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0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39篇
内科学   336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22篇
综合类   1559篇
预防医学   504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762篇
  5篇
中国医学   541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腰骶管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1岁。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交替痛 ,夜间加重 ,曾行CT检查 ,诊断为椎间盘突出 ,给予骶管封闭治疗 ,效果不佳 ,症状加重 ,出现右下肢行走障碍 ,且伴有小便失禁。体检 :L5椎旁压痛、叩痛 ,右下肢臀大肌、四头肌萎缩 ,右膝腱反射 ( +++) ,右下肢皮肤感觉减退 ,右侧屈肌肌力下降。右巴氏征 ( +) ,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 +)。实验室检查 :WBC14 .1× 10 9/L ,ESR 90mm/h。临床诊断 :( 1)腰骶管内感染 ;( 2 )腰骶管占位。CT扫描 :L5~S2 水平椎管内充满软组织肿块影 ,部分通过右侧侧隐窝突出于椎管外 ,局部椎…  相似文献   
992.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并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 ,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伤后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脑机能障碍即昏迷。昏迷深浅度 ,可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1 996年 1 0月至现在 ,我院共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例 1 8例。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 52岁 ,平均年龄 3 7岁 ,导伤原因 :坠落 5例 ,车祸 1 1例 ,打击伤 2例。伤后Glasgow昏迷评分 :6~ 8分 1 2例 ,3~ 5分 6例。治疗结果 :痊愈 7例 ,好转 2例 ,未愈要求出院者 4例 ,死亡 5例。全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993.
舒肤特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67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应用,对某些皮肤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适应症选择不当,使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为皮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我们以随机开放的方法在门诊用舒肤特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6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7例为我科2000年1月~7月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13.4%),女58例(86.6%);年龄14~55岁;均有不同程度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史,最长38月,最短1月。所有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面部瘙痒、紧绷感、红斑、干燥、脱屑,面部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并发医院真菌感染(NFI)情况及其易感因素。方法评价CKD并发NFI的真菌特征和实验室指标与NFI的关系。结果65例CKD并发NFI者中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泌尿道25例次(38.46Voo),其次是消化道20例次(30.77%);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50例次(68.49%),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3例次(17.81%);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为90%。易感因素有住院时间长、贫血、营养不良、低IgG血症、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大剂量使用激素、环磷酰胺和广谱抗生素等。结论CKD易并发NFI,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NF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细胞染色体检测对诊断恶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价值。方法染色体检测采取涂片染色镜检定性的方法。本研究共有43例恶性肿瘤和30例非恶性肿瘤伴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对其浆膜腔积液均进行了染色体、癌细胞、CEA等检查。结果浆膜腔积液染色体检测的敏感性为79.07%,准确性为92.65%,明显优于癌细胞、CEA的检测结果(P〈0.05,P〈0.01),且特异性高达96.67%。31例恶性肿瘤伴渗出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28例染色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0.32%;12例恶性肿瘤伴非渗出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6例染色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0.00%,两组阳性率均较高,但经比较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时,无论是渗出液还是非渗出液,其染色体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都很高,对诊断恶性多浆膜腔积液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非渗出液的细胞培养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996.
褐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褐藻多糖的降糖效果。方法链脲佐菌素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小鼠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结果(1)褐藻多糖灌胃14 d对正常小鼠血糖及血脂无显著影响(P>0.05)。(2)褐藻多糖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治疗第21天时检测到小鼠血糖的降低,下降11.3%,血糖浓度一直维持在治疗后的第32天,下降21.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褐藻多糖对血脂未升高的糖尿病小鼠的血脂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褐藻多糖能有效降低STZ致糖尿病小鼠血糖。  相似文献   
997.
肾移植218例术后尿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对21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分析,采用B超,创腔引流液生化检查,顺行移植肾。肾盂造影及腹部CT等方法,确诊尿路并发症。结果:7例患者发生需要外科处理的尿路并发症,外科处理后,6例患者治愈,1例死亡。结论:重视保护移植肾输尿管的血液供应,良好的吻合技术,常规短期留置D—J管,可以减少尿路并发症发生率。及时诊断、处理尿路并发症可有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应用彩色室壁运动(CK)技术测定二尖瓣瓣环的位移,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检测26例健康对照组(Con组)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二尖瓣环各壁的位移,并用Simpson's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Con组CK图像由心底向心尖部依次显示橙→黄→绿→青→蓝相交替,均匀分布,DCM组则彩带明显变窄或彩带颜色显示不完整;CK测量的DCM组二尖瓣环各壁收缩期位移较Con组明显降低(P<0.01),且均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有高度相关(r=0.81~0.87,P<0.01).结论 CK技术测定二尖瓣瓣环位移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和无创性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 ,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 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 ,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 (BSI B4 )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NR1的表达及其针刺后的变化。 结果 分别在各组大鼠的背根节和脊髓观察到BSI B4 NR1的双标产物。致炎后第 3d、7d各组大鼠致炎侧背根节中的双标神经元占各单标神经元的百分比关系为 :炎症组 (包括 3d、7d组 ) >电针组 (包括 3d、7d组 ) >生理盐水组 (包括 3d、7d组 ) (P <0 0 1) ;且炎症组和电针组大鼠均表现为 3d组 >7d组 (P <0 0 1)。 结论 提示脊髓后角突触前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存在NR1,而且参与了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电针可能通过下调突触前的NR1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 ,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 按 3∶1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和立定跳远、沙包掷远、单脚站立、2 0m快跑四项运动能力 ,以WHO标准为参照值 ,按WHO推荐评价法评价营养不良、肥胖及正常儿童 ,比较这 3种营养状况儿童的 4种运动能力。 结果 不同营养状况儿童的立定跳远、沙包掷远、2 0m快跑三项运动能力有差异 ,营养不良儿童各项运动能力均比正常儿童和肥胖儿童差。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除沙包掷远有差异外 ,其余运动能力差异不明显。 结论 儿童的营养状况对运动能力有影响 ,各种营养不良儿童的运动能力较差 ,在体育活动中 ,要加强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