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以空肠弯曲菌(CJ)细胞扩张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CDT)cdtA、cdtB及cdtC为目的基因,构建CJ-cdtA、cdtB及cdt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cdtA,pcDNA3.1(+)-cdtB,pcDNA3.1(+)-cdtC,为CJ核酸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用Primer5.0软件分析GenBank中空肠弯曲菌细胞扩张毒素cdtA、cdtB及cdtC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相应特异性引物,引入EcoRI、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PCR扩增cdtA、cdtB及cdtC目的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多克隆酶切位点中,构建重组体pcDNA3.1(+)-cdtA、pcDNA3.1(+)-cdtB及pcDNA3.1(+)-cdtC;通过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筛选阳性重组体。结果扩增出特异的cdtA、cdtB及cdtC基因片段,大小约为807bp、798bp、570bp;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CJ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cdtA、pcDNA3.1(+)-cdtB及pcDNA3.1(+)-cdtC。结论 PCR扩增得到了大小约为807bp、798bp、570bp的CJ-cdtA、cdtB及cdtC目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pcDNA3.1(+)-cdtA、cdtB及cdtC真核表达重组载体。  相似文献   
62.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躯干、头面部散在黄豆粒至鸽卵大结节2个月,于2009年3月来我科就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黄豆粒大隆起的结节,呈淡红色,界限清楚,质软,无痛、痒,本人未在意。结节逐渐增多、增大,大者如鸽卵大,很快波及头面部及背部。发病以来无发热、恶心、呕吐,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3.
64.
鹅绒藤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近年来鹅绒藤属植物中所含的C21甾体苷、萜类等化学成分,及其在抗肿瘤,免疫功能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52岁。因左鼻流脓涕、眼眶压痛2年,于2002年5月19日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左侧鼻腔通气差,黏膜充血,左中、下鼻甲肥大,中鼻道脓性分泌物,鼻中隔右偏,右侧鼻腔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未见异常。CT示左筛窦、上颌窦、额窦炎。3个月前眼科检查及眼底检查无明显异常,诊为:鼻窦炎(左1型2期)。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测定3株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相关宅肠弯曲菌的gale基因序列,并同GenBank中的空肠弯曲菌菌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了解致GBS的序列特征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选取分离自GBS患者粪便并经动物模型证实为致GBS的3株AMAN型空肠弯曲菌菌株进行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将基因测序结果通过与NCTC11168菌株进行对照比较寻找galE基因突变位点并对gaZE基因片段进行遗传距离计算.结果 3株致GBS空肠弯曲菌菌株的galE基因均由987个碱基构成.与NCTC11168的galE基因序列相比,此3株空肠弯曲菌菌株gale基因核苷酸序列有4个相同碱基突变并导致了4个对应的相同氨基酸突变.遗传距离计算,zhanxing株与qiaoyuntao株距离为1.5%,zhanxing株与lulei株距离为1.6%,qiaoyuntao株与lulei株距离为0.5%.结论 GBS相关空肠弯曲菌中gal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确存在相同变异且发生变异概率较非GBS相关空肠弯曲菌明显增大,遗传距离反映了此3株致GBS的空肠弯曲菌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非那甾胺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浆板法测定非那甾胺片的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浓度,色谱柱为Lichrosher5-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8:42),流速1.5ml/min,在波长220nm处测定。结果:该片剂溶出快,20min溶出达90%以上,其溶出参数为:Td=3.85min,T50=1.94min,m=0.5342。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准确可靠,该片剂的溶出度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68.
阿莫西林胃滞留片人体内γ—闪烁扫描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空腹与馏腹状态下自制阿莫西林胃滞留片在人体内的滞留,工与市售胶囊进行比较,采用γ-闪烁扫描示踪的方法进行研究,受试者空腹与饱腹服用自制片的胃滞留时间均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服药后5h时胃中仍能检测到一定的放射性,饱腹者比空腹者胃中的放射性强度更强。自制胃滞留片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达到了缓释、长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那甾胺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采用Lichrospher-5μm-C18色谱柱,乙腈-2.5mmol/L磷酸(11)为流动相,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54%.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翼突入路处理翼突周围颅底病变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收治的10例内镜下经鼻-翼突入路治疗颅底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胆脂瘤1例。结果8例患者完整切除肿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术中鼻腔内肿瘤切除,颅内肿瘤残留,术后辅助化疗,肿瘤控制;1例神经鞘瘤术中瘤体出血,肿瘤残余。术后1例胆脂瘤患者出现术侧眼干、面部感觉减退,4个月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41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翼突入路是处理翼突周围颅底病变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