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大鼠肝移植模型在肝移植免疫学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无心跳供体可以缓解供肝的短缺.扩大供肝来源[1]:肝移植术后胆汁的获取可为研究肝移植细胞学及免疫学的指标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在大鼠动脉化肝移植热缺血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胆管外引流模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槲皮素防治动物实验性慢性肾衰的效果并初步探讨作用机理。方法:给实验大鼠饲以含腺嘌呤饲料2月造成慢性肾衰;干预组经口给予槲皮素(100mg/Kg·d×42d)治疗;按试剂盒指定方法测定SOD及LPO;测定羟脯氨酸以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肾衰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SOD显著升高(66.5u/mL±34.9u/mL或7.68Ku±2.98Ku/肾VS27.5u/mL±24.3u/mL或3.26Ku±2.63Ku),LPO亦显著增加(8.9nmol/mL±3.0nmol/mL或103.3nmol/mL±16.1nmoL/肾vs2.9nmoL/mL±1.2nmol/mL或39.2nmol/mL±17.5nmol/mL),肾组织纤维化显著减轻(平均每肾羟脯氨酸含量735.5μg±377.7μgvs1540.3μg ±358.9μg),肾组织细胞NF—κBP65丢失情况明显减轻。结论:槲皮素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肾衰具有显著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保护肾脏细胞及抗氧化作用,减轻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构建hLMO1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以人胎脑文库cDNA为模板,PCR扩增hLMO1基因cDNA全长,亚克隆至pEGFP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并转染到人上皮细胞---HEK293细胞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GFP-hLMO1在HEK293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hLMO1基因cDNA全长克隆到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中,酶切鉴定片段为471 bp.Western blot检测到了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45 kDa.pEGFR-LMO1在人HEK293细胞核与细胞质均有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hLMO1基因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LMO1蛋白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104.
赵梅英  吕颖  刘彤  何卫华 《中国药师》2009,12(5):649-65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藏族,2007年11月2日入院,同年12月18日出院,住院46d。出院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05.
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疗效显著且在临床广泛应用的调脂药物.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业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通常认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抑制胆固醇合成有关,但是,其应用于不同血脂水平患者均可显著获益不能仅用调脂作用来解释;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以外的其他作用,例如,抗炎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抗血栓形成及抗心律失常等,统称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1],可能与其间接抑制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多种异戊二烯类中间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脐带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健康足月产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传代。取传至第9代细胞接种于12孔板内,调整细胞浓度为5×1010 L-1,加入含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4、抑瘤素的DMEM培养基,诱导28 d。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肝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糖原染色结果。 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80%以上处于G0/G1期,具有良好的生长活性,可在体外稳定传代20次以上;CD29,CD90,CD105,Vimentin呈阳性表达,基本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CD34和内皮细胞标志CD31。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圆形细胞逐渐增多,形态似肝细胞;诱导1周时细胞开始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物甲胎蛋白、细胞胶蛋白18、细胞胶蛋白19;诱导3周时开始表达成熟肝细胞标志白蛋白;诱导4周时白蛋白表达增强,且诱导细胞糖原染色呈阳性。 结论:从人脐带中可成功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实现体外长期培养,并可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mR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8例肝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5例肝硬化肝组织、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中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5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40例(69.0%)发生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有27例(46.6%)发生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而在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ASC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甲基化频率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15).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直径(P=0.001)、生长方式(P=0.003)以及国际抗癌联盟第6版TNM(TNM6)分期(P=0.001)有关.以ASC基因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量为参照,5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3例出现ASC基因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有14例出现低表达或表达缺失,而在肝硬化及肝炎肝组织中ASC基因mRNA均呈正常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ASC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发生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26例出现mRNA低表达.结论: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肝细胞癌中的频发事件,可能在肝细胞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共培养对结肠癌细胞功能以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为结肠癌肝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基本实验材料.方法:体外将人肝窦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进行共培养21轮,采用Transwell法、明胶酶谱分析、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共培养后结肠癌细胞SW1116P21体外侵袭、增殖、克隆形成能力;采用皮下成瘤实验以及实验性肝转移实验检测SW1116P21皮下成瘤以及肝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相关分子的改变.结果:共培养后的结肠癌细胞SW1116P21的细胞间界限明显.侵袭检测发现,SW1116P21细胞的侵袭能力较SW1116亲本细胞提高了2倍;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发现,SW1116P21分泌MMP-2/9的能力显著高于亲本细胞.皮下成瘤实验发现,SW1116P21皮下成瘤能力显著增强.实验性肝转移发现,SW1116P21肝转移能力显著高于SW111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W1116P21细胞表达E-cadherin显著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结论:结肠癌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可促进瘤细胞侵袭、增殖、克隆形成以及体内细胞生长,更易发生肝转移,这种影响是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后结肠癌细胞发生EMT有关.  相似文献   
109.
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版)明确规定"热解吸直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为仲裁方法,但对方法的性能指标并未做出说明.因此,笔者采用热解吸直接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进行测定并对该方法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并以该方法对国家认可委能力验证考核样品(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提升医院儿科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分析医院儿科药房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结果医院全面落实用药交代,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普及用药知识,开展药物治疗监测及药物基因检测等,实现了个体化精准用药;增加处方前置审核,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为患儿安全用药保驾护航。结论建议医院应加强对儿科药学服务的重视,建立更完善的儿科药学服务体系;药师应明确自身定位,发扬优势,弥补劣势,积极探索多元的药学服务模式,以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