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23篇
  6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41.
临床上很多原发性心电疾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不可立逆的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自1991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次从体表心电图上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和T波倒置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有明确的相关性以来[1]。各国临床医学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和探索发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高危因素和心电图标志。目前已被临床熟知的包括Brugada波、特发性J波、Epsilon波、Lambda波、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症、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T波电交替及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等。随着心室复极异常的心电图表现、电生理…  相似文献   
842.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近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每年新发生人数为15900人,占女性恶性肿瘤的3%。各个国家地区发病率有很大差别,其中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子宫内膜癌一般多见于老年妇女,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国内外专家近年来对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病原因主要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子宫内膜增生有关。目前子宫内膜癌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同时与肥胖、糖尿病、生殖内分泌关系密切,Leptin与女…  相似文献   
843.
1病历摘要 女,41岁。1a前出现活动性心悸、胸闷,近日加重入院。体格检查: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均正常。心界扩大,心前区可闻及舒张中期杂音,A1〉P1,心电图:窦性心律。X线胸片:肺野清晰,肺内未见实变,心脏向两侧扩大,主动脉结宽。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大(前后径61mm),右房室略受压,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尚协调。  相似文献   
84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恢复的效果。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了具体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通过精心指导护理和患者本身坚持功能锻炼,64例均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结论4年来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发生肢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45.
目的 分析肥胖相关指标与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第305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男性无症状体检者中同时完成结肠镜及人体成分分析者166例临床资料,分析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率等指标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 结果 166例男性体检者,检出结直肠息肉72例(43.4%),腺瘤38例(2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型肥胖者发生结直肠息肉的概率较内在脂肪面积正常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脏脂肪面积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提示内脏型肥胖患者更容易患结直肠息肉.  相似文献   
846.
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长的领导行为、护士工作倦怠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9名护理人员进行领导行为量表及工作倦怠感问卷的调查。结果护士评价护士长的5种领导行为得分皆为中高等水平,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影响并授权他人、榜样作用、激励人心、挑战现状和共启愿景;护士工作倦怠感3个子条目中,情绪衰竭得分高于常模,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常模(P<0.01);5种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倦怠总分、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且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P<0.01);“激励人心”、“影响并授权他人”、“挑战工作现状”分别是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的解释变量。结论护士长应注意优化自身的领导行为,以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47.
目的提高护理管理者对全日制本科学历临床护士的管理效能,提高后者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6个城市120名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及激励需求的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对目前所承担的工作量、医院所支付的薪资、工作忙碌程度、赋予独立发挥能力的机会、给予的晋升机会和经历不同事情的机会感到最不满意;激励需求7个测评类别中排位最前的分别是:优厚的福利、工作待遇,提供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护士长关心下属、激励下属,护士长懂得授权、集思广益,友善舒畅的氛围,工作得到患者的称赞和同行的认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途径;个人资料中对工作满意度有影响的因素是最初工作目的和婚姻状况,对激励措施满意度方面有影响的因素是最初工作目的;激励措施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针对现阶段全日制本科学历临床护士工作不满意的现状,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激励措施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848.
目的 探讨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威海市郊区3个乡镇中居住时间超过1年、年龄为35~65岁的农村妇女作为普查对象,均接受妇科内诊检查及液基超薄细胞学(TCT)检查.分析宫颈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原位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 986例妇女中宫颈异常率为64.9%,35~45岁组的异常率最高,其次为46 ~ 55岁组,56 ~ 65岁组则最低.1 938例宫颈异常的妇女中,81.1%为宫颈糜烂、15.4%为宫颈息肉、0.2%为宫颈原位癌、3.3%为宫颈陈旧裂伤.1 938例宫颈异常者的TCT检查结果异常率为2.1%.以ASC-US发生率最高,最低为HISL.宫颈糜烂发生率在35~45岁、已婚人群、经济收入<1000元、中学及以下、性伴侣数≥2、初次妊娠年龄≤20岁、怀孕次数>2次、产次>2次、未定期普查妇女中较高(P< 0.05).宫颈息肉发生率在35~45岁、已婚和离异、小学及以下学历、经济收入<1000元、初次性交年龄<16岁、性伴侣数≥2、初次妊娠年龄≤20岁妇女中较高(P<0.05).宫颈原位癌发生率在初次性交年龄< 16岁、性伴侣数≥2的妇女中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对农村妇女加强婚前性知识的宣教及避孕的正确方法,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少育;重视宫颈疾病的筛查,有性生活的妇女、特别是早婚早育、有流产史、性病史、多个性伴侣的妇女应定期普查,必要情况下可行病理活检或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849.
目的探讨Cdc42相关蛋白4对闭合素表达的影响及与极性蛋白6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内实验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小鼠的。肾脏纤维化模型,根据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c42相关蛋白4的表达及分布。体外实验用转化生长因子81诱导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瞬时转染pcDNA4.0/Cdc42相关蛋白4质粒至NRK52E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Cdc42相关蛋白4与极性蛋白6的相互作用。结果Cdc42相关蛋白4在纤维化的肾组织中表达上调,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Cdc42相关蛋白4与转化生长因子81刺激后的细胞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改变一致,且均存在Cdc42相关蛋白4与极性蛋白6的相互作用。结论Cdc42相关蛋白4可能通过与极性蛋白6相互作用,调节闭合素的表达,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50.
目的:依据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探讨龙血竭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本院在2013年第四季度收治的26例压疮患者,先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然后使用龙血竭胶囊治疗,经过治疗前后的信息统计对比,研究龙血竭治疗压疮大的临床护理疗效效果。结果:在26例压疮患者中,经过采用龙血竭治疗之后,其中治愈的有10例,占总数的38.46%;显效的有8例,占总数的30.77%;有效的5例,占总数的19.23%;无效的3例,占总数的11.54%。结论:龙血竭具有消炎止血、止痛、活血化瘀等功能,尤其是在促进肉芽生长方面效果显著,有效地治疗控制压疮,其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