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评价改良Nissen手术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6月至2013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2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13(35~8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确诊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均行改良Nissen手术,即胃底上提至贲门口上方2~3 cm,包绕双层缝合固定食管180°,并置于膈肌下方。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在平卧头低位下行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并长期随访,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前存在的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和胃酸反流,术后均明显改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11)d。52例患者术后2周内复查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无胃食管反流。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10年。除1例术后半年并发食管狭窄外,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症状消失,营养及发育好转。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改良Nissen手术是治疗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有效方法,加强食管下段高压区,折叠胃及贲门口置于膈肌下方,不仅能使胃还纳腹腔,同时还有抗反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2.
环丙氟哌酸等4种抗菌药在家兔组织和血清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环丙氟哌酸、头孢拉定、特美汀、庆大霉素在家兔骨、软骨、滑膜、韧带、肌肉和血清中的渗透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预防和治疗术中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新西兰成年家兔48只,按用药种类分4组,分别于耳静脉推注(1)环丙氟哌酸200 mg/60 kg;(2)头孢拉定2.0 g/60 kg;(3)特美汀3.2 g/60 kg;(4)庆大霉素8万u/60 k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以骨组织为例,4种药物的抗菌浓度排列按以下顺序递减:头孢拉定、庆大霉素、环丙氟哌酸、特美汀。结论:抗菌药物用于各部位感染治疗时,应将药物的组织渗透性、药物浓度、抗菌活性和耐药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头孢拉定、环丙氟哌酸的组织浓度远远大于血清浓度,且抗菌谱广,耐药菌株少,对敏感菌引起的骨及关节组织感染,宜首先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0例术前均误诊,术中探查而明确诊断;术中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中探查发现下胸腔粘连闭锁、隔离肺组织粉红色(无黑斑)、下肺韧带处触及异常搏动血管,是正确诊断和治疗肺隔离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4.
CD31与CD34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CD34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血管密度(MVD)中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Weidner计数标准检测CD31和CD34在57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31和CD34显示的MVD结果分别为(29.7±12.1)条和(38.2±12.7)条,范围分别是10~61条和19~76条,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相关性良好(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VD计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用ElivisionTM plus法,CD34染色效果优于CD31,更适合于临床应用;CD34和CD31 MVD计数显示其结果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用一种新的灌注脱细胞方案对离体SD大鼠心脏进行脱细胞处理,对其脱细胞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估。方法 取12只2月龄同窝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脱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将各组大鼠麻醉并行全身肝素化后取出心脏。取脱细胞组心脏称取重量,然后将灌注针逆行插入升主动脉,连接好灌注装置进行脱细胞,观察脱细胞过程中心脏外观的变化,结束后称取脱细胞后的质量。在各心脏左心耳、右心耳、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的同一部位取少量组织测定dsDNA含量,余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后采集图像分析。结果 脱细胞过程中,心脏颜色逐渐变得淡红,再变得相对透明,最后变成乳白色,肉眼可见冠脉血管结构保存完好。脱细胞组脱细胞前后心脏质量分别为(1.27±0.03)g、(0.49±0.0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64,P<0.001)。2组心脏各处测得的dsDN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脱细胞组各处测得的dsDNA含量均显著低于50 ng/mg。对照组心脏HE染色切片及Masson染色切片均可见典型的心肌组织切片图像。而脱细胞组HE染色切片及Masson...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Nuss手术矫治小儿漏斗胸的效果、并发症和临床经验。方法:对21例漏斗胸患儿采用Nuss手术矫治。21例均在双侧胸壁做小切口,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将塑形矫形钢板由右胸壁经胸骨后穿至左胸壁,翻转矫形板,将胸骨抬起矫正胸骨凹陷,矫形钢板单侧用固定片固定于肋骨。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30~50 m in,术中平均出血量≤ 10 m l。术后平均住院6.2天;4例发生少量气胸。矫形效果17例为优,4例为良。随访1~20个月,均无不适。结论:非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微创治疗漏斗胸,创伤小,近期矫形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手术方法,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KAI1基因表达下调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兔抗人多克隆抗体KAI1和兔抗人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染色,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KA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和8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为15.73±0.7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8.31±0.3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LVD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其相对危险度(OR)为2.065,95%可信区间(1.202,3.547);而KAI1表达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375),95%可信区间为(0.003,8.714)。NSCLC患者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下调和肿瘤间质中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下调与淋巴管生成对NSCLC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但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68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Kiss-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表达结果与NSCLC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82.4%和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39.4%和91.4%;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的NSCLC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82.5%和42.9%;Ⅰ+Ⅱ期和Ⅲa期NSCLC组织中Kiss-1阳性率分别为81.8%和37.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淋巴结转移、分化差和病理分期晚的NSCLC中Kiss-1表达下调或缺失,有望为NSCLC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的效果。方法:对392例食管癌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0.5%),均经营养支持,充分引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7例(1.7%),经食管扩张或支架好转。结论: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效果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20.
李伟  刘学刚 《海南医学》2016,(8):1289-1291
慢性缺氧型心脏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包括紫绀型先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型心脏病及高原型心脏病.慢性缺氧是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应激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促进心肌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本文就心肌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供基础及临床参阅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