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下位法射频消融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例报告冯新庆杜梦华刘立柱王爱平卢振彦王华党建英(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邢台054031)射频志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cetheterablation,RFCA)选择性阻断径路(Fast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选择性消融慢径术后的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方法 对112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下位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结果 9(0.8%)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2、3和17天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其中8例在消融术中有一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平均随访2年.8倒的完全性房室阻滞持续存在,1例为间歇性;均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慢径消融过程中一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可作为术后发生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先兆,术后应严密监测心电图。凝固性坏死灶外周损伤区的炎症反应是导致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的建议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序言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是国内外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近几年已引起国内广泛的关注。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加强肺栓塞的防治研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诊治需要,是当前肺栓塞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发起和主持下,由国内有关学科著名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共同讨论和起草了符合国情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的建议》(简称《建议》),旨在指导和规范我国肺栓塞的诊治工作,救治更多的患者,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确立了β阻断剂在治疗轻、中度心力衰竭中的地位,但这些研究尚不足以证明β阻断剂对重度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疗效。卡维地洛兼有β_1、β_2及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认为可逆转心衰时交感神经激活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容量负荷过重是心力衰竭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钠潴留是核心的病理生理环节。血液超滤是治疗液体潴留的“金标准”。现有证据表明超滤能改善心力衰竭转归,降低再住院率。现综述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有效性、安全性、适应证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背景:皮下低分子肝素(LMWH)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能有效替代普通肝素,但这些病人心导管检查时的理想抗凝治疗方法仍不清楚。因此,我们评价了一种对这类病人新的简便抗凝方法。方法和结果:共计451例连续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治疗至少48小时(1mg/kg,每12小时1次,晨6点~晚6点)。在此非选择性病例中,293例(65%)在晨LMWH注射后8小时内进行了冠脉造影,其中132例(28%)即刻进行了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行PCI者不额外追加普通肝素或LMWH,不进行抗凝监测。进行导管检查时,抗Xa活性为(0.98±0.03)IU/ml,97.6%的病人>0.5IU/ml,而且与LWMH注射到行导管检查时间间隔无关。PCI后无住院期间急性闭塞或限期血运重建;PCI组(n=132)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0%,但在整个研究人群中为6.2%,未行导管检查者为10.8%(n=158)。PCI组30天严重出血发生率为0.8%,与未行导管检查者接近(1.3%)。结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8小时内行PCI似乎是安全有效的。皮下LMWH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阻断剂联合使用的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