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并评价其理化特性。方法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并固定其他因素,选择不同的聚乙烯醇(PVA)浓度(0.5%、1.0%、1.5%、2.0%)和乳化速度(17 500、21 500、24 000 r/min),观察其对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度和载药量的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和粒度测定仪对制得的纳米粒子进行形态观察和粒径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子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制得的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外观呈圆形或介于圆形与椭圆形之间,表面光滑圆整,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度为320 nm(标准差50 nm),纳米粒子载药量为(0.930±0.015)%,包封率为(79.14±1.78)%;纳米粒子中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在24 h突释期内累积释放率为31.2%,10 d内呈缓慢线性稳定性释放,释放量达81.5%。结论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HIF-1α反义寡核苷酸PLGA纳米粒子,方法实用有效,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制备并评价Notel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长效缓释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Notel缓释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为评价指标,考察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溶液浓度、硬脂酸、不同pH的聚乙烯醇(PVA)溶液等因素对微球的影响,筛选最优处方并制备微球,考察大鼠药动学及对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按最优处方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60 μm,载药量12.5%,体外释药可达1个月。微球在大鼠体内1 h即有药物释放,第8天血药浓度达到峰值Cmax(52.96±3.20) ng·mL-1并持续释放30 d。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在1个月内有效降低。结论:Notel缓释微球作为1个月长效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3.
化沙参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基于硼酸亲和色谱(BAC)测定单抗糖化比例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对硼酸亲和色谱做方法优化和方法学验证,通过对流动相的盐组成、NaCl和Tris浓度的优化,建立能够有效定量单抗糖化比例的BAC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和应用评价。结果:NaCl和Tris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单抗糖化比例的检测,通过参数优化,最终确定在NaCl和Tris浓度分别为300 mmol·L-1和25 mmol·L-1时,可以对单抗糖化比例进行准确定量。根据ICH Q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和耐用性。单抗糖化比例在2%~90%有良好的线性,R2大于0.99,回收率在87.04%~115.29%;非糖化比例在10%~98%具有良好线性,R2大于0.99,回收率在99.69%~109.79%。精密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整体的RSD值小于18.26%。最后,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利妥昔单抗原研药和生物类似药进行了糖化比例检测,发现同...  相似文献   
45.
寡核苷酸是一类由15~50个碱基的短链核苷酸组成的化合物,因其在RNA水平上调控疾病基因的转录及翻译过程的独特作用机制,使该类药物被认为是新一代治疗药物开发的热点。寡核苷酸药物结构较为复杂,合成和纯化难度较大,也为这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与质量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本研究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经验介绍了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寡核苷酸药物的杂质分析研究进展,为更为精准的控制寡核苷酸药物的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谱,分析其代谢途径。方法大鼠ig给予红景天苷200 mg/kg后,收集胆汁、尿液、粪便和血浆,应用高分辨质谱技术鉴定可能的代谢产物,分析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结果共检测到除原型药物外的20个代谢产物,提示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葡萄糖化、乙酰化、硫酸化和甲基化。结论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经历了广泛的Ⅰ相和Ⅱ相代谢,代谢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主要代谢产物相对生成量,提示红景天苷在大鼠尿、粪、胆汁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Ⅱ相代谢,血浆中红景天苷原型药物为体循环系统中主要暴露物质。  相似文献   
47.
野葛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藤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7个酚类单体,4个异黄酮单体,分别为:水杨酸(1),原儿茶醛(2),原儿茶酸乙酯(3),对羟基苯甲醛(4),对羟苯甲酸(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6),丁香醛(7),8-甲雷杜辛(8),4′,7-二甲氧基异黄酮(9),异芒柄花素(10),鹰嘴豆芽素A(11)。结论:化合物1,3,4,6-10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野葛藤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葛Pueraria lobata藤茎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大豆苷元(1),芒柄花素(2),染料木素(3),大豆苷元(4),大豆苷(5),染料木苷(6),芒柄花苷(7),5-羟基芒柄花苷(8),毛蕊异黄酮(9),6"-O-乙酰基染料木苷(10),6"-O-乙酰基大豆苷(11),葛根素(12).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8为首次从野葛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9.
江霞  马迅  刘万卉  陈华 《中国药事》2023,(3):312-320
与传统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相比,透皮贴剂具有避免首过消除效应、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等许多优势,其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经皮吸收这一过程的存在使得透皮贴剂的生物利用度难以达到临床要求。因此,如何改善药物的经皮渗透以及如何评价药物的体外渗透成为透皮贴剂开发的关键和难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将现阶段透皮贴剂的促透方法及其机制进行归纳,为开发新的促透方法,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供思路;同时总结了体外渗透试验主要方法及常用皮肤模型、用于体外渗透分析的成像技术等,为解决目前关于透皮贴剂渗透性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制定更为完善的关于透皮贴剂渗透性的要求和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