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95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属于TNF超家族,有三种同工异构型分子。通过与死亡受体3或诱骗受体3结合,抑制VEGF与VEGFR-2的结合,G0/G期细胞生长停滞,诱导增殖期细胞凋亡,激活NF-κB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抗肿瘤作用。VEGI作为内源性血管生成负调控因子,具有重要病理生理意义与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of collagen Ⅴ (Col Ⅴ) in skin les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SSc) and its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for α1 chain of collagen type Ⅰ, Ⅲ and V [α1 (Ⅰ), α1 (Ⅲ) and α1 (Ⅴ)] in skin lesions of 36 patients with SSc (9 cases of mild fibrosis, 14 moderate, and 13 severe) were detected by using im- 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Six cases of normal skin tissues served as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diffuse distribution for three kinds of collagens in dermis. The deep staining α1 (Ⅰ) and α1 (Ⅲ) masses or bands were seen in reticular layer, while α1 (Ⅴ) was distributed more ho- mogeneously. From control to weak, moderate and severe fibrosis stages, α1 (Ⅰ), α1 (Ⅲ) and α1 (V) showed a gradually increased trend in skin lesions (P〈0.05). α1 (Ⅴ) was obviously elevated in skin lesions at early stage and persisted in whole fibrotic process and risen in greater contents, while α1 (Ⅰ) and α1 (Ⅲ) were to go higher late and were apparently elevated at moderate and late stages. Com- pared with α1 (Ⅰ), α1 (Ⅴ) took leading increase at early stage in skin lesions (P〈0.01), and had more elevated contents than α1 (Ⅲ) at moderate and late stages. The fibrotic changes in dermal reticular layer occurred earlier than those in papillary layer, and the abnormalities of α1 (Ⅴ)/α1 (I) ratio ap- peared before α1 (Ⅲ)/α1 (Ⅰ) ratio.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lot of α1 (Ⅴ) began to deposit in greater contents prior to α1 (Ⅰ) and α1 (Ⅲ) at early stage in SSc and persisted in whole fibrotic process. The changes of α1 (Ⅴ) contents in reticular layer occurred earlier than those in papillary layer, and it sug- gested that the fibrosis in reticular layer appeared earlier.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2008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糖变化,按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包括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25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Boux-en-Y吻合术19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半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Billroth 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2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半年的血糖水半与术前相比出现持续而稳定的下降,且均较Billroth Ⅰ式吻合术组下降明显(P<0.05). Billroth Ⅱ式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术后半年血糖控制有效率分别为72.00%和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Billroth Ⅰ式吻合组的27.27%.结论:Billroth Ⅱ吻合和Roux-en-Y吻合术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真空采血管于1937年问世,1943年在欧美开始流通,随着实践使用不断完善,1964年间真空采血管在日本登场,1971年在日本正式使用。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国,90年代部分医院开始使用,现今国产的真空采血管已占据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高品质的国产真空采血管逐步替代进口同类产品,有的公司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真空采血管日渐普及,使之逐渐代替了注射器采血的方式,更加规范了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的质量与速度。2004年高桥胜幸曾报道,  相似文献   
85.
●从商店买来的靠垫外罩不能拆下清洗时,不妨去买一个别致纽扣和几条满意的丝巾,将纽扣钉在靠垫正中,自己动手在丝巾四角用针线勾出“U”型扣襻,一起扣在纽扣上,让靠垫“常换常新”。 ●懒得安窗帘钩时,就去找一个夹子,再买一件称心的工艺挂件  相似文献   
86.
胃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而淋巴转移是导致患者最终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与其特异性的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能够促进淋巴管生成,并促进淋巴管转移,并且与肿瘤的淋巴管密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胃癌的淋巴管的研究正在开展,本文就胃癌淋巴管生成机制、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管密度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此项研究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7.
西医内科学病例引导式为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彤  吉利 《中医教育》2010,29(2):34-35
通过西医内科学病例引导式为主创新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一套全新的临床课教学模式,并证明它的优越性。本研究以七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将4个具有可比性的班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病例引导教学法为主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与成绩分析。结果表明病例引导式教学与传统授课方式有机结合是一种灵活多样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具有优越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本文报道了广州洲头咀口岸入境旅客携带旧衣服的污染情况。本调查连续14天共采样104件旧衣服,分别作各种细菌的检验,其中27件检出阳性,阳性率为26%。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对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心脏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0-09~2006-09经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螺旋CT检查等综合确诊的肺栓塞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7~79(5  相似文献   
90.
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常会伴随严重的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治疗可能会加重软组织损伤。目的:探讨手术前及手术中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单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术前术中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单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的2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V型12例,Ⅵ型17例;按AO分型:C1型19例,C2型10例。就诊后及早进行闭合复位跨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手术中应用外固定架辅助复位,单侧锁定接骨板作最终内固定。结果结果:29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5.1个月。切口因脂肪液化延迟愈合2例,无深部感染病例。根据膝关节Rasmusse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4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股胫角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术中应用外固定架对软组织恢复及骨折复位有明显帮助,单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要求,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