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药学 | 20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重度烧伤患者免疫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凋亡率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16例大面积烧伤85%±11.02%TBSA患者,入院后48 h行四肢削痂术,术前及术后1、7、142、8 d,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率的变化。结果:烧伤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即明显增加,术后1~7 d进一步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在烧伤后略有降低,术后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重度烧伤及术后外周血免疫细胞凋亡率增加,但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率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必要的免疫功能监测和免疫调理治疗对烧伤的救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2.
骨折并发脑脂肪栓塞的临床诊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折后并发脑脂肪栓塞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折后并发的以意识障碍、偏瘫及皮肤出血点为主要症状的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该组均采取以激素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16例中15例于3~15d内清醒,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于15~35d内恢复;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脂肪栓塞为排他诊断,应以临床诊断为主,明确诊断后及早行以激素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明显,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3.
脑电阻抗监测技术是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的成像技术,其利用生物体液的导电性监测脑部生理、病理状况,产生整个区域的阻抗图或阻抗变化图,具有无创、安全、可实现对脑电阻抗动态、实时监测等优点。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脑水肿是其常见的致死、致残并发症之一。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发生可导致病死率高达80%。扰动系数作为脑电阻抗的监测指标,它的波动反映颅内水肿的变化,将该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实时判断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提高脑梗死早期脑水肿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有效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在修复鳞状细胞癌切除后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下肢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11例,均术前活检证实,术中按无瘤原则切除清创后,凿除外露骨皮质,将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覆盖缝合,外敷持续封闭式负压固定,3周后取自体薄皮片移植于其上,7天后更换负压装置并观察。结果:11例患者鳞癌切除后5例胫骨外露,3例肌腱外露,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覆盖后肉芽组织增生迅速,深部组织良好覆盖,均于首次术后21天左右行Ⅱ期植皮手术,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应用于鳞状细胞癌切除后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局部损伤小,愈后瘢痕增生轻微,利于肿瘤后期治疗,且不增加供皮区瘢痕。 相似文献
96.
优生、优育、优教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国策。由于0~ 6岁儿童特别是 3岁以内儿童大脑发育迅速 ,有较大的可塑性 ,进行早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 ,还能减少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大脑的损伤所致的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生。我国以独生子女居多 ,3岁以内的儿童多在家中抚养 ,虽然儿童倍受家庭的重视 ,但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教养儿童 ,特别是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造成儿童心理发育的偏倚 ,另外那些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的高危儿或已出现发育障碍的小儿 ,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保健条件下尚不能将他们收容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97.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主要成分为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组织学上以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增厚和发生弹性样变,上皮衬着的变性结膜组织越过角膜缘侵入角膜为特征.翼状胬肉既影响视力又影响美观.当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手术切除[1].单纯胬肉切除术复发率较高,可达29%~88%[2].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我们对44例(58眼)胬肉患者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与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水平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对沈阳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管理的17 486例孕中期(15~20 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对确定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优生咨询,知情选择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胎儿发育;并根据医学问卷调查及查阅其住院分娩病志,分析异常妊娠结局与生化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检出各类高危人群共1 237例中,结果异常胎儿57例,另外低危中发生异常胎儿4例.本研究灵敏度93.4%,特异度93.2%,阳性预测4.6%,阴性预测99.9%,假阳性率6.8%,假阴性率6.6%.统计分析显示,生化指标异常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自然流产、羊水过少等异常妊娠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且胎儿宫内窘迫、自然流产与生化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孕妇孕中期血清生化标志物异常升高或降低,不仅可用于胎儿异常及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等筛查,还可用于预测异常妊娠结局的高风险孕妇.在产前筛查中应对这些孕妇加强保健及监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血管内开通救治延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并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分为延误组>120 min和非延误组≤120 min。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影像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院内脑卒中血管内开通救治延误的原因。结果共纳入院内脑卒中患者34例(延误组n=22,非延误组n=12),中位年龄68.0(56.0,73.5)岁,其中男24例(70.6%)。中位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OPT)为233(110.7,300.0) min。非延误组发病至会诊时间(42.0 min比137.0 min,P<0.001)、影像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43.0 min比130 min,P<0.001)均显著短于延误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5比10.0, P=0.032)低于延误组,90 d良好预后比率(66.7%比18.2%, P=0.008)高于延误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收治 5 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15 6例早期气管切开 ,男 113例 ,女 43例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 6~ 8分 93例 ,3~ 5分 63例。气管切开后定时雾化吸入 ,及时吸痰 ,气管套管外口处覆盖 1~ 2层干净湿纱布。结果 :15 6例病人中 ,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者 5 6例 ,占 3 2 65 % ;生活须人照顾者 2 6例 ,占 16 67% ;植物状态生存者 19例 ,占 12 19% ;死亡 61例 ,占 3 9 10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达 3 0 5 0 % ,呼吸道不通畅 ,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 ,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者、有呼吸道梗阻者、肺部痰多与粘稠不能咳出者、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者、有呼吸肌麻痹者 ,应尽早作气管切开 ,加强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治愈和生存率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