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9篇 |
免费 | 314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45篇 |
妇产科学 | 54篇 |
基础医学 | 323篇 |
口腔科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1080篇 |
内科学 | 423篇 |
皮肤病学 | 40篇 |
神经病学 | 108篇 |
特种医学 | 194篇 |
外科学 | 185篇 |
综合类 | 1771篇 |
预防医学 | 747篇 |
眼科学 | 35篇 |
药学 | 760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729篇 |
肿瘤学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202篇 |
2021年 | 291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216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373篇 |
2012年 | 448篇 |
2011年 | 456篇 |
2010年 | 373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343篇 |
2007年 | 315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应用肿瘤基因芯片筛选早期肺鳞癌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人早期肺鳞癌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 探讨肺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人早期肺鳞癌组织以及相应正常组织,提取RNA, 与含480个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芯片杂交, 结果经SuperArray Image 软件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共筛查出差异表达基因192 条,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27 条, 下调基因65条; 按照基因功能可分为运输载体、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细胞骨架、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结论:基因芯片可用于早期肺鳞癌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筛查,可为明确早期肺鳞癌发生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2.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
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 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 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 h均有所下降,6 h开始上升,24 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SLC25A13基因突变在中国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中的检出率,初步了解突变患儿血生化及氨基酸谱特征,肝脏活组织病理变化。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满足本研究入选条件者共115例进行了血氨基酸质谱分析,伴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的患儿进行SLC25A13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邻近序列测序,不伴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的患儿进行SLC25A13基因常见突变851del4(突变Ⅰ)及突变1638ins23(突变Ⅲ)筛查,突变851del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双标记探针法检测,突变1638ins23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对仅检出单个位点突变的筛查对象,继续进行其余已报道的10种突变位点检测。检测结果仍为单个杂合突变的对象进行SLC25A13基因所有外显子区及其邻近序列分析。对确诊突变患儿的临床表现、血生化及血氨基酸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5例伴血瓜氨酸明显升高的患儿共检出突变4例,其中纯合突变851del4/851del41例,复合杂合突变851del4/1638ins231例,杂合突变851del42例;110例不伴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患儿共检出突变6例,其中纯合突变851del4/851del41例,复合杂合突变851del4/1638ins231例,杂合突变851del44例。115例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共检出SLC25A13基因突变10例,占8.7%。突变患儿血生化改变包括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明显升高,AST升高较ALT明显。血串联质谱发现5例突变患儿有特征性氨基酸瓜氨酸、苏氨酸及蛋氨酸升高,另5例突变患儿并无血氨基酸改变。10例患儿中有7例行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4例有显著的脂肪变性。结论SLC25A13基因突变是中国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肝脏活组织病理、血生化及氨基酸谱等检查对诊断SLC25A13基因突变患儿有重要意义,但最终仍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以及Piezo1的表达水平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的CD34以及Piezo1的表达情况,计算基于CD34染色的MVD和MVA,分析MVI与MVD,MVA以及Piezo1因子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8例肝癌中,13例有微血管侵犯,定义MVI(+)组,25例无微血管侵犯,定义MVI(?)组.MVI(+)组的MVA及MVD均高于MVI(?)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1).MVD和MVA联合预测MV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和64%,较单一指标效能高.Piezo1在肝癌MVI(+)组阳性率高于MVI(?)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MVD,MVA以及Piezo1的表达水平均与肝癌MV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微血管侵犯的指标,Piezo1可以作为潜在的限制MVI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5.
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的关系。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唤起性拖延量表和回避性拖延量表对2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唤起性拖延和回避性拖延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生均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唤起性拖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学生的唤起性拖延行为多于大一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回避性拖延呈负相关,可显著负向预测回避性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探讨品管圈干预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品管圈活动前的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后的为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18小时内... 相似文献
197.
198.
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35%~40%,同期放化疗是标准治疗选择.125I粒子属于新型的低能放射性核素,随着计算机和影像引导技术的进步,形成了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现代肿瘤微创内照射的新技术,此项技术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1-3]. 相似文献
199.
目的观察出血性休克(HS)对大鼠小肠推进率和离体小肠收缩活动的影响以及此病程中肠神经的变化。方法将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HS组(n=26)。HS组在给予重度出血性休克后行复苏,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麻醉及插管,但不行休克。复苏6h后处死大鼠。两组大鼠处死前30min伊文斯蓝灌胃测定小肠推进率;检测离体空肠自发收缩活动及对河豚毒素(TTX)的收缩反应;观察两组肠肌间神经丛(MP)中PGP9.5免疫荧光染色的差异。结果 HS组小肠推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S组离体空肠自发收缩的振幅显著降低(P0.05)。加入TTX后,对照组空肠自发收缩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5),而在HS组则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HS组MP中PGP9.5的阳性面积(P0.05)及累积光密度(P0.05)均显著降低。结论 HS可损伤大鼠小肠动力功能,MP中肠神经元的破坏可能是造成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源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游离甲状腺激素检测在临床上非甲状腺疾病患儿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TT3、TT4、FT3和FT4,结果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31例TT3异常率为100%;FT3异常率为32.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55,p<0.01);TT4异常率为51.6%;FT4异常率为9.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6.988,p<0.01). 结论游离甲状腺激素检测较总甲状腺激素检测更能正确反映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