良好。回临床资料1.亚病例来源本组18例均因手术中损伤胆管所致,其中胆囊切除术12例,胃切除手术4例,明道手术2例。1.2移植组织来源自体带蒂胆囊瓣2例,空肠瓣4例,胃壁瓣12例。1.3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EC)联合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长距离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80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取双侧1.5cm长坐骨神经,Hudson优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ANA);60只均于右侧建立1.5cm长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反转吻合坐骨神经的自体神经(ANG)移植组、ANA移植组及ANA+EC移植组(n=20)。术后1、2、4、12周,每组各取5只进行测试,指标包括: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查[动作电位潜伏延迟率(LDR)、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NCVRR)和复合肌动作电位恢复率(CMAPRR)]、最大强直收缩力恢复率(MTFRR)、腓肠肌湿重恢复率(MWRR)、微血管增生率(MVDPR),术后12周甲苯胺蓝染色下测量神经纤维数量、髓鞘厚度、G ratio,并行电镜观察。结果:术后早期,ANA+EC移植组大鼠SFI、MVDPR较ANA移植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晚期,ANA+EC移植组大鼠CMAPRR、MTFRR、MWRR较ANA移植组恢复更佳(P0.05);术后12周时,ANA+EC移植组再生神经数量和形态更接近ANG移植组。结论:对于长距离坐骨神经缺损的大鼠模型,使用载血管内皮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进行神经移植修复,早期肌肉功能优于单独使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晚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质量更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50.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人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1].临床特征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样症状,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重症者可有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严重时会发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