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44篇
  免费   4117篇
  国内免费   2683篇
耳鼻咽喉   670篇
儿科学   951篇
妇产科学   494篇
基础医学   3543篇
口腔科学   988篇
临床医学   10556篇
内科学   5894篇
皮肤病学   906篇
神经病学   2000篇
特种医学   29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5283篇
综合类   21261篇
预防医学   8621篇
眼科学   738篇
药学   8557篇
  105篇
中国医学   8756篇
肿瘤学   2439篇
  2024年   460篇
  2023年   1780篇
  2022年   1829篇
  2021年   1588篇
  2020年   1610篇
  2019年   1887篇
  2018年   1798篇
  2017年   1197篇
  2016年   1449篇
  2015年   1588篇
  2014年   3789篇
  2013年   3360篇
  2012年   4002篇
  2011年   4313篇
  2010年   4106篇
  2009年   4144篇
  2008年   4089篇
  2007年   3900篇
  2006年   3630篇
  2005年   3576篇
  2004年   3276篇
  2003年   3047篇
  2002年   2690篇
  2001年   2555篇
  2000年   2302篇
  1999年   1885篇
  1998年   1684篇
  1997年   1580篇
  1996年   1475篇
  1995年   1397篇
  1994年   1269篇
  1993年   910篇
  1992年   829篇
  1991年   744篇
  1990年   709篇
  1989年   620篇
  1988年   583篇
  1987年   499篇
  1986年   482篇
  1985年   421篇
  1984年   321篇
  1983年   322篇
  1982年   252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155篇
  1979年   9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44篇
  1965年   27篇
  195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IGFBP2、IGFBP6在TGF-β1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6(IGFBP2、IGFBP6)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2、IGFBP6在HSC-T6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TGF-β1各处理组IGFBP2、IGFBP6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IGFBP2、IGFBP6在TGF-β1诱导活化后的HSC-T6中表达明显增强,IGFBP2、IGFBP 6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从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致多器官损害家兔血清中分离纯化内毒素结合蛋白 ,并初步对比研究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兔血清蛋白质通过二步离子交换层析 (Bio Rex 70Resin、Mono Q)及凝胶过滤分离纯化 ,并经流式细胞分析实验、绵羊红细胞凝聚实验、氨基末端氨基酸残基测序等方法鉴定 ,再将所获蛋白质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 (U937) ,观测其分泌TNFα等细胞因子的生物效应。结果 获得两种具有促进内毒素 (LPS)与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结合的蛋白质 ,其中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10 4 ,其N端 10个氨基酸序列为TNPGLITRIT ,证实为兔内毒素结合蛋白 (LBP) ;另一种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4 8× 10 4 ,其N端 10个氨基酸序列为GSQGTFTSEE ,与NCBI蛋白质库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未发现相同序列 ,命名为p48。结论 p48与LBP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p48的生物学活性稍弱于LBP。提示体内除LBP外 ,p48也同样起着介导LPS的毒性作用。这可能是近年国外研究中阻断LBP的活性后 ,机体毒性反应并无明显减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哮喘大鼠的神经调控途径,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哮喘模型并诱发哮喘发作,运用WGA-HRP逆行追踪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ABC法)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向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发出投射的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VN内有三种阳性细胞,即HRP逆行标记神经元、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和HRP/Fos双标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主要见于PVN小细胞部的内侧亚核和外侧亚核,散在分布于背侧亚核,在前小细胞亚核内未见阳性反应;Fos样免疫阳性细胞呈双侧分布,且HRP逆标神经元,HRP/Fos双标神经元也为双侧分布,但以注射区同侧占优势。HRP/Fos双标神经元占HRP标记细胞的44.22%。本研究结果提示,哮喘大鼠发作时中枢内包括下丘脑PVN、延髓DVC的多个脑区内神经元兴奋,且两者之间通过直接投射联系参与哮喘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74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尿黄、眼黄1个月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降段癌?MRI示十二指肠乳头区占位性病变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血癌胚抗原((CEA)1.91μg/L,血CA199 40.76U/ml,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前查2次甲胎蛋白(AFP)分别为349及509μg/L.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5.
本实验用微电泳方法将HRP分别导入20只大白鼠的小脑核,研究三叉神经各核至小脑核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三叉神经各核均向小脑核发出纤维投射。其中以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最多,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次之,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最少。此外,在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腹外侧和三叉神经根内也有向小脑核投射的起源细胞。来自中脑核的纤维多终于顶核和间位核前部,来自脊束核和感觉主核的纤维较多地终止于间位核后部和齿状核。运动核的纤维终止于顶核、间位核前部和齿状核。起源于三叉神经运动核腹外侧,三叉神经根内细胞群的纤维,在小脑核中有和三叉神经感觉核簇相似的终止。三叉—小脑核的纤维投射是双侧性的,但以同侧为主。  相似文献   
996.
Tourete综合征的个性和行为问题研究刘智胜杨立志王芳琳林庆左启华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Tourete综合征(TS)是一种于儿童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97.
1212例献血员乙肝六项指标和抗-HCVRIA王绪玲,蒋光霞,康诵均,盛春永,刘合营为了确保供血质量,我们在筛选献血员时,对献血员血清HBV六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和抗HBc)和抗HCV同时作了检测,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732例都江堰市90岁以上老人进行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M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结果:PGCMS在90-108岁老人中呈负偏态分布,PGCMS总分为1-23分,M(QL-QU)为17(13-19)。各年龄组间PGC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CMS与SSRS中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及APGAR、MMSE、ADL中的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GCMS在90-108岁老人中呈负偏态分布,分值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对90—108岁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的因子及强度依次为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认知功能状况、家庭关怀情况及日常生活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9.
TUNEL法原位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一类定量凋亡细胞评判方法,以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 介导的核苷酸(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应用最为广泛.在对各种组织进行凋亡研究时,多数采用从各种试剂公司购买的试剂盒.虽然试剂盒使用方便,但是有时结果并不理想,如非特异性染色过多,背景染色深.对动物组织的研究更是如此.我们在TUNEL染色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试剂盒,在避免假阳性、消除非特异性反应、降低背景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的异常变化及其与血甲醇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52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VEP检查及血甲醇浓度的测定。结果病程第一阶段共观察26人(52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29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0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7只眼;病程第二阶段共观察17人(34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10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2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11只眼;病程第三阶段共观察9人(18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7只眼,波幅减低的有8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4只眼。未见血甲醇浓度与双眼P100潜伏期均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P检查可以对甲醇中毒患者视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急性甲醇中毒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相对于异常甲醇浓度的降低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