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487篇 |
免费 | 4117篇 |
国内免费 | 27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81篇 |
儿科学 | 990篇 |
妇产科学 | 501篇 |
基础医学 | 3632篇 |
口腔科学 | 1004篇 |
临床医学 | 10921篇 |
内科学 | 6049篇 |
皮肤病学 | 934篇 |
神经病学 | 2051篇 |
特种医学 | 301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5394篇 |
综合类 | 21816篇 |
预防医学 | 9034篇 |
眼科学 | 759篇 |
药学 | 8878篇 |
140篇 | |
中国医学 | 9096篇 |
肿瘤学 | 24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9篇 |
2023年 | 1877篇 |
2022年 | 2173篇 |
2021年 | 2728篇 |
2020年 | 1846篇 |
2019年 | 1966篇 |
2018年 | 1847篇 |
2017年 | 1234篇 |
2016年 | 1488篇 |
2015年 | 1626篇 |
2014年 | 3859篇 |
2013年 | 3411篇 |
2012年 | 4056篇 |
2011年 | 4357篇 |
2010年 | 4155篇 |
2009年 | 4168篇 |
2008年 | 4124篇 |
2007年 | 3920篇 |
2006年 | 3657篇 |
2005年 | 3601篇 |
2004年 | 3295篇 |
2003年 | 3071篇 |
2002年 | 2708篇 |
2001年 | 2564篇 |
2000年 | 2309篇 |
1999年 | 1890篇 |
1998年 | 1696篇 |
1997年 | 1585篇 |
1996年 | 1479篇 |
1995年 | 1404篇 |
1994年 | 1271篇 |
1993年 | 911篇 |
1992年 | 837篇 |
1991年 | 743篇 |
1990年 | 710篇 |
1989年 | 620篇 |
1988年 | 584篇 |
1987年 | 499篇 |
1986年 | 483篇 |
1985年 | 421篇 |
1984年 | 321篇 |
1983年 | 322篇 |
1982年 | 252篇 |
1981年 | 248篇 |
1980年 | 155篇 |
1979年 | 95篇 |
1978年 | 35篇 |
1977年 | 44篇 |
1965年 | 27篇 |
1959年 | 3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单睑常见于亚洲人,其病理解剖基础为提上睑肌不能与上睑皮肤形成有效粘连.表现为皮肤较厚、眼轮匝肌肥厚、提上睑肌力不足、眼睑臃肿、运动呆板等,影响美观[1].上述问题采用重睑成形术修复,即使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和眶隔脂肪,有些患者仍然存在内眦赘皮,并且外眦部的重睑线松弛下移,影响重睑形态.自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对266例患者通过充分松解或切除眼轮匝肌内、外眦异常附着点和眶隔筋膜组织,增强上睑提肌上提的力量,减轻眼轮匝肌对重睑皱襞的压制效应,改善了内、外眦部的重睑弧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流量及再循环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型号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为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56例使用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留置导管不同分为Perm-cath组(P组)30例,Tal Palindrome TM组(T组)26例,利用Transonic HD02血液透析监护仪进行实际血流量监测。测定正接和反接状态下,泵设流量分别为150、200、250、300、350mL/min时的再循环率。结果无论正接还是反接,两组实际流量均能达到泵设流量的要求;不同泵设流量时正接和反接实际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接时泵设流量150~350mL/min,两组几乎没有再循环。反接时,不同泵设流量组内再循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不同泵设流量下,P组再循环率显著高于T组(均P<0.01)。结论两种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血流量能满足泵设流量需求,正接时都没有再循环;反接时Tal Palindrome TM型再循环率比Permcath型低,两种导管再循环率不随泵设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反接导管,必须反接时,可相应提高血流量,以保证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在战争、突发事故与灾害现场,由于交通破坏、后送延迟、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常规静脉液体复苏难以实施或延迟实施,致使90%的休克伤员在被送往有条件实施常规抗休克治疗地点之前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22例(38椎)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骨水泥推注量;术前、术后3 d、术后1、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穿刺全部成功。T1~T4、T5~T9和T10~T12骨水泥推注量分别为1.7~2.2 mL、2.3~2.8 mL、2.9~4.3 mL。术后 3 d,术后 1、12 个月 VAS 分别为(2.2 ± 2.1)、(2.1 ± 2.0)、(2.5 ± 3.1)分,较术前的(7.6 ± 2.4)分明显下降(P 〈0.01)。术后CT及X线检查显示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和Y染色体微缺失对生精障碍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挑选的100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5×106/ml,组1),100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10~20)×106/ml,组2],100例特发性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组3),100例特发性轻度少精子症患者(组4)和30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组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选取无精子因子(AZF)a、b和c区9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结果:组1中有19例患者存在AZF微缺失(19%);组3中有11例患者存在AZF微缺失(11%),其余各组均未发现AZF微缺失;组1比组3有较高的缺失率。结论: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生精障碍患者前应先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漏斗胸患者心功能和心脏形态,探讨前胸壁凹陷畸形对心脏影响及微创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创外科矫治102例成人漏斗胸患者。男84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23.4岁。初次手术95例,二次手术7例。漏斗胸分型:Ⅰ型59例,Ⅱ型43例。漏斗胸指数(hallerindex,HI)为4.59±1.51。42例出现临床症状,19例出现心脏体征。术前胸部CT检查示,患者心脏均受压,心脏移位7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68.9%±6.2%。结果患者矫治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10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体征均消失。术后12个月HI为2.70±0.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0)。参照Nuss等的方法评定胸廓形状,获优99例,良3例。术后12个月胸部CT检查示101例完全解除心脏压迫,1例心脏仍轻度受压;心脏位置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示4例术前异常患者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EF为70.5%±4.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30)。结论成人漏斗胸前胸壁凹陷畸形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压迫和推移,微创外科治疗可有效解除心脏压迫,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不同神经肌肉阻滞(NMB)程度对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面神经诱发肌电图(EEMG)监测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35例,年龄20~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美国Axon公司的Epoch XP2000型16通道多功能电生理监测仪监测面神经EEMG,术中电刺激面神经,记录眼轮匝肌的诱发电位;采用荷兰0rganon公司的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外周NMB程度,采用四个成串刺激模式.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后,在不同外周NMB程度(100%、75%、50%、25%、0)时测定面神经EEMG的振幅和潜伏期,计算振幅保留比率(实测EEMG振幅与基础值的比值).面神经EEMG的振幅保留比率与外周NMB程度间进行直线回归分析,面神经EEMG的振幅保留比率和潜伏期分别与外周NMB程度间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当NMB为100%,有6例患者未能诱发出EEMG反应;振幅保留比率(Y)与外周NMB(X)程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87X,决定系数为0.898(P< 0.05);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947(P <0.05);潜伏期与外周NMB间的相关系数为0.328(P< 0.05).结论 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维持外周NMB 25%~50%时不仅可保证有效地监测面神经EEMG,而且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并结合Fast—Fix系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21例陈旧性损伤半月板在关节镜下进行有限切除再应用Fast—Fix系统修复。患者术前McMurray征、研磨试验均阳性,磁共振检查显示半月板破裂或退变。治疗前后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疗效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术后3个月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92%。检查膝关节无肿胀、积液,关节间隙无压痛。术后大部分患者能够从事正常的劳动,无关节活动障碍。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的优良率为88%。结论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经过部分切除修整,再结合Fast—Fix系统对破裂处进行缝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半月板组织,相比传统的半月板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