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获得正常健康人群肺部听诊结果分布情况。方法用专用肺部听诊设备对1896名健康成人行肺部听诊并录音,由呼吸专业医师根据录音判断肺部听诊情况。肺部听诊采集录取肺部喉部、左上、右上、左中、右中、左下、右下、左后、右后9个部位肺音。统计分析各部位啰音分布百分比。结果符合入选条件者1450人,9个听诊部位全部正常者1014人(69.9%),至少有1个部位听诊有啰音者436人(30.06%),至少有2个部位有啰音者190人(13.10%),至少有3个部位有啰音者81人(占5.58%);出现干啰音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左上(13.4%)、左中和左后(1.4%)、喉部和右上和左下(1.2%)、右下(1.0%)、右后(0.9%);湿啰音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右下(6.6%)、左后(5.9%)、右中(5.8%)、左下(5.1%)、右后(2.8%)、喉部(2.1%)、右上(1.9%)、左上(0.8%);左中、右下和左后同时具有干啰音和湿啰音各2例(0.1%)。各听诊部位间听诊啰音分布及听诊部位间啰音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成人肺部啰音并非少见,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特应质与支气管哮喘遗传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应质与支气管哮喘皆与变态反应有关,三者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学标志。哮喘是一种由免疫机制参与的气道炎症过程,与患者特应质有密切关联。研究特应质与哮喘的遗传学标志,从基因水平将其区分开来对二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遗传学角度看,两者皆为多基因参与的易感性,是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两种个体状态。环境因素决定了特应质与哮喘易感者的表现型。本文综述了近年特应质与哮喘遗传学研究进展,探讨了特应质与哮喘在遗传学方面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我院收治运动神经元病256例中,32例中、晚期患者受累肢体远端并发凹陷性水肿,并以同龄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甲襞微循环,观察指标及方法根据1987年全军微循环专业组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希舒美)、头孢克洛(希刻劳)、阿莫西林(强力阿莫仙)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所产生的成本-效果关系。方法:抽取门诊患儿106例分为三组:希刻劳组37例,希舒美组29例,强力阿莫仙组40例,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儿童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强力阿莫仙组、希刻劳组、希舒美组有效率分别为82.50%、91.89%和89.65%,统计学分析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27、0.37和1.1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希舒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更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四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SABC染色法对30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了4种肿瘤标志物p53、p21^CIP1、CEA和C-erB-2的检测。结果 30例胃癌p53、p21^CIP1、CEA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53.3%、80%和33.3%。结论 单一肿瘤标志物,除CEA外其他3种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低;联合应用4种瘤标志物可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中国发生了一次全国性的重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或SARS。这次传染性疾病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以至到现在人们对“非典”还有恐惧心理。本文是利用当时记录的资料,分析“非典”疫情的增长模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非典”传染规律。使我们在以后遇到类似传染病。做到心里有数。 相似文献
19.
特应质与支气管哮喘遗传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质与支气管哮喘皆与变态反应有关 ,三者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学标志。哮喘是一种由免疫机制参与的气道炎症过程 ,与患者特应质有密切关联。研究特应质与哮喘的遗传学标志 ,从基因水平将其区分开来对二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遗传学角度看 ,两者皆为多基因参与的易感性 ,是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两种个体状态。环境因素决定了特应质与哮喘易感者的表现型。本文综述了近年特应质与哮喘遗传学研究进展 ,探讨了特应质与哮喘在遗传学方面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