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索建立胆道闭锁症的筛查流程及大便比色卡用于胆道闭锁症筛查的方法学评价。方法对2013年12月4日至2014年4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所属的25家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发放大便比色卡,家长根据该卡片比对婴儿大便颜色至生后4个月,通过短信、电话和42天门诊进行结果追访,总结大便比色卡筛查胆道闭锁症的结果。结果共有19 252名新生儿参加了大便比色卡筛查胆道闭锁症,根据2014年1~3月的筛查数与活产数,应用大便比色卡筛查胆道闭锁症的筛查率91.3%;增加短信提醒追访方式后,门诊可疑患儿就诊率由0.65‰增加到1.89‰。大便比色卡阳性结果 12例,1例在生后55天确诊胆道闭锁症(Ⅲ型),3例分别于生后75天、47天、55天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乳儿肝炎、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其他8例为一过性大便比色卡阳性便。1例于生后24 h因黄疸住院,7天诊断为胆道闭锁症(Ⅲ型),未发现大便比色卡阳性便。胆道闭锁症的发病率为1∶9626。结论大便比色卡是简便有效的筛查胆道闭锁症的方法,可早期发现黄疸不明显的患儿,同时还可筛查出其他引起胆汁淤积症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囊肿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性胆道畸形,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随着产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产前诊断胆总管囊肿逐渐增多,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需出生后进一步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同时,大多数产前诊断胆总管囊肿患儿出生后无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及生后进食,胆道梗阻逐渐加重,术前可发生穿孔、肝纤维化等一系列并发症,其手术干预时机及穿孔后手术方法尚存争议。另外,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使用与升级,腹腔镜下根治产前诊断胆总管囊肿安全有效。本文从产前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等相关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阿霉素诱导十二指肠闭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作阿霉素诱导大白鼠胎仔出现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模型。方法 Wistar孕鼠10只,于妊娠第6至第9天腹腔注射阿霉素1.75mg/kg,妊娠20天剖宫取胎仔,做解剖、电镜及光镜观察。结果 用药组获胎仔32只,十二指肠闭锁26例(81.3%),其中腔内闭锁15.4%,闭锁近远端由纤维或胰腺相连者占46.2%,近远端游离者为38.5%,十二指肠闭锁畸形均伴有胰腺发育异常,9例胰颈、胰体及胰尾缺如  相似文献   
14.
杜君  李龙  刁美  叶冒  吴璇昭 《贵州医药》2015,(3):241-242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部分小儿外科腹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中,而单切口腹腔镜技术是小儿外科医生最终的追求目标。小肠系膜囊肿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而腹腔镜技术对于小肠系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条件[1]。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共收治26例肠系膜囊肿患儿,其中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行肠系膜囊肿12例。该12例患儿囊肿均局限于  相似文献   
15.
小肠单层吻合术后肠管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单层吻合术对肠管愈合的可靠性。笔用wistar鼠24只,提取一段小肠分别行单、双层吻合术。动物随机分6组,分别于术后1~6天测吻合口破裂压力,取标本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蛄果动物全部存活。术后4日单、又层吻合口抗破裂压力最低,分别为:108.70±32.6mmHg,109.30±48.8mmHg;术后6日单、双层吻合口抗破裂压力最高,分别为:227.20±40.1mmHg,201.50±22.9mmHg。电镜下见,单层吻合口粘膜层于术后3日开始对合愈合。光镜下见,其肠壁各层对合良好,粘膜上皮细胞向对侧爬行;术后5日大量纤维充填吻合口。电镜下见,双层吻合口粘膜层于术后4日开始愈合。光境下见,其肠壁各层对合不良,间距大;术后6日大量纤维充填吻合口。笔认为,单层吻合与双层吻合比较,各层组织对合好,有利于吻合口间隙纤维母细胞充填,粘膜愈合快,且4日内二吻合口抗破裂压力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胆道闭锁治疗的初步经验. 方法 2011年5月至7月我们对4例可治愈型胆道闭锁采取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SILH)治疗,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随访期间进行超声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肝功能检测.评估患儿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肝功能检查等指标. 结果 4例患儿中位手术年龄21d,中位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少.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Ⅰ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3~5d,Ⅱ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6d开始黄疸逐渐下降.迄今无一例死亡或出现并发症. 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可治愈型胆道闭锁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中期疗效,探讨腹腔镜下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作者采取腹腔镜下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的2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并将1993年9月至2001年9月行开放性肝管空肠吻合术的200例患儿作为对照,对其诊疗情况及术后恢复、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中位年龄分别为4.16岁(7d至18岁)、4.59岁(13d至17岁),中位随访时问分别为38个月、14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数超过35例时,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前明显缩短(P〈0.01),至2009年,与开放手术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3.04±0.98)hVS(2.95±0.91)h,P=0.557)]。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平均失血量约(9.08±6.13)mL,而开放手术组约(35.33±33.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引流时间均较开放手术组明显缩短(P〈0.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较开放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腹腔镜下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可行,其中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甚至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缺乏与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关系,明确Rex手术对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影响.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23例患儿因“门静脉海绵样变”就诊于我院,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1~17.5岁,平均6.5岁.18例患儿接受Rex手术治疗,2例患儿接受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2例为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术后复发患儿入院后保守治疗,1例接受Warren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术前收集血液样本,17例Rex手术后、1例Warren术后、1例脾动脉结扎术后患儿收集静脉全血样本,2例Rex术后复发患儿入院后收集静脉血样本.18例正常儿童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试剂盒,利用ELISA技术检测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血清浓度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结果 术前患儿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P=0.001和P=0.000);术前患儿抗凝血酶Ⅲ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Rex手术后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0,P=0.001和P=0.000);Rex术后抗凝血酶Ⅲ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9).Rex术后蛋白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3);Rex术后蛋白S、抗凝血酶Ⅲ浓度和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P=0.134和P=0.612).结论 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显著降低,Rex手术有利于改善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可能与门静脉血流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小儿肝囊肿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肝囊肿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12 d~3岁7个月;全部为单发囊肿.全部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经脐部单切口腹腔镜5例),及术中胆道造影.1例患儿行腹腔囊肿切除术,4例患儿行腹腔镜囊肿开窗术,2例患儿行腹腔镜囊肿胆囊吻合术.结果 无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02.9±23.6)min.出血量2~5 ml.无死亡病例,无创面出血,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患儿术后3~7 d出院.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超声及生化指标,全部患儿肝功能及胆红素正常.囊肿切除及开窗术患儿无囊肿复发,胆囊吻合术患儿囊肿明显减小,无不适症状;无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结论 小儿肝囊肿应用腹腔镜及经脐部单切口腹腔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如果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考虑行囊肿胆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婴儿顽固性乳糜性腹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14年我科收治的10例乳糜性腹水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腹穿、实验室检查明确乳糜性腹水诊断,均先采用禁食水、联合静脉营养的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再采用腹腔镜探查,然后根据术中所见情况采取腹腔镜下或开放途径相应治疗.10例患儿中采用腹腔镜下Ladd手术6例,扩大脐窝切口将小肠提出腹壁外,开放手术Ladd手术3例,1例因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破溃乳糜漏行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结果 所有患儿均行钡灌肠检查,其中回盲部位于右上腹者7例,回盲部在正常的右下腹位置3例.腹腔镜探查下10例患儿均有肠旋转不良改变,其中9例有明显的Ladd韧带压迫,6例实施腹腔镜下Ladd手术,3例实施开放Ladd手术,另外1例因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破溃乳糜漏行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8例患儿治疗后乳糜性腹水明显缓解,2例术后轻度腹胀,经低脂进食保守治疗3个月后腹胀消失,所有患儿定期随访未见明显复发需要再手术者.结论 肠旋转不良系膜根受压是婴幼儿乳糜性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Ladd手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