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林二虎  镇万新  高国勇  刘俊良  徐亮  刘洪涛  胡志峰 《骨科》2013,4(3):150-151,15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女性绝经后骨密度逐渐下降,使得绝经后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保守治疗需要长时间卧床,使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向病椎注入骨水泥的椎体成形术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无体膜定量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方法] 将31例患者的腰椎螺旋CT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骨密度测量。由3位经过培训的脊柱外科医生独立进行腰椎BMD测量,每位观察者对患者均测量2次。观察者内或观察者间的差异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一致性分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描述。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分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描述。 [结果] 观察A 2次测得腰椎BMD为(67.14±26.71) mg/cc和(66.37±26.69) mg/cc,两者间差值率为(4.22±2.55)%(P=0.12, ICC=0.995);观察者B 2次测量的BMD为(68.89±29.37) mg/cc和(68.54±28.98) mg/cc, 差值率为(5.08±3.83)% (P=0.56, ICC=0.994);观察者C 2次测量的BMD为(69.31±26.72) mg/cc和(69.83±27.90) mg/cc, 差值率为(4.16±3.03)% (P=0.31, ICC=0.995)。 3个观察者所测腰椎BMD的值分别是(66.76±26.66)、(68.71±29.13)、(69.57±27.28) mg/cc ( P=0.15, ICC=0.957, Cronbach"s alpha系数 =0.985)。[结论] 无体膜QCT测量腰椎BMD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湖北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2个县(市、区)2878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调查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调整。结果湖北省15~69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7%。城市居民素养水平(17.8%)高于农村居民(6.5%)(P0.01);35~44岁居民素养水平最高(16.5%),65~69岁居民素养水平最低(2.7%)(P0.01)。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303.731,P0.01)。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人员(P0.01)。患慢性病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5.1%)低于没有患慢性病的居民(11.8%)(P0.01)。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4.7%、14.2%和22.1%。6类健康问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8.6%、健康信息素养38.8%、基本医疗素养37.1%、科学健康观素养24.9%、传染病防治素养14.9%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0.0%。结论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农民、青少年、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农村地区和少数名族地区应该作为今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与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34.
35.
以结缔组织病为主体的风湿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为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国各地均实行交通管制,风湿病患者复诊困难。医师无法判断患者病情控制的水平,无法了解服药后是否已产生不良反应,故而难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建议。作为补救措施,可通过加患者微信开展网络咨询服务,开展函诊,快递药物。风湿病患者大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医师需要为患者做更多的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不能当面指导,但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向患者反复宣教如何防范病毒感染。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湿病患者,要在呼吸科和风湿科医师的协同指导下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考察1,2,3,4,6-O-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β-PGG)对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PC12细胞孵育于高糖DMEM培养基中,在药物处理前1周,将神经生长因子(NGF)加入培养基中,使培养基中NGF的终质量浓度为50 ng/mL。将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以及50 μmol/L β-PGG预处理7、12、20、30 h组,观察预处理不同时间对MPP+中PC12细胞存活影响。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Fas、FasL、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结果 对照组PC12细胞死亡率最低,MPP+组PC12细胞死亡率最高,从β-PGG预处理12 h起PC12细胞死亡率较MPP+组均明显降低(P< 0.01)。MPP+组PC12细胞活力最低,50 μmol/L β-PGG预处理12 h时PC12细胞活力进一步增高,预处理20 h时细胞活力最高。β-PGG预处理5 h后即可见Bcl-2、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含量增加,至15 h时增加达到高峰;与之相反的是,β-PGG预处理5 h后即可见Bax、Fas、FasL蛋白含量减少,至30 h时达最少。50 μmol/L β-PGG预处理PC12细胞15 h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力分别为MPP+组的36.5%、40.2%、42.2%。结论 β-PGG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增强Bcl-2的表达、抑制Bax、Fas、FasL的表达以及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力实现了抑制MPP+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促进PC12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循环miRNA-21的水平及可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前瞻性的筛选连续收治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等资料。将CHA2DS2-VASc评分≥2分(男)或≥3分(女)定义为高卒中风险。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NT-proBNP;qRT-PCR法检测循环miRNA-21水平。评估miRNA-21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和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验证miRNA-21对高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入选患者89例,高卒中风险患者41例(46.1%),中位CHA2DS2-VASc评分4(2.5-5.5)分。,高卒中风险组与低卒中风险组血常规、肝肾功能、NT-proBNP等无显著差异;高卒中风险组循环miRNA-21表达量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循环miRNA-21表达量与CHA2DS2-VASc评分(r=0.461,p=0.002)和NT-proBNP(r=0.386, p=0.013)均显著相关。ROC分析提示miRNA-21表达量对高卒中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843, p<0.001)。 结论:循环miRNA-21可能用于预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高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浆BNP、NT-pro B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LVEF、LVEDD和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和DB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和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和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和NT-pro BNP水平,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出现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32例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治疗8个月后,出现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治疗.结果 经进一步治疗后全部临床愈合,32例均获得随访.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经严格预防和去除原因后可治愈.  相似文献   
40.
镇树清  镇万雄 《中医研究》2008,21(11):51-52
关节疼痛是痹证的主要症状之一。《金匮要略》在湿病、历节病等篇章中对关节疼痛的描述有:“骨节疼烦掣痛”、“一身尽痛”、“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等,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往往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的症状,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集治疗痹证疼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