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548篇 |
免费 | 4116篇 |
国内免费 | 27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80篇 |
儿科学 | 991篇 |
妇产科学 | 510篇 |
基础医学 | 3648篇 |
口腔科学 | 1027篇 |
临床医学 | 10833篇 |
内科学 | 6095篇 |
皮肤病学 | 922篇 |
神经病学 | 2058篇 |
特种医学 | 306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5423篇 |
综合类 | 21814篇 |
预防医学 | 8917篇 |
眼科学 | 759篇 |
药学 | 8921篇 |
148篇 | |
中国医学 | 9080篇 |
肿瘤学 | 25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9篇 |
2023年 | 1816篇 |
2022年 | 2126篇 |
2021年 | 2683篇 |
2020年 | 1802篇 |
2019年 | 1927篇 |
2018年 | 1817篇 |
2017年 | 1216篇 |
2016年 | 1461篇 |
2015年 | 1600篇 |
2014年 | 3813篇 |
2013年 | 3385篇 |
2012年 | 4028篇 |
2011年 | 4328篇 |
2010年 | 4121篇 |
2009年 | 4156篇 |
2008年 | 4110篇 |
2007年 | 3927篇 |
2006年 | 3674篇 |
2005年 | 3601篇 |
2004年 | 3297篇 |
2003年 | 3068篇 |
2002年 | 2706篇 |
2001年 | 2648篇 |
2000年 | 2474篇 |
1999年 | 2085篇 |
1998年 | 1720篇 |
1997年 | 1595篇 |
1996年 | 1481篇 |
1995年 | 1415篇 |
1994年 | 1269篇 |
1993年 | 911篇 |
1992年 | 830篇 |
1991年 | 743篇 |
1990年 | 709篇 |
1989年 | 620篇 |
1988年 | 583篇 |
1987年 | 502篇 |
1986年 | 485篇 |
1985年 | 425篇 |
1984年 | 324篇 |
1983年 | 327篇 |
1982年 | 257篇 |
1981年 | 250篇 |
1980年 | 162篇 |
1979年 | 100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44篇 |
1975年 | 41篇 |
1959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问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5例行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常规三切口组相比,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85.1±32.8)ml比(215.5±60.6)ml],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2.7±3.5)d比(16.9±4.5)d],术后肺炎[4.1%(4/98)比12.4%(13/105)]、肺不张[3.1%(3/98)比10.5%(11/105)]、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3.1%(3/98)比10.5%(11/105)]、急性呼吸窘迫[1.0%(1/98)比7.6%(8/105)]及心律失常[4.1%(4/98)比12.4%(13/105)]等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二次开腹、二次开胸、声带麻痹、肾功能衰竭、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病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SP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81%(42/2 316),所有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33例(78.57%)。42例患者中30例行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6例行药物治疗+清宫术,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化疗+清宫术,2例行经腹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1例引产排胎过程中出现DIC切除子宫。结论 CSP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是诊断CSP最为直接、准确、简便的手段。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能明确孕囊着床部位,彻底清除妊娠病灶,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避免子宫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CSP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4月应用SILS及改制的普通硬膜外穿刺针完成176例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手术。取脐部纵切口,直视下置入3 mm或5 mm腹腔镜,用改制的16号硬膜外穿刺针带4号丝线经皮沿内侧腹膜下潜行穿入,依次越过腹壁下动静脉、输精管、髂外血管和精索,越过精索后刺破腹膜进入腹腔,更换有凹槽的穿刺针沿外侧腹膜下穿入,到达结扎线处进入腹腔,将结扎线带出体表,体外收紧结扎,悬吊于腹壁,完成手术。结果 176例SILS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58例,均同期处理。手术时间7~50 min,平均16 min。所有患儿术后3 d出院。176例随访12个月,1例同侧复发,1例同侧并发直疝(手术证实),55例鞘膜积液无复发。结论 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4.
单睑常见于亚洲人,其病理解剖基础为提上睑肌不能与上睑皮肤形成有效粘连.表现为皮肤较厚、眼轮匝肌肥厚、提上睑肌力不足、眼睑臃肿、运动呆板等,影响美观[1].上述问题采用重睑成形术修复,即使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和眶隔脂肪,有些患者仍然存在内眦赘皮,并且外眦部的重睑线松弛下移,影响重睑形态.自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对266例患者通过充分松解或切除眼轮匝肌内、外眦异常附着点和眶隔筋膜组织,增强上睑提肌上提的力量,减轻眼轮匝肌对重睑皱襞的压制效应,改善了内、外眦部的重睑弧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流量及再循环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型号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为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56例使用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留置导管不同分为Perm-cath组(P组)30例,Tal Palindrome TM组(T组)26例,利用Transonic HD02血液透析监护仪进行实际血流量监测。测定正接和反接状态下,泵设流量分别为150、200、250、300、350mL/min时的再循环率。结果无论正接还是反接,两组实际流量均能达到泵设流量的要求;不同泵设流量时正接和反接实际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接时泵设流量150~350mL/min,两组几乎没有再循环。反接时,不同泵设流量组内再循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不同泵设流量下,P组再循环率显著高于T组(均P<0.01)。结论两种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血流量能满足泵设流量需求,正接时都没有再循环;反接时Tal Palindrome TM型再循环率比Permcath型低,两种导管再循环率不随泵设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反接导管,必须反接时,可相应提高血流量,以保证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在战争、突发事故与灾害现场,由于交通破坏、后送延迟、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常规静脉液体复苏难以实施或延迟实施,致使90%的休克伤员在被送往有条件实施常规抗休克治疗地点之前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22例(38椎)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骨水泥推注量;术前、术后3 d、术后1、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穿刺全部成功。T1~T4、T5~T9和T10~T12骨水泥推注量分别为1.7~2.2 mL、2.3~2.8 mL、2.9~4.3 mL。术后 3 d,术后 1、12 个月 VAS 分别为(2.2 ± 2.1)、(2.1 ± 2.0)、(2.5 ± 3.1)分,较术前的(7.6 ± 2.4)分明显下降(P 〈0.01)。术后CT及X线检查显示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和Y染色体微缺失对生精障碍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挑选的100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5×106/ml,组1),100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10~20)×106/ml,组2],100例特发性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组3),100例特发性轻度少精子症患者(组4)和30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组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选取无精子因子(AZF)a、b和c区9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结果:组1中有19例患者存在AZF微缺失(19%);组3中有11例患者存在AZF微缺失(11%),其余各组均未发现AZF微缺失;组1比组3有较高的缺失率。结论: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生精障碍患者前应先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