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AS模型,治疗组以阿托伐他汀干预4周,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AS的病理改变,并检测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以及主动脉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活性和表达。结果:AS模型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主动脉出现典型AS斑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大鼠的上述水平同AS模型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相应主动脉AS的程度也减轻。结论:LPA参与了AS的形成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炎性因子释放增多以及活性表达增强有关。阿托伐他汀不仅通过减低TNF-α表达以及MMP活性达到抗炎作用,而且通过降低LPA水平起到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32.
高尿酸血症作为新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不良预后及死亡有关。除此之外,血尿酸作为抗氧化剂尚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卒中急性期血尿酸水平的增高可能发挥了其神经元保护作用,改善了卒中预后、减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ASCO与改良TOAST分型方法对卒中亚型分型的准确性.方法 425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经ASCO与改良TOAST病因分型方法进行卒中病因诊断,比较两种分型方法对卒中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与改良TOAST分型相比,ASCO 1级证据未明显降低不明病因卒中的诊断比例(15.5%比16.2%,x2=0.09,P=0.795),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发病率60.2%,与改良TOAST分型相近(57.9%,x2=2.68,P=0.132),小动脉病变、心源性卒中的诊断比例略低于改良TOAST分型(13.4%比14.8%,x2=1.30,P=0.238;8.5%比8.7%,X2=0.00,P=1.000).2种分型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小动脉病变的诊断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κ值均大于0.81),对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值0.61~0.80).结论 ASCO分型、改良TOAST分型方法对各卒中亚型的诊断均存在一致性,ASCO分型的设计特点能更充分地利用临床信息,弥补改良TOAST分型对多病因卒中患者病因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34.
临床资料患者男,13岁,主因"双上肢肌肉萎缩、乏力6个月,呼吸困难2个月"于2007年8月28日入院.  相似文献   
35.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微栓子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监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大脑中动脉微栓子的出现频率,了解其发病机制,确定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方法:应用德国EMETC-404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仪对43例发病12天以内的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微栓子监测,监测前常规测定颅内外各血管的血流狭窄、频谱形态及声频,以确定有无血管狭窄及狭窄部位。在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的主干或于狭窄远端进行监测。监测时间每次30~60分钟。结果:34例TIA患者中发现栓子者2例占5.88%,其中一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另一例为修复性心脏瓣膜病患者。5例有颈部血管狭窄,17例颅内血管狭窄。2例进展为脑梗塞者均未测到微栓子。结论:颅内血管狭窄的TIA患者,动脉灌注损伤引起的低灌流状态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栓塞机制为次要原因。此外,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造成的局部血流紊乱,也给栓子监测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是否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6 syndrome,GB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方法 以GBS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情高峰期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制定的肌力测定法总分作为GBS患者病情等级评估的标准,将患者划分为轻、中、重型.GBS高峰期血清钠值< 135 mmol/L作为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GBS患者低钠血症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对GBS预后的影响.结果 455例GBS患者满足入组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轻、中及重型患者分别为178、100和177例.98例(21.5%) GBS患者发生了低钠血症.其中,重型GBS患者低钠血症的患病率为36.2%(64例),明显高于轻(11.8%,21例)、中型(13.0%,13例)患者(x2=28.921,17.074;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2.013,95% CI1.155~3.508,P=0.014)、面神经受累(OR =2.493,95% CI l.423 ~4.369,P=0.001)及机械通气(OR=12.871,95% CI5.484~30.207,P=0.001)是GBS患者低钠血症发病风险增加的重要相关因素.而低钠血症(OR=12.770,95%CI3.419 ~47.701,P=0.001)与延髓性麻痹(OR=3.391,95%CI1.182 ~ 9.733,P=0.023)是GBS患者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钠血症作为GB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相关因素,更容易发生于高龄、合并面神经及呼吸肌麻痹的GBS患者.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41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8.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和华法令等抗血栓类药物可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但是 ,到目前为止 ,已知的危险因素均不足以预测抗栓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个体危险性。利用梯度回波磁敏感核磁共振成像 (gradient echoMRI)对颅内出血灶的敏感性 ,预测抗血栓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资料和方法 :所有患者为 1997~ 2 0 0 0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医院的病例。研究组 :确诊为抗血栓治疗后脑出血患者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71 9± 7 9)岁。诊断标准 :(1)患者就诊时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华法令作为长期抗血栓治疗 ,且服药至少 3…  相似文献   
39.
慢性颅内外血管狭窄——TIA患者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评价慢性血管狭窄在卒中再发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TIA患者以及诊断为微梗塞(Minor cerebral infarction,MCI)且病前半年内有过TIA发作者。所有被研究患者常规行TCD检查,部分患者加做MRA、颈部血管超声。据血管狭窄程度分别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手术治疗,随访一年观察卒中的再发率。结果:392例TIA患者中,261例(66.6%)并发颅内外血管狭窄,其中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率43.6%,颅外血管狭经13.8%,颅内外血管均狭窄者9.2%。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依次为MCA起始部和主干支、ICA末端、ICA起始部。107例伴或不伴血管狭窄的TIA患者经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一年后随访,结果表明伴有血管狭窄的TIA患者卒中再发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的TIA患者。结论:2/3的TIA患者并发颅内外血管狭窄,主要累及MCA、ICA末端。慢性血管狭窄可作为一独立的危险因素用于TIA患者卒中再发危险性的评估,并指导TIA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0.
2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6例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总结临床确诊M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26例M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其次为肌肉痉挛性疼痛、视力障碍、尿便异常、共济失调,个别患者可有周围神经改变。实验室检查示:脑脊液蛋白水平和IgG量增高最常见。磁共振(MRI)异常率高达90.9%。结论 MS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部位、病程表现多时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临床有周围神经症状及MRI发现皮层病灶也并非是排除MS的绝对标准。在诊断MS时,尤其对于单病灶或多病灶、单时相病程患者应从临床和影像学方面注意与脑梗死、脊髓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