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62.
目的 研究天麻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给Balb/c小鼠接种柯萨奇B3病毒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感染病毒72 h后将仔活小鼠分为模型组、天麻组、氯沙坦组,并以未感染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大麻组、氯沙坦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7 d后,4组小鼠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未见到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心肌细胞大量凋亡,凋亡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天麻组和氯沙坦组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天麻组和氯沙坦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天麻能够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凋亡,通过caspase-3通路的调节,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弹簧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对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肺穿刺活检 ,是诊断肺占位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用弹簧切割针对 39例肺占位病变患者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 ,取得很好的诊断效果。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8- 0 9~ 1999- 12门诊及住院检查患者 39例 ,男 2 6例 ,女 13例 ,年龄 34~ 68岁 ,平均 (4 6 7± 6 7)岁 ,其中 4例仅有细胞学诊断 ,35例为经CT、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细胞学检查仍不能确诊者。中央型病变 2例 ,周围型病变 37例。盲穿肺活检 13例 ,B超引导下穿刺肺活检 2 6例。所用弹簧切割针由意大利生产 ,型号为 18/15。1 2 方法  (1)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  相似文献   
64.
胸腔镜术在内科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目的 探索内科医师掌握胸腔镜术对胸膜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实用性及可行性。方法 用纤维支气管及硬质胸腔镜对345例胸膜病在局麻下行开放式胸腔镜术,与传统内科诊治方法比较,通过术中监护,观察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1)病因诊断率:胸腔积液245例确定病因227例(92.7%),气胸92例确定病因69例(75.0%),胸膜肿块8例,均获得组织学诊断。(2)疗效:恶性胸腔积液102例,按期胸腔积液消失80例(78.4%),92例气胸治愈75例(81.5%),28例脓胸治愈26例(92.9%)。(3)安全性:98例术中监护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脉搏均无重要临床意义改变。345例15例(4.3%)术中有一过性胸闷,24例(7.0%)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胸腔镜能窥视整个胸膜腔,在直视下活检是疑难胸膜疾病病因诊断的最佳方法。(2)难治性胸腔积液、常规治疗失败或复发性气胸、不宜手术者行胸腔镜介入治疗是有效而实用的方法。(3)局麻下行胸腔镜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费用少,内科医师均可掌握,是较实用的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65.
哮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20年来,儿童和成人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约以每10年20%~50%的比率增长.认识和控制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是控制和治疗哮喘的重要环节.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宿主因素是指易感个体或保护机体并防止哮喘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个体特应性、气道高反应性和性别等.环境因素是指影响易感个体,加速哮喘恶化和/或导致持续出现哮喘症状的因素.包括变应原、职业性致敏物质、烟草、空气污染、呼吸道 (病毒) 感染、饮食、社会经济状况和家系大小等.  相似文献   
66.
肥胖与哮喘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20年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哮喘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与此同时,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增长,美国1999-2002年调查数据显示,年龄>20岁的成人约65%超重或肥胖,肥胖的发生率从1980年的15%增加到了2002年的30%[1].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胃镜在术中实施造瘘。结果:本组7例PEG全部成功,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疗效。结论:PEG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易行、价廉的胃肠道给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气急、呼吸困难是呼吸疾病的主要症状,在呼吸门诊的就医患者中以气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占有较大的就医量,加深对其认识,明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侧卧位肺功能在内科胸腔镜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局麻下开放性胸腔镜术。监测15例接受开放式胸腔镜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呼吸、血压、心率、ECG、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气指标(pH值、PaO2、SaO2、PaCO2)皆无明显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侧卧位肺功能低于术前坐位、术前侧卧位肺功能,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相应指标均有高度相关性(校正R2〉0.90,P〈0.05);术前侧卧位肺活量(VC)与术中肺活量(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高度相关。10例患者术中发生一过性ECG变化(S—T段较术前升高或降低≥0.1mV和/或出现室性早搏≥5次/min),与术中VC〈1.0L、FEV1〈0.5L高度相关(P〈0.05)。结论:开放式胸腔镜术是相对安全的,大多患者可以耐受。术前侧卧位肺功能指标与术中侧卧位肺功能高度相关,完全可以通过术前侧卧位肺功能检查来评估和预测患者术中的肺功能。术中VC〈1.0L、FEV1〈0.5L,心脏并发症可能性增加。内科胸腔镜术前应行侧卧位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术中肺功能。  相似文献   
70.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我院医务人员在北京酒仙桥医院收治的4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40例均为4月6日~5月12日收治的发热患者,根据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SARS。 (1)一般情况:40例中男23例,女17例,男∶女为1.35∶1,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8±15)岁。职业:医务人员7人(17.5%),学生及教师6人(15.0%),服务人员4人(10.0%),工人6人(15.0%),其他17人(占4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