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了解医院下咽癌术后咽瘘部位感染病原菌的种类,为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4年10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下咽癌切除术的患者138例,其中术后发生咽瘘17例,采用无菌棉拭子提取咽瘘部位的分泌物和/或脓液,运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咽瘘的细菌谱进行分析。于发现咽瘘前3 d采用亚胺培南治疗2 g/d,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后,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或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果 138例下咽癌切除术后17例发生咽瘘,咽瘘发生率为12.3%。17份标本中13份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76.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株(38.5%),分别为链球菌2株、葡萄球菌3株,各菌属均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头孢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8株(61.5%),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不动杆菌3株,各菌属均对头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根据治疗方案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肿胀于3~6 d消退,后停用抗菌药物。瘘腔于14~32 d愈合,愈合者为气管膜样部坏死。结论 下咽癌术后咽瘘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符合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特点,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是控制感染、预防和治愈咽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目的为垂体腺瘤鼻内镜蝶窦入路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对100例(200侧)鼻、鼻窦及颅底正常的受试者行蝶窦、蝶鞍区有关解剖数据的测量。结果鼻小柱根部至蝶窦前壁最近点、蝶嘴最前端、蝶鞍底最近点、蝶窦口下极、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视神经管眶口前内侧缘的距离分别为(65.91±5.38)、(72.36±6.79)、(84.29±4.37)、(69.97±5.33)、(87.41±5.04)、(76.76±4.15)mm,鼻小柱根部至以上各解剖结构连线与鼻底平面的矢状角分别为25.17°±6.79°、16.19°±6.68°、26.12°±6.59°、31.17°±6.50°、23.64°±5.60°、38.15°±6.07°,鼻小柱根部至蝶窦口下极、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视神经管眶口前内侧缘的连线与颅脑正中矢状面的侧偏角分别为4.13°±1.47°、7.92°±1.41°、11.28°±1.89°。结论利用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地为垂体腺瘤鼻内镜蝶窦入路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手术方式已不再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却会产生影响,观察喉癌喉全切除术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所有患者依肿瘤分期分为Ⅰ、Ⅱ期组72例,Ⅲ、Ⅳ期组63例;依手术方式分为喉全切除术组42例和喉部分切除术组93例,并应用华盛顿医科大学生活质量(universityofWashington-QOL,UW-QOL)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不同组别分别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5例患者Ⅰ、Ⅱ期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720.0±126.13)分,明显高于Ⅲ、Ⅳ期组的557.0±12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66,P<0.01)。喉部分切除组患者的QOL总分、说话交流、外貌、娱乐消遣得分方面显著优于喉全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t=2.21~7.60,P<0.05或P<0.01)。在呼吸道症状改善方面亦较后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8,P<0.05)。喉全切除术组疼痛平均得分高于喉部分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20,P<0.01)。3年生存率为73.33%(99/135),Ⅰ、Ⅱ期组生存率为88.9%(64/72),Ⅲ、Ⅳ期组生存率为55.56%35/6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19.09,P<0.01)。2结论:喉部分切除术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可以选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plateletα-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140,GMP-140)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OSAHS患者经nCPAP和UPPP术治疗前后1周及6个月的血小板GMP-140的浓度,并测定30例正常人的GMP-140水平作对照。结果:OSAHS患者治疗前血小板GMP-140水平较高,而行nCPAP持续治疗1周后,其GMP-140浓度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UPPP术后1周,其血浆中GMP-140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01),但未达正常人水平。6个月后再测OSAHS患者血浆中GMP-140浓度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S-AHS患者的血小板活性较正常人高,nCPAP和UPPP手术治疗能间接降低OSAS患者血浆中GMP-140水平。  相似文献   
25.
喉标本测量和I型甲状软骨成形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标本测量和I型甲状软骨成形治疗单侧声带麻痹韩在文1刘丽庭1张玉莉1张桂珍1王延开1丁浩1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甲状软骨板外侧加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具有手术简便、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等优点。在测量全喉切除标本有关数据的基础上,应用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喉癌组织中KAI1和CD44v3表达的情况,探讨其在喉癌中的意义及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0例喉癌患者的咽喉黏膜组织、30例正体检者咽喉黏膜组织中KAI1和CD44v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喉癌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KAI1的表达低于在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χ2=8.86,P〈0.01),在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结转移无关(P〉0.05),但阳性表达的强度与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44v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咽喉黏膜组织(χ2=18.36, P〈0.01),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是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KAI1及CD44v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性(χ2=4.19,P〈0.05),关联系数r=0.67。结论 KAI1的表达可能抑制喉癌的发生及转移程,CD44v3可能促进了喉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喉癌和下咽癌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治疗和预防及硅橡胶管在喉癌和下咽癌切除术后并发巨大咽瘘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硅橡胶管对1例喉癌和1例下咽癌切除术后并发巨大咽瘘患者的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放置硅橡胶管后全身情况有较大改善,因不幸死于其他原因未能行咽瘘修补术。结论对喉癌和下咽癌切除术后并发巨大咽瘘且全身营养较差患者,可先行下咽放置硅橡胶管,改经口进饮食,待全身情况允许时,再行咽瘘修补术。  相似文献   
28.
应激性溃疡是指在严重损伤、大手术、全身严重感染、休克、慢性重症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十二指肠急性浅表性粘膜糜烂和溃疡 ,是头颈部大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重者病情凶险 ,很快进入休克状态 ,救治较困难。轻者虽无性命之虞 ,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我科1996年~2000年经治喉癌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1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2例 ,男9例 ,女3例 ,年龄45~67岁 ,平均年龄56 7岁。喉癌分期T1 N0 M0~T3 N1 M0。手术方式 :喉裂开垂直半喉切除2例 ,单侧颈…  相似文献   
29.
蝶窦和视神经管多层螺旋CT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经鼻内镜蝶窦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方法 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40例鼻及鼻窦正常病例行蝶窦、视神经管有关解剖数据的影像学测量.结果 两侧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均值:内侧壁(12.08±0.62)mm,外侧壁(10.16±1.73)mm,上壁(9.16±1.17)mm,下壁(10.24±1.35)mm;两侧视神经管及蝶窦有关径线均值:视神经管颅口处左右径(5.57±0.95)mm,上下径(4.53±0.78)mm;中部左右径(4.40±0.67)mm,上下径(4.36±0.67)mm;眶口处左右径(5.09±0.85)mm;上下径(5.90±0.98)mm;鼻小柱前缘中点到蝶窦前壁中点的距离(70.8±5.4)mm;蝶窦最大左右径(17.83±4.38)mm,最大上下径(18.40±3.76)mm,最大前后径(23.19±6.73)mm.结论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准确方便的测量蝶窦和视神经管的解剖结构,对该部位的经鼻内镜手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提高对气管性支气管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气管性支气管伴支气管异物患儿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因支气管异物行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时,发现伴有气管性支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气管性支气管未予处理。结论气管性支气管是起源于气管隆凸上方气管壁的支气管异位或多余畸形,螺旋CT肺气道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若无临床症状可不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