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81.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5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PSE,栓塞剂使用明胶海绵,导管尽可能超选择到脾脏中下极分支。介入治疗术前、后定期复查血常规,CT测定脾脏大小,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25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栓塞2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2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上腹部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的表现,经对症处理逐步缓解。栓塞面积〈40%者5例,40%~60%者16例,〉60%者4例。除2例栓塞面积〈40%者外,另外23例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均逐步上升,术后1周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由术前的(2.34±0.53)×109/L和(34.45±7.34)×109/L分别上升为(7.65±2.34)×109/L和(79.36±22.38)×109/L。术后1个月患者的WBC、PLT分别为(5.78±1.21)×109/L和(97.34±21.32)×109/L。术后3~6个月CT复查,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栓塞面积〈40%者无并发症,栓塞面积40%~60%者1例、栓塞面积〉60%者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左侧胸腔积液1例,左下肺炎症2例。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脾功能亢进症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2.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钠尿肽(BNP)及心功能,评价麝香保心丸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心功能Ⅱ~Ⅳ级(NYHA)患者71例,检测BNP及心功能,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A组)37例(麝香保心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和对照组(B组)34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接受抗心力衰竭治疗4个月后,重复检测BNP及心功能. 结果 心衰有效治疗后,两组BNP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A组下降率较B组显著(P<0.05);心功能改善也有显著差异. 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CHF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可作为CHF的长期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83.
目的观察医院传染病房污染被服洗涤消毒效果,探讨污染被服最佳洗涤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活菌计数检测方法,对本院传染科污染被服不同洗涤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第一类方法是采用洗涤剂加自动加热清洗机清洗法,分别在主洗水温50℃水中洗涤20 m in,再升温至70℃~90℃继续洗涤15 m in;第二类方法是采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 m in,然后再用自动加热清洗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被服经过烘干、熨烫、折叠,然后采样检测。此两类清洗方法,均可使污染被服上菌数降至<200 cfu/100 cm2,且无致病菌检出。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两类清洗消毒方法对污染被服上细菌杀灭效果都可以达标,但以自动加热清洗机水温70℃清洗更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84.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现状,制定医院感染控制对策。方法对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PAE在痰液标本中分离率最高,检出率为48.5%,其次为脓液标本,占20.9%,尿液标本占18.9%;196株PAE中检出16株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8.2%;PAE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7.1%、8.2%),其次对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19.9%、21.4%)。结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医疗机构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PAE导致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85.
目的观察氨磷汀配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晚期肺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治疗组35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化疗前30 min应用氨磷汀400 mg静脉滴注,15min滴完。每个周期21 d,共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两组有效率近似,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磷汀能有效减低含铂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毒副反应,对正常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且不降低其抗癌效应。  相似文献   
286.
缺氧时15-脂氧化酶在体外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缺氧时,15-脂氧化酶(15-LO)在体外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部位及程度。方法通过细胞培养,然后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分别缺氧0h、0.5h、1h、2h、3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做免疫组化,观察牛肺动脉内皮细胞15-LO的表达情况及表达部位。结果正常情况下,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呈扁平或多角形。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可观察到,15-LO在牛肺动脉内皮细胞胞质内有表达,而且在不同缺氧时间均有表达,15-LO被染成褐色,缺氧0h时胞质内无褐色颗粒。结论缺氧条件下,在体外牛肺动脉内皮细胞15-LO确有表达,而且随缺氧时间增加,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287.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为原花青素高(0.5g·kg-1)、中(0.25 g·kg-1)、低(0.125 g·kg-1)剂量组、VC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并在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CCl4造成小鼠肝损伤(正常对照组除外),18 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SOD,MDA,GOT,GPT,GSH-Px,CAT活性.结果 模型对照组的血清中GOT,GPT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原花青素各剂量组的小鼠血清中SOD,GSH-Px,CAT活性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MDA活性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VC对照组比较,原花青素各剂量组的小鼠血清中SOD,GSH-PX,CAT活性高于VC对照组(P<0.05),MDA活性低于VC对照组(P<0.05).结论原花青素能有效缓解CCl4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60例NSCLC中p53和PCNA表达情况。结果: 在NSCLC中p53表达率(53.3%)及PCNA增殖指数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5),且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临床病理分级有一定关系(P<0.05~P<0.005).p53、PCNA表达与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p53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药物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替普酶药物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数据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较之前分别降低、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分别低于、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组间数据差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3)研究组、对照组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两组间数据差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药物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9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分泌的相关性.方法2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κB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对两组的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F-κB表达增高,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分泌增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通过NF-κB表达的上调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