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湖北地区30~39岁人群的角膜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86例湖北地区30~39岁近视人群,应用角膜地图、综合验光台进行散光度、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4.2%,中度近视段约为77.3%,低度近视段约为82.9%;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84.6%,中度近视段约为80.1%,低度近视段约为81.1%。30~39岁男性及女性中各近视度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0~39岁女性总体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30~39岁男性及女性近视度各组0°~200°散光人数比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  相似文献   
22.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 (囊内、囊外 )摘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这一现象 ,早已为人注目。近十几年 ,尽管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十分完善 ,此并发症仍可发生。我们采用经角膜缘双切口后囊膜中央切除、前玻璃体切除 ,虹膜周边切除三联术治疗 4例取的成功特此报道。一、临床资料 门诊本组患者共 4例 4眼 ,男性 1例 ,女性3例 ,年龄 74~ 81岁 ,平均为 79岁。2眼术前有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及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史 ;1例对侧眼术前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虹膜周切术后 ,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1例术前双眼无异常。本组 4眼均在门诊行常规白内障超…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湖北地区部分17~19岁青年的散光与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寻求其变化规律。方法横断面研究。对来武汉艾格眼科医院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17~19岁近视青年人群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共抽取了905名对象(905眼)进行散光度数、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并得出其变化规律。结果17~19岁青年中,-0.26~1.50D的散光在各个近视度段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其中男性高度近视组中占71.7%,中度近视组中占71.1%,低度近视组中占69.2%;女性高度近视组中占74.6%,中度近视组中占84.0%,低度近视组中占92.0%;且各个近视度组中不论男女,顺规散光人数均多于逆规散光。男性中高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低度组(X^2=4.619,P=0.032);女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同类男性组(X^2=8.705,P=0.003);男性低度近视组一2.00D以内散光比例高于其他两组(X^2=6.635、4.256,P〈0.05),且随近视度数增高,-2.00D内散光人数所占比例有减低趋势;女性高度近视组-2.00D以内散光人数比例低于中度近视组(X^2=11.780,P=-0.001)。结论湖北地区部分17~19岁青年中,散光在-1.50D以内的人数比例最大,并以顺规散光为主。男性低度近视组一2.00D以内散光比例较高,且有随近视度数增高-2.00D以内散光人数所占比例减低趋势;而女性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24.
虎杖作为药用植物历史久远,是临床常用的补益良药。炮制为中药特色制药工艺,根据药物自身特点,满足医疗要求,是中医临床用药特色之一。早在唐代《千金翼方》就有记载关于虎杖的炮制内容,经过历代医学家不断完善后,虎杖炮制已从原来的多样化,发展到现代的统一标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炮制工艺比起古代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从以净制、切制、锉碎为主,发展为现代切厚片的浸润品。从古代单一处理,发展为现代的酒炒、酒润、醋炙、盐炙等多种制备工艺。现代虎杖炮制侧重于切制处理,因为各种规格切片利于贮存、鉴别、制剂等,更利于进一步进行加工处理。炮制中的浸润可有效沉淀杂质,减少毒性,增强疗效,也更利于进行切段。采用不同辅料进行虎杖炮制,其炮制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也会不同,可使药物的功效发生变化,使之更能适应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并观察毒性反应。方法通过计算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百分率(非特异性免疫),测定溶血素、溶血空斑形成(体液免疫),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细胞免疫),来探讨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以复方半边莲口服液最大浓度灌胃给药,测定半数致死量(LD_(50))与最大耐受量(LD_0),研究毒性反应。结果非特异性免疫方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和银黄口服液组均可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百分率(P0.01)。体液免疫方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和银黄口服液组均可显著增加溶血素形成(P0.01),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大、中剂量和银黄口服液组可显著增加溶血空斑形成(P0.01)。细胞免疫方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和银黄口服液组均可显著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未出现死亡,因此LD0为(560 g·kg~(-1))。结论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可增强小鼠免疫调节作用,且没有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26.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其联合手术范围也逐渐增多 ,并显示出其优越性。本组自 1998年 10月以来 ,对 4 6例 ( 4 8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经随访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材料本组 4 6例 ( 4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白果糊剂外用对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趾肿胀模型等两种急性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取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即生理盐水组、癣药膏组、基质组、大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小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大剂量白果水糊剂组、小剂量白果水糊剂组。大剂量、小剂量白果酒精糊剂量组和大剂量、小剂量白果水糊剂组分别于动物右耳正反两面涂相应药物共0.05 m L(每耳0.03 g,每耳0.015 g),癣药膏组涂抹癣药膏(每耳0.03 g),膏剂给药厚度为0.02 mm;生理盐水组涂抹质量分数0.9%氯化钠注射液0.05 m L,通过用二甲苯涂抹小鼠耳廓复制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白果糊剂外用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均匀分成7组,即生理盐水组、癣药膏组、基质组、大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小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大剂量白果水糊剂组、小剂量白果水糊剂组。大剂量、小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和大剂量、小剂量白果水糊剂组每只大鼠右后足均用2层纱布包裹并吸附相应药液0.5 m L(每足0.3 g,每足0.15 g),癣药膏组给癣药膏(每足0.30 g),生理盐水组给予质量分数0.9%氯化钠注射液0.5 m L,新鲜蛋清液皮下注射大鼠足趾复制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白果糊剂外用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这两种急性炎症模型都成功复制;大剂量、小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分别为(4.5±1.4、3.8±2.2)mg,大剂量、小剂量白果水糊剂组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分别为(4.8±1.3、4.1±1.2)mg,均可显著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在第6小时,大剂量白果酒精糊剂量组、大剂量白果水糊剂量组大鼠的足趾肿胀率分别为(0.18±0.10、0.16±0.06)m L,可显著降低蛋清致大鼠的足趾肿胀度(P0.01),小剂量白果酒精糊剂组大鼠的足趾肿胀度为(0.24±0.08)m L,可明显减轻大鼠的足趾肿胀度(P0.05)。结论:白果糊剂外用对以上两种急性炎症模型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本文基于临床干眼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对现阶段干眼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总结干眼模型造模方法及特点,并与临床相关症状及标准进行对比,提出在评判干眼动物模型时应增加表观指标,并确定统一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干眼动物模型。未来重点应放在制备病-证相结合的动物模型,以便为促进干眼的深层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眼轴 >2 6mm的 2 6例 (41眼 )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 ,其中眼轴 2 6 .0 0~ 2 8.0 0mm ,18只眼 ;2 8.0 1~ 30 .0 0mm ,12只眼 ;>30mm ,11只眼 ,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手术治疗70例75眼。其中糖尿病Ⅰ型8例.Ⅱ型62例。70例140眼中,增殖期Ⅴ、Ⅵ期97眼占69.3%;玻璃体混浊或/和出血95眼占67.9%;牵扯性视网膜脱离27眼占19.5%。视力≤0.05者110眼占78.6%。共行手术85次.基本本式为玻璃休切除加巩膜环扎术,有的病例合并巩膜外加压、球内注气、二极管激光眼内光凝等:75眼中术后视力改善者占53.8%。对手术方法、白内障问题、超声波及视网膜电流图检查的评估以及手术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219-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