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16篇
  4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改进复方维生素E口腔药膜现有质量标准。方法将药膜放入少量纯化水中,水浴加热,溶解后,滴加适量无水乙醇,上清液加甲醇稀释。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柱(20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88∶12,V/V),流速为1. 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维生素E质量浓度在50~8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9);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RSD分别为1. 13%和0. 7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 55%和100. 56%,RSD为2. 66%和1. 46%(n=3);6批药膜中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8. 10%~101. 70%。结论热溶法将膜剂中有效物质的提取回收率大于95. 00%,显著高于超声波的提取率。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维生素E口腔药膜中维生素E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重度增生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经影像学考虑为膀胱内实性占位、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2例重度增生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患者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给予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32例患者随访3~ 48个月,25例(78%)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行膀胱镜检查正常.6例(24%)出现复发,行再次手术更换膀胱灌注药物后,未出现复发.1例患者术后1年合并膀胱结石,行经尿道碎石取石并病灶黏膜电灼术.所有随访患者均未发现恶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CT增强可提高对腺性膀胱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重度增生腺性膀胱炎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3.
3D腹腔镜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操作精确,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小等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探讨3D腹腔镜的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分析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原因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下捕捞断裂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08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门诊胸部X线诊断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患者11例,采用DSA下经右侧股静脉途径使用不同规格的抓捕器及导管配合捕捞断裂导管;统计静脉港植入资料分析体内导管断裂原因.结果 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为0.39%,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分别为0.16%、2.32%;7例锁骨下静脉港5例由导管夹闭综合征引起体内导管断裂,占71.43%.11例体内断裂导管均成功经右侧股静脉取出.结论 合理选择静脉港的植入途径,将减少体内导管断裂的发生;DSA下能及时捕捞断裂导管,快速解除断裂导管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分析肾结石采用X射线与B型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34例肾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分别行X射线及B超诊断检查,并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式的肾结石诊断情况、结石尺寸符合情况及肾积水情况。结果本组134例患者均证实为肾结石,且两种诊断方式的肾结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结石尺寸符合率及肾积水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射线肾造影及B超检查均可进行肾结石诊断,但X射线检查在结石尺寸诊断方面优于B超诊断,而B超诊断在肾积水检查方面则优于X射线检查。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下颌体部囊性病变三维有限元模型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牙颌关系正常健康女性志愿者的下颌骨CT图像,构建出下颌体部囊性病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一定约束及载荷条件下病变区接近应 力峰值时囊肿大小及剩余骨壁情况。结果 当囊肿大小为37.63 mm×11.32 mm×21.45 mm时,病变区最大Von Mises应力值达到77.295 Mpa,接近于下颌骨的屈服强度,存在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此时病变区颊、舌侧及下颌骨下缘剩余骨厚度分别为1.52、0.76、1.04 mm。结论 剩余骨量是影响囊性病变刮治术后病理性骨折的重要因素,当下颌体部囊性病变区各壁剩余骨皮质厚度低至1mm时,此界值可作为临床制定一期开窗减压治疗联合二期刮治术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治疗幕上脑深部病变定位、引导及监测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的24处颅内幕上脑深部病变在开颅手术中使用IOUS进行精确定位,并引导手术切除全过程,监测病变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所有病变均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并完整切除,同时能够缩小手术造成的损伤范围。结论 IOUS可准确定位幕上脑深部病变,同时指导术中病变的完整切除,保护周围正常神经功能结构,其实时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使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股骨侧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14-12诊治的24例股骨侧假体无菌性松动,记录手术前后VAS评分、Harris评分。影像学指标包括假体松动表现、Paprosky分型、假体内翻角、Barrack分级、植骨方式、内固定位置、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5.3(13~68)个月随访。术前VAS评分平均为8.9(7.2~10)分,末次随访VAS评分4.3(2~10)分,与术前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P=0.027)。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2.5(12~54)分,末次随访时为60.8(36~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3,P=0.032)。所有患者初次置换为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22例透亮线位于骨水泥-骨界面间。翻修手术采用生物型翻修假体,骨水泥残留1例。术前Paprosky分型,Ⅰ型4例(16.7%),Ⅱ型6例(25%),ⅢA型8例(33.3%),ⅢB型4例(16.7%),无Ⅳ型。术中根据不同分型应用结构性植骨及打压植骨,术后骨长入良好。结论股骨侧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处理原则需要对患者骨质缺损、初次置换方式及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处理以翻修手术为主,需根据不同骨缺损类型选择植骨方式及翻修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比应用股骨重建钉(femoral reconstruction nail,FRN)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ALP)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扶拐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不良事件等的差异。结果:FRN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扶拐下地时间均少于PFALP组[(62.4±19.3)min vs(79.1±22.7)min,P=0.02;(41.3±13.7)d vs(71.2±16.0)d,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PFALP组[(190.2±45.9)m L vs(161.0±39.3)m L,P=0.04];两组患者平均输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2±96.4)m L vs(106.2±94.4)m L,P=0.38;(82.7±11.5)d vs(89.7±11.3)d,P=0.06]。术后3个月,FRN组患者平均Harris评分优于PFALP组[(81.10±7.25)分vs(75.26±8.17)分,P=0.02];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61±5.20)分vs(83.28±6.92)分,P=0.21]。FRN组和PFALP组患者分别发生不良事件2例和5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FRN和PFALP均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式,FRN较PFALP手术时间和扶拐下地时间更短,但PFALP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FRN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