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我院地处祖国塞北高原,是内蒙西部最大的一所集医、教、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病床800张,年门诊量约4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1.2万人次,担负着包头市及临近农牧区繁重的医疗保健任务。在创建“三甲”医院的过程中,我们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和合理降低医疗费用作为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我院1994年和1995年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9.5天和19.6天;患者住院床日费1994年和1995年分别控制在84.6元和94.37元。1996年平均住院日又逐渐下降为17.8天,患  相似文献   
22.
综述近年有关大鼠慢性疼痛的评价方法。以大鼠行为反应为思路,简述缩足反射、甩尾反射、自发痛行为学检测、热板疼痛实验法、腹壁撤退反射、大鼠面部表情量表的具体实施方法,对这些方法应用情况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未来大鼠的测痛方法进行了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2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往往存在更高的肺栓塞风险,且预后更差。目前认为,OSAS患者出现的间歇性低氧、胸腹腔负压增大可造成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并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淤滞,使血栓风险大大增高。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作为OSAS的标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但在减少血栓形成风险方面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将系统的对OSAS与肺栓塞血栓形成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以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基础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心血管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选修心血管内科学的201名专业型研究生、专培生及进修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心血管重症学习章节进行以CBL和PBL为基础的思维导图式教学后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评分提示,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使专业概念更易理解与记忆、知识点更易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融会贯通,有助于形成系统的临床诊疗思路,提高学习兴趣,希望进一步推广。结论以CBL和PBL为基础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心血管重症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医疗数据,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肠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大型集成数据仓库,对来自全国范围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肠恶性肿瘤的3 328例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进行提取,对一般特征、诊断特征、品种用药剂量与疗程特征信息、品种联合用药特征、出院转归特征等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肠恶性肿瘤的患者平均年龄61.85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消化内科、肿瘤科入院;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L居多;疗程以4-7天为主;临床常见联用药物包括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奥沙利铂注射液、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注射液等;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总有效率39.78%。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肠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符合结肠恶性肿瘤疾病的一般规律;其真实世界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临床联合用药类型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树立人文服务理念,强化献血过程的整体护理质量,促进志愿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把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贯穿于献血全过程,使不同层次的献血者都得到满意的护理。结论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对于保留无偿献血者及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刘亚欣  金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094-3094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对肿瘤术后感染及伤121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各种肿瘤患者分为3个组。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35例,输注悬浮红细胞组35例,未输血组(对照组)38例,观察3个组患者术后感染、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感染率比较:术后感染率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组5.7%,输注悬浮红细胞组28.6%,两组差异显著(P〈0.05);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与未输血组(5.1%)对比无明显差异(P〉O.05)。术后切口愈合率: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95.6%,输注悬浮红细胞组74.6%,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切口愈合率与未输血组(96.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输注悬浮红细胞组切口愈合率(74.6%)与未输血组(96.3%)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术期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有影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输血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术后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推广应用,我国机采血小板用量逐渐上升,而手工血小板的用量逐步下降,造成现有血液资源的浪费。为此本站自2007年3月开始开展手工汇集滤除白细胞新鲜血小板,并在此基础上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制备手工汇集滤除白细胞冰冻血小板。手工汇集滤除白细胞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应用于临床1年多后,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小儿癫痫患儿采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儿单用托吡酯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联合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16.7%)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效果显著,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或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LGC),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发展为胃癌的概率为0.8%和1.8%,异型增生则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