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探讨了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dl-NBP)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可能治疗作用.方法:侧脑室注射自体动脉血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氢清除法测定尾核局部脑血流(rCBF),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5min,rCBF即快速降至注血前的 52%,并且在 180min内基本上维持在该水平.dl-NBP 50,100 mg·kg-1(ig)皆可提高 SAH后 30-180 min内的 rCBF;而dl-NBP100 mg·kg-1在 15min时即可将rCBF提高26%,180min时达 36%.结果还发现 d-NBP (10mg·kg-1, ip)提高rCBF,但l-NBP(10 mg·kg-1, ip)则无明显作用.结论:丁基苯酞改善SAH后rCBF。  相似文献   
22.
丁基苯酞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皓亮  冯亦璞 《药学学报》2001,36(5):329-333
目的研究消旋、左旋和右旋丁基苯酞(dl-,l-和d-NBP)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半体外血栓形成术及比浊法,观察dl-,l-和d-NBP及阿司匹林(Asp)对大鼠血栓湿重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用放免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血小板内cAMP和TXB2的水平以及血小板5-HT释放率的影响。结果ip,dl-NBP和l-NB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血栓形成,且l-NBP作用与Asp相似,d-NBP对半体外血栓形成无显著作用;dl-,d-和l-NBP可显著抑制胶原、ADP、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NBP有抗血栓作用,l-NBP作用最强,dl-NBP作用较弱,其抗栓作用与升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及抑制5-HT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3.
丁基苯酞对正常及局部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氢清除法连续测定大鼠一侧纹状体脑血流量(rCBF), 并观察丁基苯酞(NBP)对其影响. 结果表明, NBP 40或80 mg·kg-1 ig均能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阻断后纹状体的rCBF(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1), 作用持续3 h. 此外, 5-20 mg·kg-1 ig时, 也可增加正常大鼠纹状体脑血流, 各剂量组NBP对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影响; 尼莫地平(Nim)0.5 mg·kg-1 ip也能明显增加纹状体脑血流, 同时轻度降低动脉平均压, 其增加脑血流作用与NBP 5 mg·kg-1的作用相当. 提示NBP不仅能增加正常大鼠纹状体的脑血流, 还能增加大脑中动脉阻断后纹状体的血流量, 其抗脑缺血作用可能与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NB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脑屏障(BB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尼龙线栓塞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尼龙线抽出进行再灌。BBB的通透性以结合有伊文氏蓝染料的血浆蛋白外渗进入脑组织的量以及免疫组化和电镜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脑缺血3h再灌注3h可使结合有血浆蛋白的伊文氏蓝在缺血皮层含量明显增加;免疫球蛋白IgG在大脑皮层中的表达明显增加;皮层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有微小孔洞的形成,内皮细胞中线粒体空泡化。NBP 5,10,和20mg·kg~(-1)可使皮层中染料含量分别下降33.3%,46.7%和50.7%;缺血皮层中IgG的表达减少;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损伤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NBP20mg·kg~(-1)亦可使脑缺血再灌后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结论:NBP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引起的BBB损伤。  相似文献   
25.
AMG-1和腺苷对大鼠脑突触体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岚  冯亦璞 《药学学报》1993,28(12):881-885
观察了腺苷类化合物AMG-1对大鼠脑突触体前膜谷氨酸(glu)释放的影响。AMG-1在0.1~0.3 mmol·L-1能明显抑制突触前膜Ca2+-依赖性glu的释放,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作用强度与腺苷基本相似。提示AMG-1对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它激活腺苷A1受体,从而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6.
AMG-1对突触体内游离钙水平及大鼠尾动脉收缩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平  冯亦璞  张均田 《药学学报》1994,29(10):721-724
观察了AMG-1对高钾所致大鼠脑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Ca2+]i升高,及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大鼠尾动脉环收缩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MG-110和100μmol·L-1可对抗高钾(30mmol·L-1)引起的[Ca2+]i升高,使分别降低19±11%及57±12%;在无钙Krebs-Hensleleit液中,AMG-1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尾动脉收缩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种兆忠  冯亦璞 《药学学报》2000,35(8):561-565
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dl-NBP), d-NBP和 l-NBP对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 6 h后缺血区皮层中花生四烯酸(AA)释放及磷脂酶A2(PLA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阻断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HPLC检测AA。Northern blot检测皮层中PLA2基因表达。结果 MCAO后6 h,皮层中AA释放明显增加。于脑缺血后5 min 和120 min,给dl-NBP(10或20 mg.kg-1) 和尼莫地平(0.5 mg.kg-1) 可显著抑制AA的释放。d-NBP和l-NBP作用比较,显示d-NBP有与dl-NBP相似的作用,而l-NBP则无明显影响。Northern印迹结果表明,脑缺血6 h,皮层中PLA2的基因表达增强。 dl-NBP和d-NBP(10, 20 mg.kg-1,ip)皆可使表达降低,而l-NBP对缺血脑组织中PLA2的基因表达的升高无明显影响。结论 dl-NBP和d-NBP可抑制MCAO后脑组织中AA释放和PLA2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放射配基结合法研究了心喘灵(XC-1)及其衍生物XC-2对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用离体器官方法观察了二者对α受体功能的影响,用酶分析法研究了两药对β受体功能的影响。两药各种作用强度相近,对大鼠脑皮层细胞膜α受体有中等强度亲和力(Ki10-6mol/L),对兔主动脉和大鼠肛尾肌α1受体均有中等强度阻断作用,但对大鼠输精管突触前α2受体只有微弱的阻断作用。二药抑制由ISO激动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IC50均为3.6×10-5mol/L。此外,二者都能拮抗CaCl2,KCl和5-HT引起的主动脉条收缩反应并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3H]dihydroalprenolol([3H]DHA)为放射配基。对北京鸭红细胞(RBC)膜β受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H]DHA与北京鸭RBC结合具有饱和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与[3H]DHA竞争结合的强弱顺序与它们的生物活性一致,提示结合有结构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3H]DHA与鸭RBC结合迅速、可逆。可见北京鸭RBC膜存在β受体,用于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有取材方便,受体较丰富,膜蛋白得率高,[3H]DHA非特异结合低和易于保存等优点,可以代替火鸡RBC。  相似文献   
30.
丁基苯酞对小鼠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6,自引:4,他引:62  
冯亦璞  胡盾  张丽英 《药学学报》1995,30(10):741-744
观察了丁基苯酞(NBP)对小鼠全脑缺血脑保护作用和脑能量代谢的影响。用Lowry法测定脑乳酸,ATP和磷酸肌酸(PCr)的含量。结果表明,NBP112.5或250mg·kg-1sc能明显延长断头或iv饱和MgCl2后喘息的时间;NBP15O或200mg·kg-1sc能明显减少断头缺血后乳酸的升高和ATP及PCr的降低。实验结果提示,NBP对缺血脑有保护和改善脑能量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