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27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颅内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超早期血管内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显著提高了血管再通率,成为此类疾病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介入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急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血管内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血管内开通救治延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并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分为延误组>120 min和非延误组≤120 min。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影像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院内脑卒中血管内开通救治延误的原因。结果共纳入院内脑卒中患者34例(延误组n=22,非延误组n=12),中位年龄68.0(56.0,73.5)岁,其中男24例(70.6%)。中位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OPT)为233(110.7,300.0) min。非延误组发病至会诊时间(42.0 min比137.0 min,P<0.001)、影像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43.0 min比130 min,P<0.001)均显著短于延误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5比10.0, P=0.032)低于延误组,90 d良好预后比率(66.7%比18.2%, P=0.008)高于延误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收治 5 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15 6例早期气管切开 ,男 113例 ,女 43例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 6~ 8分 93例 ,3~ 5分 63例。气管切开后定时雾化吸入 ,及时吸痰 ,气管套管外口处覆盖 1~ 2层干净湿纱布。结果 :15 6例病人中 ,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者 5 6例 ,占 3 2 65 % ;生活须人照顾者 2 6例 ,占 16 67% ;植物状态生存者 19例 ,占 12 19% ;死亡 61例 ,占 3 9 10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达 3 0 5 0 % ,呼吸道不通畅 ,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 ,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者、有呼吸道梗阻者、肺部痰多与粘稠不能咳出者、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者、有呼吸肌麻痹者 ,应尽早作气管切开 ,加强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治愈和生存率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48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发生的原因及家庭社会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筛查诊断分析及家庭调查的方法。结果:48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中有19例参加产前筛查,10例被确定高危孕妇,9例进行了产前诊断,8例在孕28周前做了治疗性流产。结论:孕妇对21-三体综合征筛查意义认识不足,贫困及政府政策不利是21-三体综合征筛查率较低、阳性孕妇漏筛的主要原因。遗传、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职业有害接触等可能在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外伤、炎症、出血等引起的肺水肿称为神经源性肺水肿 (neurogenicpul monaryedema ,NPE)或中枢性肺水肿。我科于 1988- 1999年发现并治疗由脑外伤引起的NPE 15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4例 ,最大年龄68岁 ,最小年龄 6岁 ,平均 31 8岁 ;车祸伤 11例 ,打击伤 2例 ,坠落伤 2例 ;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11例 ,急性硬膜下血肿 3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 1例 ;GCS评分 8~ 6分 9例 ,5分以下 6例 ;术前发生脑疝者 10例。 15例中有 13例作了开颅手术。N… 相似文献
86.
总结37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活检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配合的经验与体会。注重接受活检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状况及局部创口的观察,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迷走神经晕厥、创口出血、感染等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应对措施。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是一次性穿刺成功、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必要保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器械准备、了解病史及患者的心理状况规范的术前告知、术前宣教及正确的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术后创口的清洁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37例患者中发生迷走神经晕厥4例、创口出血1例、血肿形成l例、感染1例。所有患者经积极的护理配合,均安全地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活检术,并平稳地度过了术后观察期。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ICP)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 2018-01—2019-05收治的4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1例,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同意床边急诊行ICP脑室型传感器(Codman ICP,美国强生公司)置入术,ICP持续上升且>25 mmHg(1 mmHg=0.133 kPa),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对照组21例患者,入院时家属拒绝行ICP置入术,复查颅脑CT或MRI显示中线移位>1 cm+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GCS评分进行性下降时,急诊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术后GOS预后分级法评定临床治疗效果,与存活患者ICU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死亡8例,病死率38.1%;存活13例患者,存活率61.9%;GOS分级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0例;其中恢复良好(Ⅲ级+Ⅳ级+Ⅴ级)8例,良好率38.1%。对照组死亡2例,病死率9.5%;存活19例,存活率90.5%。GOS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7例,Ⅴ级1例,其中恢复良好16例,良好率76.2%。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能够及时动态把握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变化,有利于观察临床手术指征并确定手术最佳时机,从而为临床实施手术提供有效、直观的量化指标,也同时为此类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
[目的]总结应用MicroPlex热能电解弹簧圈超早期(24 h内)血管内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1例microPlex热能电解弹簧圈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 年均无复发,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15个动脉瘤100%栓塞,4个动脉瘤95%栓塞,2个动脉瘤90%栓塞.[结论]MicroPlex热能电解弹簧圈超早期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9.
90.
活血化瘀类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K^+ ATP酶的变化及活血化瘀4古方对其影响并比较4种古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能提高脑缺血损伤大鼠SOD,Na^+-K^+ ATP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含量(P&;lt;0.05,0.01),其作用补阳还五汤比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强(P&;lt;0.05,0.01)。病理损伤程度: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补阳还五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血府逐瘀汤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对缺血大鼠脑有保护作用。以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通窍活血汤次之,血府逐瘀汤较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