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色彩识别机械训练系统对比色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TTB色彩识别机械训练系统进行色彩识别训练对观察者比色准确性的影响及对比色板色标颜色与非标准色标颜色识别准确性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TTB色彩识别机械训练系统对31名口腔修复专业研究生进行每周1次、共3次的色彩识别训练,记录每次训练中的测试成绩及完成训练所需的时间;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Vita 3D-Master比色板作为比色工具,以从29个独立的Vita 3D-Master比色板标准色标中抽取的7个色标及Vita Bleachedguide 3D-Master比色板中的7个独立的非Vita 3D-Master比色板标准色标为目标色标进行比色测试,作为基线测定成绩及训练后测定成绩。使用SPSS10.0软件包,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每次测试成绩与训练用时的差异,采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训练前后各组比色准确率的差异。结果:训练中的测试成绩逐渐提高,第1次(900.29±51.68)与第3次(933.81±32.9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用时逐渐减少,第1次(46.29±13.29)min与第2次(32.68±8.8)min及第3次(30.00±7.07)min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测定正确率高于基线测定,其中对比色板色标颜色的识别正确率(60.37%±18.33%、46.08%±22.04%)及对全部色标颜色的识别正确率(37.10%±11.58%、28.34%±11.73%)在训练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对非标准色标颜色的识别正确率(13.82±14.98%、10.60%±11.65%)在训练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TTB色彩识别机械训练系统可提高观察者的临床比色能力,但对于提高观察者识别非标准色标颜色准确性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02.
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变化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患者的新、旧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上颌牙槽嵴的吸收规律.方法 选择26例更换全口义齿的患者,复制其新、旧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模型,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扫描,采集数据,通过Ceomagic Studio 8和Rapidform2006软件进行配准,建立20个垂直于颌弓曲线的截面,计算各截面宽度和面积的差异,对新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相对于旧义齿的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旧义齿,新上领全口义齿组织面牙槽嵴面积的减少比例[(39.8±14.2)%]比宽度的减少比例[(28.2±16.0)%]大;对于牙槽嵴面积的减少比例,前牙区[(43.0±15.2)%]比后牙区[(36.14±14.1)%]大,颊侧[(42.9±13.8)%]比舌侧[(35.5±15.2)%]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从三维角度分析牙槽嵴整体形态的变化更有意义,并从三维角度证实上颌牙槽嵴颊侧吸收比例比舌侧大,前牙区牙槽嵴的吸收比例比后牙区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美国修复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Prosthodonties,ACP)分类方法对临床无牙颌患者修复工作的指导意义,并分析医师对无牙颌患者修复预后的预期与患者自身评价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P分类法,对107例老年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用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骨最小垂直高度并分类,由医师评价患者全口义齿修复难度.全口义齿修复后半年,采用麦吉尔大学义齿满意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系统评估患者对下颌修复体的满意度.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临床医师对无牙颌患者修复难易程度的评价,以及医师评价与患者报告满意度间的关系.结果:约80%(83/105)老年无牙颌患者可见重度剩余牙槽骨吸收.不同医师采用ACP分类法对下颌骨高度分类,测量者复测信度为0.96,测量者之间信度为0.90.对于下颌牙槽嵴高度低,形态较差(如刃状,不规则或低平)的患者,以及下颌牙槽嵴黏膜松软活动、末次义齿戴用年限长的患者,医师评估其下颌义齿修复难度大,在VAS评估法中体现为下颌骨最低高度小于11 mm的患者较之大于11 mm的患者,医师评估其难度高8.8%~16.1%(P<0.05).医师评估修复难度与修复后患者义齿满意度间相关系数r<0.1.结论:由McGarry等医师于1999年提出的ACP无牙颌分类法具有较好的信度,为评价临床患者口腔条件,及医患交流提供了有力工具.然而,尽管医师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无牙颌患者的口腔解剖条件,但医师对病例修复难度的预测与患者修复后义齿满意度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两种牙齿比色训练系统的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牙齿比色训练箱与训练软件对受训者辨色能力的影响,为口腔色彩识别训练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具备1~5年修复临床经验的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62名作为受训者,采用Vita 3D-Master比色板作为比色工具,以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的7个比色板标准色标和7个比色板非标准色标为目标色标进行比色测试,测量训练前受训者可准确识别的色标个数.按照测试成绩将受训者平均分为TTB组和,TT组(每组31名),分别用牙齿比色训练箱和训练软件进行每周1次、连续3周的牙齿比色训练;按上述方法进行训练中期比色测试.之后两组互换训练方式,再进行每周1次、连续3周的训练后,进行训练后比色测试.采用Wileoxi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训练中期与训练后两组受训者可准确识别的色标个数差异.结果 训练中期TTB组受训者可准确识别的标准色标和全部色标个数(4.4 ±1.3、5.3±1.6)均高于TT组(4.0±1.4、4.9±1.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457、0.310).训练后TT组受训者可准确识别的标准色标个数(4.9±0.8)高于TTB组(4.7±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0.118);TT组可准确识别的全部色标个数(6.4±0.8)大于TTB组(5.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系统联合应用时,先进行牙齿比色训练软件训练,后进行牙齿比色训练箱训练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5.
磨牙缺失后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含量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磨牙缺失)对大鼠脑部海马区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24只10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侧磨牙拔除组和双侧磨牙拔除组,6周后,大鼠快速断头处死,分离左右侧海马组织,分别测定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单侧磨牙拔除组大鼠海马内乙酰胆碱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双侧磨牙拔除组大鼠海马内乙酰胆碱含量较对照组也降低(P<0.001),并且双侧组乙酰胆碱含量较单侧组低(P<0.05);各组间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咬合支持丧失后6周,可以导致大鼠脑部海马区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6.
下颌绞链运动轴点稳定性及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下颌绞链运动轴点的位置是否恒定以及它是否位于髁突中心点。采用新型的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14名健康人在4次重复性实验中,下颌小张闭口运动绞链轴点的稳定性及其与髁突的位置关系。结果表明,下颌后退位的小张闭口运动所测得的绞链轴点位置不恒定,存在瞬间绞链轴点。双侧绞链轴点基本均匀地分布于髁突四周,其距髁突中心点的平均距离为8.83±5.65mm。这一结果对临床正确使用架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背景:普通淀粉经过增塑,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加,成为增塑淀粉,该材料分子量巨大、缠绕点多、对小分子具有超强包容性、凝胶化能力强, 可作为替代海藻酸盐的可降解材料, 并通过加入骨诱导因子, 成为具有止血及诱导成骨双重作用的组织工程材料; 还可用于口腔组织引导膜、烧伤后皮肤敷料等。 目的: 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测试增塑淀粉的生物安全性。 设计:观察对比实验。 单位: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材料:实验于2006-04/10在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细胞实验室完成。增塑淀粉是通过将含水12%的玉米淀粉与一定比例的甘油在哈克密炼机中熔融共混得到的, 温度和转速分别为110 ℃和80 r/min ,混炼时间25 min,断裂伸长率115.3%~245.3%;由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研制。实验选用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株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库提供。 方法: 在1×107 L-1 L929细胞悬液中加入增塑淀粉后获得浸提液浓度为50%,对照组为该悬液常规培养液。用MTT 比色法定量测试材料对L-929 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 并根据GB/ T16175-1996 标准评估细胞毒性。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培养2,4,7d后形态和生长状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毒性。②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③细胞相对增殖率。 结果:①细胞毒性:增塑淀粉组在培养2, 4 d后A值低于对照组,7 d后的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 01),提示培养2,4 d后增塑淀粉组细胞毒性大于对照组,而7 d则相反;实验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1。②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培养2 d时两组细胞均未占满视野, 细胞形态呈三角、四边形, 对照组有梭形细胞;培养4 d时细胞布满视野, 细胞生长旺盛。增塑淀粉组细胞间仍有间隙, 对照组细胞间无间隙, 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堆积现象。培养7 d时淀粉组细胞生长出现堆积、重叠现象, 生长旺盛度优于对照。③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培养2,4,7 d后相对增殖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分别为85. 63%, 82. 22%, 113. 05%。 结论: 增塑淀粉无明显细胞毒性,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8.
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江泳  陈智滨  冯海兰 《口腔医学》2004,24(5):279-280
目的 了解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13例,前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17颗,患牙的对侧同名牙为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烤瓷冠戴入6-8个月后复诊,进行牙周状况的临床检查,分别取患牙及其对侧同名牙的龈沟液,进行龈沟液量的测定,并对龈沟液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弹性蛋白酶(EA)进行分析。结果 修复体边缘的深度及密合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修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没有明显改变,但探诊深度、龈沟内出血指数、龈沟液量、龈沟液内TNF-α及EA含量增高。结论 临床合格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关于下凳侧方运动旋转中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下颌侧方运动的旋转中心与绞链轴点是否在同一位置,作者用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80名具有正常牙列的受试者。首先观察围绕绞链轴点8mm^2的区域内每间隔2mm点的轨迹,然后确定这些点的轨迹中心为下颌侧方运动旋转中心。结果,下颌向右运动时仅有13例,向左运动时仅有12例,其侧方运动旋转中心分布范围广是普遍意义的客观现象。  相似文献   
110.
当切牙缺失而失去切道斜度时,如何在制作义齿时,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符合病人生理特征的切道斜度呢?本文用三维测量仪一MT1602对70名年青正常人,测量了下颌前伸运动时的髁道斜度、切道斜度、下颌旋转角、面形角、前牙覆和覆盖,发现上述指标均为影响切道斜度的有关因素,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切道斜度的回归方程。在临床应用时,我们可以根据病人自身的髁道斜度,和前牙的覆盖程度来算得切道斜度。这有益于烤瓷固定修复,全口咬合重建等高水平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