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别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并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的患儿515例为感染组,另100例非呼吸道感染者做对照组,分别应用被动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做冷凝集实验,PCR法、培养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结果 515例呼吸道感染组中,MP阳性111例(21.6%),对照组MP阳性6例(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道感染组的515例患儿分别用被动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冷凝集实验、PCR法、培养法检测血清或咽拭子,阳性率分别为102例(19.8%)、95例(18.4%)、40例(7.8%)、108例(21.0%)、35例(6.8%)。PCR法与被动颗粒凝集法、ELIS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法与培养法、冷凝集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种检测MP的方法各有利弊,而PCR法检测咽拭子与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联合能提高检出率,给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2.
Ang-1/Tie2系统与病理性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生成素1(Ang-1)是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后,人们发现的又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家族包括Ang-l、Ang-2、Ang-3、Ang-4四种分子。其共同的特异性受体为Tie-2。目前对Ang-1/Tie2系统参与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血管成熟、抑制血管渗漏及炎症的作用研究相对深入,在创伤后修复、缺血后再通、肿瘤、糖尿病并发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等多种病理性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13.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在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及ELISA法检测门诊及住院696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6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1:40)阴性501例,(1:80)阳性141例,(1:160)阳性39例,(≥1:320)阳性15例;阳性共195例,总阳性率为28.0%( 195/696).结论 被动凝集法试验结果为(1:160)~(≥1:320)高效价滴度时,可为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314.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的损伤及姜黄素对此的保护作用.方法 RF/6A为3组培养(n=6):对照组(DMEM完全培养基+10%胎牛血清),高浓度葡萄糖组(DMEM完全培养基+10%胎牛血清+30 mmol/L葡萄糖),姜黄素-葡萄糖组(DMEM培养基+10%胎牛血清+30 mmol/L葡萄糖+30 μmol/L姜黄素).以噻唑蓝(MTT)法检测分组培养1、3、5 d后各组细胞活力的变化,检测培养5 d后各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组RF/6A活力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组RF/6A活性降低明显(P<0.01).姜黄素-葡萄糖组RF/6A活力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氧化应激水平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分组培养5 d后,高浓度葡萄糖组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降低(P<0.01).姜黄素-葡萄糖组MDA含量及SOD活力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RF/6A氧化应激水平,防止高浓度葡萄糖对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