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观察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骨髓巨核细胞形态与造血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采用巨核细胞CD41α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染色观察骨髓涂片中小巨核细胞的计数与分类,采用血浆凝块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及用免疫酶标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检测,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和爆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MK)。结果表明:16例MDS患儿骨髓CFU—MK集落形成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90%可信区间比较有62.5%的患儿CFU—MK降低,25%增高,12.5%正常;BFU—MK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中15例患儿骨髓涂片CD41μ阳性小巨核细胞总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小巨核细胞总数及Ⅰ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MDS骨髓中可能存在两种克隆的巨核细胞,一类为病态的、可能具有潜在恶性的幼稚小巨核细胞,一类是具有正常造血功能的巨核细胞;MDS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病态巨核细胞的增多导致正常巨核细胞生长发育成熟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多元logistic回归的共线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共线性诊断的评价指标。方法 通过对logistic模型求解算法的分析,把线性回归中的共线诊断工具推广至非线性,详细介绍了评价过程、诊断标准及解决途径。最后应用到儿童奶瓶龋影响因素分析的实例中加以验证。结果 获得了logistic回归模型中关于共线性的重要信息。勇于列对详细过程进行了解答。结论 诊断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到共线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备择方法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作用;观察破骨样细胞的生长过程。方法:本实验以含有1α,25(OH)2D3和地塞米松的培养基将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单独或直接共培养,每3d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数量及牙本质磨片的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分别进行记录、计算。结果:不同时间段间的TRAP阳性单个核细胞与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组间的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加了共培养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量、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然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组与单个核细胞组之间的吸收陷窝数目与吸收陷窝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末梢血单个核细胞需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多核的破骨样细胞。同时,在共培养中,可以发现破骨样细胞在体外存活的时间短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8年1月我们医院接收的3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全部病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全面护理防治和普通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相关症状产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而且研究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室护理,不仅能够明显减少术后相关症状的产生,还能够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引起跟腱损伤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多。引起跟腱损伤的常见药物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依诺沙星、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其机制可能与该类药物使腱细胞破坏、局部缺镁及组织坏死有关。跟腱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跟腱疼痛和炎症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跟腱断裂。据报道跟腱损伤的平均发病时间为用药后6 d,平均恢复时间为停药后14 d。引起跟腱损伤的常见危险因素有糖皮质激素联用、肾功能不全、高龄、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利尿剂、周围血管病、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及过度运动。患者一旦发生相应症状应立即停药和停止活动,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肿胀和疼痛。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跟腱损伤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避免滥用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危险因素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16.
用多元回归分析小儿手术麻醉期间潮气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确定小儿手术麻醉期间机械通气时潮气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AS软件对资料进行残养差分析,共线诊断并利用原点迫近回归实现龄回归分析。结果 在残差图上,学生化残差大致落在│r│≤2的水平带状区域内且无任何趋势。一般回归分析的标准误大多大于1.5;身高和体重的方差构成比分别为90.87%和51.39%,均超过了50%;在龄迹图2中,当K=0.3时,龄迹大体稳定,据此所拟合的龄回归方程的所有回归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暂时闭塞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THVO)治疗原发性肝癌时5-FU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探讨肝TACE-THVO的适应证.方法2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THVO术.其中巨块型肝癌5例,结节型肝癌10例,弥漫型肝癌5例.肿瘤局限于肝右叶15例,跨叶或弥漫生长5例,肝动-静脉瘘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右静脉、肝静脉人下腔静脉口处、外周静脉5-FU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肝右静脉血浆5-FU平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它两个部位的血药浓度,且持续时间长.肿瘤局限于肝右叶者肝右静脉药物高浓度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5 min,肿瘤跨叶或弥漫生长者为7min.肝癌不伴肝动-静脉瘘者平均持续时间为14min,有动-静脉瘘者为5min.结论肝TACE-THVO术能明显提高肿瘤局部5-FU的血药浓度,延长5-FU的作用时间,增强其抗肿瘤疗效.它的最佳适应症是局限于一叶的肝肿瘤.  相似文献   
18.
OCT包埋剂对冰冻切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的冰冻切片中常用包埋剂(OCT)对组织进行包埋后冷冻〔1~3〕,但对OCT的实际应用价值及范围,有何优点及缺点,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在实践中对OCT应用情况作一比较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OCT系美国产品。1.2组织取病人甲状腺、胃、肠、乳腺、...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碘油栓塞治疗后磁共振成像(MRI)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影像一病理对照,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判断原发性肝癌(HCC)碘油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坏死和残存的准确性。方法:23例TACE后行Ⅱ期手术切除的HCC患者,手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包括SE序列和FMP-SPGR多回合动态增强扫描。手术后沿MRI扫描平面作5~10mm层厚肿瘤连续切面和HE染色病理大切片。结果:23例患者MRI共显示31个病灶,采用动态增强和T2W1相结合,MRI准确判断28个病灶的肿瘤坏死和残存,准确率为90.3%。2个纤维间隔包裹和1个包膜下少量肿瘤残存未能显示。结论:动态增强和T2W1相结合,MRI能准确评价碘油栓塞后肿瘤坏死和残存,但对于纤维间隔包裹或增强早期无强化的包膜下少量肿瘤残存的判断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细胞癌眼眶转移罕见,本文作者报告1例有肝癌病史2 年,行多次肝 TACE治疗后发生眼眶转移病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 岁。既往有原发性肝细胞癌病史2年,曾先后在本科行肝动脉化疗和碘油栓塞治疗(肝 TACE)。每次用药方案为:5 FU 1000 mg,CDDP 60~80 mg,MMC 20 mg 或 THP 60 gm+38%超液化碘油5~15 ml等进行栓塞治疗,肝内肿瘤逐渐增大。2001年10月因进行性左眼突出伴视力下降2周而在本科门诊就诊。查体:左眼突出较明显,未触及肿块。MRI提示左侧眼眶外侧壁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径约4 cm。SE序列 T1WI为等信号,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