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SSL教学法应用于中药学本科班《中药炮制学》与《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的教学中,为SSL教学法提供新的案例,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充实完善SSL教学法理论体系。将SSL教学法理念嵌入实验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实验与理论衔接,从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并学会将实验内容带入理论学习,融会贯通,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2.
张鑫  刘颖  冯年平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3):196-200,236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金纳米粒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能与多种类型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蛋白质、核酸、小分子药物等,从而可应用于肿瘤治疗和检测。笔者对载药金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载药方式和安全性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鬼臼毒素醇质体经皮渗透特性。方法 通过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比较鬼臼毒素在大鼠皮肤中的稳态透皮速率和皮肤滞留量,分别考察以醇质体、酊剂、脂质体、30%乙醇混悬液以及鬼臼毒素与空白醇质体物理混合物作为载体,鬼臼毒素经皮渗透特性。结果 鬼臼毒素醇质体的12 h皮肤滞留量为8.17 μg/cm2,高于其他各组;稳态透皮速率小于鬼臼毒素载药量为0.5%的脂质体组及乙醇混悬液组(P<0.05),与其他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醇质体具有较大的皮肤滞留量及较小的透皮速率。  相似文献   
44.
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H22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昆明小鼠接种肝癌H22瘤株造成相应的移植性荷瘤小鼠模型,以实体瘤模型小鼠的瘤重、抑瘤率观察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制作用;以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为指标观察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以小鼠平均生存时间观察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腹水瘤模型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结果冬凌草甲素自微乳能有效地抑制实体瘤模型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低、中、高(67,100,150 mg.kg-1)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3.94%、54.65%、59.57%;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给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荷瘤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剂量(100 mg.kg-1)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腹水瘤肿瘤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具有延长作用,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冬凌草甲素自微乳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于冬凌草甲素,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制备和评价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Bru-PLA-NPs)。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Bru-PLA-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制得的Bru-PLA-NPs的平均粒径为95 nm,多分散指数为0.362,Zeta电位为-15.68 mV。Bru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37%。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Bru溶液相比Bru-PL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的Bru-PLA-NPs粒径小,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为了加强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中的中医药特色,在进行案例教学设计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中医药相关知识与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相衔接,从而实现中医药文化在该专业课程中的传播。以"表面活性剂"的案例教学设计为例,以甘草中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甘草酸为基点,桥接表面活性剂理论知识,并籍此扩展中医药与表面活性剂的关联性,成功地将中医药文化引入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以期为中医药背景下的中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脐部给药制剂相关文献,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用于脐部给药的制剂作为主要参考,对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剂型、品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中药脐部给药制剂作为中医药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生产工艺粗糙、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科学的药理临床证据、生物药剂学研究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8.
坐班答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学生科创计划是锻炼大学生科研能力,激发科创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坐班答疑活动中,对接大学生科创计划,利用坐班答疑时间推进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实施,将科创项目的进展与坐班答疑有机结合,引入PBL教学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坐班答疑,从而形成坐班答疑与大学生科创项目的良性互动。项目的实施,为坐班答疑活动引入了新的模式,有效衔接大学生科创项目,实现两者的协同促进。  相似文献   
49.
固体分散体技术对纳米雄黄稳定性及体外溶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腾  施峰  杨刚  冯年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782-2787
目的:制备纳米雄黄固体分散体以提高纳米雄黄的稳定性及体外溶出度。方法: 分别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泊洛沙姆188(F68)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纳米雄黄固体分散体并用X-射线衍射法、显微观察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对As203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稳定性考察试验,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对固体分散体中砷的体外溶出进行考察。结果:X-射线衍射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纳米雄黄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2种载体的固体分散体均能增加纳米雄黄中砷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并减少纳米雄黄的团聚和As203的含量。结论:以F68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纳米雄黄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增加(P〈0.05)。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麝香酮的Ka、Pa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麝香酮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转运过程不受P-gp的影响。而醋酸辛酯、胆酸的Ka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提示醋酸辛酯、胆酸在机体内存在类似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的转运机制,但不受P-gp的影响。pH对麝香单味药及复方配伍后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当pH为7.8时,醋酸辛酯、胆酸的Ka、Papp值显著降低,且与pH为5.4、6.8时有差异(P〈0.05)。结论麝香酮、醋酸辛酯、胆酸具有广泛的吸收窗,甚至在结肠也有良好吸收;配伍对麝香酮的大鼠肠吸收特性有一定影响,较麝香单味药而言,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小肠中的吸收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